天天看點

3唐宋之間知多少:朱溫朝堂投機成功,黃巢亡

唐僖宗對朱溫贊賞有加,快速地給他加官進爵,以圖能收買利用朱溫。他有能力,能巴結和會打仗,且他在黃巢的潰敗中起到了實際作用。

首先本作為叛軍頭領的朱溫原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他投降唐軍,使唐軍不廢一兵一卒少了股頑敵不說,還多了個能征會戰的朱全忠(唐僖宗賜名)。其二、李克用部、鳳翔、河中等地唐軍一反撲,許多投降于黃齊的藩鎮又降而複歸,特別這朱溫帶了個好頭,打不過投降又沒什麼可恥,歸唐照樣富貴,朱溫為反戈黃巢軍帶了個好頭。

因而,黃巢重整大軍數十萬後,首先就想消滅朱溫收回同華二州,以保住長安、洛陽之屏障。長安出兵同州也快,是以這說打就打過來了,但朱溫早做好了準備,已拜王重榮為舅,王重榮聯絡就近藩鎮一同會師,由朱溫守住同州,兩人多次于黃河中上遊地區大勝黃巢軍!

朱全忠待各路勤王之師(李克用、王重榮等)抵達之後,合兵共進奪回長安,洛陽。朱溫曾經跟随黃巢南征北上,為亂軍奪下過長安、洛陽; 而今跟随大唐王重榮,又從亂軍手中奪回長安、洛陽。王重榮對大唐居功至偉,而朱溫也一榮俱榮。遙想一年之前,義軍百萬之衆,何其壯觀,孰料而今唐庭一反攻就大潰敗了。曾經無往不利的義軍,為何如今如此不堪一擊呢?黃巢的大齊王朝其興也勃,其亡也勃!興在于民不聊生,戎馬生于郊,一般廣大貧苦百姓皆是兵源!其亡在于他快速地取得江山,沒培養出治世之才,入主長安後不能有效地治理江山,多地降而複歸大唐。

3唐宋之間知多少:朱溫朝堂投機成功,黃巢亡

轉載網絡

黃齊提出的四相制、換屆制是很開明的,且早于西方的民主政治,其輕賦惠民政策也是很好的!這兩點是真的很好。但僅一年時間就失去了大好局面,為什麼呢?

一、黃巢一入長安四品以上官員皆可殺,富戶皆可掠,義軍之錢糧由此來。但引起了權貴階層的極大仇恨,堅定了其反抗到底的決心!

二、起義才幾年沒培養出自己的政治隊伍,無法治理地盤擷取錢糧,軍糧全靠搶掠

三、義軍起義初為的是生計,有了生計就沒足夠的戰心,農民階級的局限性,起義之始天下為公,一朝得勢就分金。

四、最終好的施政理念沒法執行下去,也執行不下去,四相制與換屆制不符合時代潮流。

自此,黃巢就開始了流寇生涯,而朱溫則由于抱對了大腿,且戰功卓越而得升為宣武節度使,駐守汴州。這宣武在同州下方一點,戰區面積不大,但處于中原地區(今河南)。

3唐宋之間知多少:朱溫朝堂投機成功,黃巢亡

為何不讓朱溫駐守同華這一區域呢?朱溫在同華二州經營有一段時間了,且與這區域周邊各上司關系稔熟,更利于合作作戰,但将朱溫調離同華正是這一點,唐僖宗也喜歡玩自己那手藝不精的權術,他可不能讓朱溫真在同華做大,同華二州距京師太近,位置重要。大唐賜名其全忠,那是希望他朱溫為唐庭效命,可不是讓朱溫扼住大唐的咽喉!宣武四戰之地,朱溫不效忠朝廷就沒依靠了。再者長安、洛陽之危已解,像朱溫這樣的戰将,可不得哪裡用那裡搬!

黃巢撤出長安,敗走山東,流竄向河南地區殺來,與唐軍戰于陳州,陳州刺史已有防備但仍不敵。唐僖宗令朱溫弛援,消滅起義軍。朱溫為宣武節度使,駐守汴州,亦在河南地區,地理上就必須打,更何況消滅黃巢義軍,其功必大,是以他義不容辭地向黃巢軍殺去,期立新功。

但讓朱溫想不到的是:這一打下來,朱溫沒讨到便宜,反而讓黃巢想起了朱溫,好小子,背信棄義之仇,今日可找到機會了。于是,集主力兵鋒一轉殺向汴州去了。

朱溫一看這不行,老母嬌妻全在汴州,不回汴州家都沒了。馬上不管陳州,回汴州了。到了汴州也沒用呀,根本打不過黃巢,想想這老狗要死了,咬人還賊疼的!朱溫一走,陳州也被圍了。

朱溫這才明白,黃巢一路流竄至此,剩下都是悍匪且兵力相對朱溫還要多得多。既然戰黃巢不敵那就據汴州死守吧,然後他急切地找河東的李克用來援!河東(山西)的李克用也想立功,就馬上率着沙陀部人馬來了,兵分三路!一路陳州、一路汴州,一路蔡州(黃巢)本部。這李克用部可真是兵強馬壯,朱溫一看李克用援軍打的好,就立馬出城迎戰!心想,可不能讓李克用把軍功全搶了。戰勝之後,朱溫立馬就收撿黃巢叛軍的财寶,收編人馬,愣沒讓李克用撈到一分錢好處!是以,朱溫打仗是好手,撈戰利也不遑多讓。

3唐宋之間知多少:朱溫朝堂投機成功,黃巢亡

李克用這次來,将黃巢打敗了,而且直将黃巢砍殺于黃山,徹底終結了黃巢之亂。朱溫看黃巢這麼不經李克用打,估計心裡是這麼想的,黃巢這老兒就一殘匪,老子汴州拖一拖,到時與陳州一同反攻一樣能滅,這大好戰功,全讓李克用搶了!他故意忽略了李克用鴉兒軍的勇猛。不過,既然請人幫忙是自個請的,那幫完忙請吃個飯還是要的!當然,這個不是勞軍呀,勞軍錢多,歸朝廷管。我就請你弟兄百把人來我汴州吃個飯吧,盡地主之誼。李克用這人豪爽,也不計較,就把大軍駐紮在汴州城外,來找略長自己幾歲的戰友朱溫喝酒了!

喝酒地點上源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