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驟登顯要的主父偃

作者:不一樣的曆史人物

主父偃漢武帝時大臣。出身貧寒,先習縱橫術,後改學《周易》《春秋》百家之言,然久不得志。元光元年,直接上書武帝,漸得武帝重用。然樹敵多,終以賄賂遭族滅。

驟登顯要的主父偃

【事典】

西漢的主父偃未發迹時,窮困潦倒,連借錢都無處可借。世态的炎涼,自身的困頓,使他對世間的一切充滿了仇恨,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報複那些羞辱他的人。他一度遊曆了燕、齊、趙等藩國,可始終不被任用,這更增加了他的仇恨。萬般無奈,他孤注一擲地來到首都長安,直接向漢武帝上書。這次的冒險使他大有所獲,漢武帝對他竟十分賞識,立即被授以官職。一年之内,他竟連升四級,官居顯位。

有了權勢,主父偃便迫不及待地施展了他的報複行動。以往得罪過他的人,都加以罪名,紛紛收監治罪。哪怕隻是從前對他态度冷淡的人,他也不肯放過,極盡報複,不惜緻人死地。至于當初冷遇他的燕、齊、趙等藩國,他更是處心積慮地把一腔仇恨發洩在其國王身上。漢武帝的哥哥劉定國,是燕國國王,他無惡不作,臭名昭著,先是霸占了父親的小妾,生下一個兒子,接着又把弟弟的媳婦強行搶來,據為己有。主父偃正為如何報複燕王發愁,偏趕這時有人向朝廷告發了燕王的醜行。主父偃主動請纓,獲準受理此案。他假公濟私,不僅向武帝訴說此中實情,還添油加醋地編排了燕王其他“罪行”,終迫使燕王自殺了事。

漢武帝的遠房侄子劉次昌,為齊國國王。主父偃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卻遭到齊王的拒絕,為此,主父偃懷恨在心,便對武帝進言說:“齊國物産豐饒,人口衆多,商業興旺,民多富有,這樣的大國如此重要,陛下應該交由愛子掌管,才可免除後患。”主父偃的-席話打動了漢武帝那根脆弱的神經,他遂被任命為齊國丞相,監視齊王的舉動。不想主父偃一待上任,便捏造罪名,對齊王嚴刑逼供,肆意陷害,齊王吓得自殺而亡。

下一個報複目标自然是趙王了。趙王劉彭桓深知這一點,索性來個先發制人,搶先上書漢武帝,揭發主父偃貪财受賄,脅迫齊王。

主父偃這次猝不及防,陷入被動。他被收監下獄,承認了受賄之罪,卻拒不承認脅迫齊王的罪名。

漢武帝本不想殺他,主父偃的政敵公孫弘百般進讒,說他脅迫齊王,離間降下的骨肉,非殺不可。加上主父偃樹敵太多,竟無人肯為他說一句好話,終使武帝狠下心來,将主父偃族滅。

主父偃有此下場是可以預見的。早有人勸戒他說:“做人不能太過霸道,不留餘地。你如此行事,實在過分,我真為你擔心哪!”主父偃卻不以為然,振振有詞地回答說:“大丈夫生不能五鼎而食,死難免五鼎而烹,我求官奔波四十餘年,受盡屈辱,今朝大杈在手,怎能不盡情享用?人人都有欲望,人人都有私心,窮困時連父母、兄弟、朋友都不肯認我,我又何必在意别人的說法?”

多欲則貪,尚私則枉,其罪遂生。

譯文:欲望多了就會起貪心,極端自私就會有偏差,罪惡從此便産生了。

釋評

多欲和自私,是人很難克服的自身弱點,沒有幾個人能真正超脫此中局限。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都是有罪的;差別隻在罪大罪小而已。人間的一切罪惡,歸根結底,還是源于人們自身的這種缺陷。這就要求人們正視自我,時刻檢查自己的言行,加強修養,棄惡向善,從根本上戰勝人性的弱點。否則,便隻能越陷越深,難以自拔。

本文章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