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陰謀和陽謀,那些不得不入的局

陰謀是啥,陰謀就是《鹿鼎記》中韋小寶的防身法寶,石灰,蒙汗藥。

韋小寶一開始闖蕩江湖時用石灰迷人眼睛,效果很好,但是有點下三濫,入不得一些耿直的江湖人的法眼,比如茅十八就因為韋小寶用撒石灰的方法救他,狠狠教訓了他一頓,江湖人腦袋掉了碗大疤瘌,但是絕不能用撒石灰這種下三濫的手段。

是以撒石灰肯定是陰謀。

《國語》說是:陰謀逆德,好用兇器。

後來韋爵爺的法寶更新了,不太用石灰了,開始用蒙汗藥和各路高手過招了,韋爵爺的蒙汗藥使用的那叫一個出神入化,很多武林人士栽在他的蒙汗藥下,比如沐王府高手劉一舟就被韋小寶治的服服帖帖的。

韋小寶還使用蒙汗藥成功騙來了七個如花似玉的媳婦,我覺得如果韋小寶出一本書肯定會火,書名就叫《小寶賜你蒙汗藥》。

這算是陰謀。

曆史上的陰謀和陽謀,那些不得不入的局

什麼是陽謀呢?

比如《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九陽神功,聽名字都那麼陽剛。

在少林比武救金毛獅王謝遜時,張無忌幫助周芷若在迎戰三度大師,為了讓周芷若成名,張無忌一開始使用的是聖火令上的古怪武功,這些武功沒在中原出現過,一衆武林高手隻見張無忌招式滑稽,上蹿下跳兔滾鷹翻,配合着周芷若曼妙的身姿,襯托出周芷若的高手風範。

不過高手有時候是藏不住的,就像張無忌的武功。到了後來三度使出看家本領,和張周二人比拼内功時,周芷若就露餡了,張無忌一人面對三度,周芷若隻能在外圍無關痛癢的打兩下,對于三度和張無忌的較量根本插不上手,這一段金庸寫得很精彩:

斜眼看周芷若時,見她左支右绌,也已呈現敗象,……一聲清嘯,使開兩根聖火令,着着進攻。……他這一全力施展,三僧隻覺鞭上壓力漸重,迫得各運内力與之抵禦。…………株蒼松間的争鬥越來越是激烈,三僧頭頂漸漸現出一團淡淡的水氣,知是額頭與頂門汗水為内力所逼,化作了蒸氣,……張無忌頭頂也有水氣現出,卻是筆直一條,又細又長的聚而不散,顯是他内力深厚,更勝三僧。

周芷若卻不與三僧正面交鋒,隻在圈外遊鬥,見到金剛伏魔圈上生出破綻,便即縱身而前,一遇長鞭攔截,立時翻若驚鴻般躍開。這麼一來,張無忌和她武學修為的高下登時判然

張無忌一心想幫助周芷若成為天下第一人,周芷若一開始表現也可圈可點,但是奈何周芷若實力委實不行,到了最後,真正的較量内功時還是露出了馬腳。

張無忌這種算是陽謀,陽謀靠的是實力比拼。

曆史上的陰謀和陽謀,那些不得不入的局

當然曆史上的陽謀當然沒這麼簡單,但是陽謀,必然是雙方真實實力的碰撞。

三國時也有陽謀玩的好的人,曹操。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就是三國最大的陽謀。

當年漢獻帝流亡要飯的時候,袁紹的謀士沮授給袁紹出主意說:

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邺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讨不庭,誰能禦之?

但是袁紹覺得把皇帝接到身邊來,會有很多限制,于是沒有采納沮授的建議。

與此同時曹操的謀士毛玠也給曹操建議:

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曹操一聽這是個好主意啊,于是派大将夏侯惇去迎接漢獻帝。

曆史上的陰謀和陽謀,那些不得不入的局

漢獻帝肯定是個雷啊,把漢獻帝接到自己身邊後,曹操和漢獻帝手下大臣進行了很多年的鬥智鬥勇,比方說衣帶诏啥的。

曹操和漢獻帝一直在鬥智鬥勇,防止漢獻帝做大。

甚至曹操後來把漢獻帝身邊的人都換了,包括漢獻帝的皇後付壽。

曹操把自己的幾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他成了漢獻帝的老丈人,但是他這個老丈人是不敢去見女婿的。

曹操為了怕漢獻帝加害自己,一直對他避而不見,他和漢獻帝的相處方式一直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這證明了袁紹的顧慮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些事有利就有弊,比如挾天子以令諸侯。

雖然這也是很好的陽謀,但是期間承擔的風險也很大,有的人承擔不了這種風險,而像曹操正是因為承受了挾天子的好處,獲得了成功。

因為自從曹操奉天子以後,得到的好處更大,他成了正義的化身,道德的楷模,以天子的名義四處征讨,合縱連橫,數年間把自己的事業做大。

曹操的奉天子這招,風險挺大,收益更大。

狹天子以令諸侯,這算是三國時候的頂級陽謀了。

最牛叉的陽謀還有漢武帝的推恩令。

漢武帝之前,地方諸侯勢力過大,尾大不掉一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漢武帝他爹景帝曾經推行過晁錯削藩的政策,沒想到激起七國之亂,雖然這場叛亂很快被平定,但是提出削藩令的晁錯被腰斬,削藩這事兒也就無法真正進行下去。

到了武帝時,漢武帝采用主父偃的主意,向諸侯頒布推恩令。原來諸侯的财産土地隻能由嫡長子繼承,這次皇帝法外開恩,推出推恩令,規定諸侯的财産地位,除了嫡長子繼承外,庶子也有繼承權,庶子繼承老爹的财産後,庶子繼承财産後不再受原來封國的管轄,這些小封國直接歸帝國的郡縣管轄。

推恩令一發,除了各封國的嫡長子不高興,其他兒子都樂壞了。

照大漢原來的規定,嫡長子之外的兒子是沒有繼承權的,這次漢武帝直接在法律層面确定了他們繼承的合法性,他們焉能不高興。

數十年間,曾經興盛一時的諸侯國被瓦解,大國不過十餘城,小國不過數十裡。

他們再沒有能力和強大的中央王朝抗衡。

推恩令可以算是最堂堂正正的陽謀了,削弱你,你還得高高興興的接受。

=========================

文:薛白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