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以痛為腧”的局限性,中醫推拿師更需要全面客觀的看待病症

作者:推拿手法

“以痛為腧”是調理經筋病的基本取穴原則,其正确性和重要性不容置疑,但因經筋病病因病機多樣,涉及髒腑經脈不同,症狀表現有異,若拘泥于此,也未免過于局限。在此,試從三方面加以探讨。

  一、以痛為腧是調理經筋病最重要的方法

  《靈樞·經筋》篇在論述經筋病的調理時,多次指出其取穴原則為“以痛為腧”,對這一觀點的了解,曆代醫家基本相同,即以疼痛部位或以壓痛之處為腧,不必拘于經穴所限。如《類經》曰:“以痛為腧,即其痛處是也。”《黃帝内經靈樞集注》曰:“以痛為腧者,随其痛處而即為其所取之俞穴也。”張隐庵注雲:“以痛為腧者,随其痛處而即為所取之腧穴也。”馬蔚有謂:“其所取之腧穴,即痛處是也,素雲天應穴者。”楊上善的《黃帝内經太素》更是說明了以痛為腧的原由:“輸,謂孔穴也。言筋但以筋之所痛之處,即為孔穴,不必要須以諸輸也。以筋為陰陽氣之所資,中無有空,不得通于陰陽之氣上下往來,然邪入腠襲筋為病,不能移輸,遂以病居痛處為腧。”經筋不運作氣血,所需之氣血營養由經脈、絡脈所滲灌,是以經筋病的一個重要病機特點是邪結于筋,筋傷絡阻,氣血壅滞,不得輸布,不通則痛。疼痛是經筋病的主要症狀,故以痛處為腧,疏通瘀滞最直接,取穴簡便效優。是以可以說,對于各種病因導緻的局部氣血壅滞,經筋之氣不暢,“不通則痛”所緻的經筋局部痛症,取痛處為腧是必要的,大量臨床實踐也證明這種取穴方法,收效快,療效好。是以,“以痛為腧”始終是調理經筋病的最主要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論“以痛為腧”的局限性,中醫推拿師更需要全面客觀的看待病症

  二、以痛為腧局限性和引伸義

  同一種病因病機,症狀表現可有不同,經筋病也是如此。雖同為氣血壅滞經筋,或許不表現為痛而見其他症狀,此外,經筋病的另一個病機特點是經脈瘀滞或氣血虛弱所緻經脈氣血不足,局部經筋不得榮養,導緻疼痛或其他多種不同的症狀表現。也就是說,經筋病症除痛症外,尚有其他諸多表現,如筋肉的牽扯、拘攣、轉筋、強直和筋肉的松弛、口僻、肢體的癱瘓麻痹、痿弱不用及關節活動不利等。對此,也應該取局部為腧穴,若無痛症就不取局部穴,則過于局限地了解了其含義。

論“以痛為腧”的局限性,中醫推拿師更需要全面客觀的看待病症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分析:

  1、《靈樞·衛氣失常》篇中曰:“筋部無陰無陽,無左無右,候病所在”。釋意為:病在筋者,不必分陰陽左右,但随其發病所在部位調理即可。并未指出是筋病為痛,以痛為腧,反而明确指出“筋病”要“候病所在”,即以病症局部為腧,取局部穴、阿是穴。此段文意與《靈樞·經筋》篇中所述字面意思不同。

  2、《靈樞·經筋》篇中每條經筋病症舉例中,除痛症外,還包括其它局部症狀,如足太陽之筋病症“脊反折”,足陽明之筋“卒口僻”,足厥陰之筋“陰器不用”等,以及一些内髒病症,也非單指局部疼痛一症。所言“某痹”,所言“以痛為腧”是因為疼痛為經筋病的一種主要病症,舉其一而明示其它,以求邏輯上的完整性,是以,“以痛為腧”的深層含義就是指經筋病症以局部症狀為主,取穴主取局部。

  3、分析《太素》所注:“邪入腠襲筋為病,不能移輸,遂以病居痛處為輸”,為“病”非“痛”,為“病居”非“痛居”,也說明經筋病症非但出現痛症,也有其它症狀。而且,其“痛處”泛指病邪入侵某部經筋後出現病症,包括疼痛所在的部位。

  通過以上分析,将“以痛為腧”含義進一步引伸,所謂痛處不僅僅指疼痛之處,而是泛指疾病病變所在之處。

論“以痛為腧”的局限性,中醫推拿師更需要全面客觀的看待病症

  三、以痛為腧具有片面性調理經筋病應調調理整體

  十二經筋總括全身之筋而隸屬于十二經脈,經筋與經脈,在名稱命名,在機體的陰陽分布定位、循行起止及所經過的部位基本一緻。“筋與脈并為系”(《靈樞·大惑》),說明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落于筋肉關節的體系,其功能活動有賴于經脈所運作氣血的溫煦濡養以及經氣的調節,各經筋與同名經脈關系密切,全身經筋又均與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以及跷脈有密切關系。此外,經筋正常生理功能的發揮,也離不開髒腑所化生氣血的濡養,尤其與肝、脾、胃等髒腑的功能密切相關。

  結合臨床實踐分析,經筋病症繁多,非疼痛一症,也包括一些疑難雜症,若“以痛為腧”單調理局部未免過于片面,而必須從調調理整體入手,兼調理肝、脾、胃,兼調相關經脈,配合有關經穴進行調理,即“以痛為腧”調理經筋之局部,配取經穴“以脈引經氣”,以求著效。究其機理在于,“十二經脈主于血氣,内營五髒六腑,外營頭身四肢”(《黃帝内經太素》),是以有許多經穴能調理經筋的病症,正如楊上善明示:“明堂依穴療筋病者,此乃依脈引筋氣也。”

論“以痛為腧”的局限性,中醫推拿師更需要全面客觀的看待病症

配穴時可從以下四方面考慮:

  1、取同名經脈腧穴

  十二經筋依十二經脈而分布,十二經脈鑲嵌在十二經筋之中,經脈之氣血直接濡養同名的伴随經筋,是以對很多經筋病,除取局部穴為主外,配用同名經脈腧穴,往往能明顯提高療效。如肩周炎除取肩周穴外,常配合谷、養老、外關等;面癱患者除面部腧穴外,又常配合谷、足三裡等。

  2、取擅調理筋病的腧穴

  陽陵泉為筋會,能舒筋利節,緩急止痛。太沖為足厥陰經腧穴,又為肝之原穴,能舒筋緩急,養血柔筋,行氣止痛,是以很多經筋病均可配用此兩穴。

  3、取陽明經穴

  脾胃生化氣血,陽明經多氣多血,主潤宗筋,故取陽明經穴能濡潤充養諸筋,對于某些筋弛、筋急虛症,多配取如足三裡、三陰交等穴。“調理痿獨取陽明”即是調理經筋痿軟的一個原則。

  4、随證配穴

  視病因病機之不同,适當選取有關經穴。如肝膽氣熱者,取腎俞、太溪、行間、俠溪;肝脈不榮者,取肝俞、腎俞、曲泉、太溪;脾胃虛弱者,取中脘、胃俞、脾俞、三陰交;陽氣損傷者,取大椎、命門、關元、氣海等。

論“以痛為腧”的局限性,中醫推拿師更需要全面客觀的看待病症

  此外,通過臨床實踐,人們還摸索出針刺病變部位“對應點”以調理筋病的辦法,如左右側對應取穴,肩-肩、肘-肘、腕-腕、髋-髋、膝-膝、踝-踝,在針刺健側“對應點”的同時,令患者活動患側受累關節。此外,也有以上下對應者,如肩-髋、肘-膝、腕-踝。此法具有較強的舒筋利節,緩急止痛的作用,療效顯著而迅速,且由于針刺時無痛感或痛感較小,患者更易接受。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以痛為腧”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調理經筋病不僅要“以痛為腧”,還要充分了解其引伸義即局部取穴,還要注意配取調節全身的腧穴。當然,對古人強調“以痛為腧”的取穴原則,或許還可有另一種認識:在強調整體觀念,強調腧穴遠調理作用,強調辨證取穴的同時,提示醫者不要忽略腧穴的近調理作用,不要忽視局部取穴的重要性,經筋病以痛為主,以局部病症為主,調理宜“以痛為腧”,以局部取穴為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