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烈:以愛育愛,培養大寫的“人”

作者:光明網
李烈:以愛育愛,培養大寫的“人”

在北京教育界,李烈是一塊金字招牌。她是首位成為國務院參事的國小教育工作者,也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還是連續兩屆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

從教40餘年,對于教育,李烈有着深刻的了解。這種了解,可以濃縮為簡單的八個字——全人發展、以愛育愛。

在李烈看來,“全人發展”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中,“人”字最簡單卻最意味深長,凝聚着李烈對于孩子成長規律的了解:左邊一撇代表學業,是認知的發展,落點是思維品質,培養的是人的智慧;右邊一捺代表做人,是社會性的發展,落點是德行品質,培養的是人的美德。

“以愛育愛”則是李烈所認為的教育的本質。在她的概念中,“一個人的生命中不能沒有愛,沒有愛的生命是悲哀的;诠釋生命的教育中不能沒有愛,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由此,她在1997年接任北京第二實驗國小(以下簡稱“實驗二小”)校長時,提出了“以愛育愛”的教育理念,主張以教師“愛的四有”(愛的情感、行為、能力、智慧),去培育學生“愛的四有”。

師與生,是李烈眼中教育的兩個主體。她在“以學生為主體”教育思想盛行的當年,率先提出了“雙主體育人”的辦學思路: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體,兩個主體在不同的層面,通過自育、互育,協調互動,共同發展。同時,本着“校長直接作用于教師而不是學生”“學校管理最重要的是教師内驅力的喚醒以及創造力的激發”的想法,将“促進教師主體的主動發展”作為一校之長的首要使命。

在實驗二小任職校長20年,李烈引領學校成為全國國小基礎教育的标杆。2017年,從實驗二小卸任的李烈走向新的征程——出任國有民辦的北京市正澤學校的校長。她期待集自己40多年的教學、管理經驗,打造一所擁有中國底子、世界眼光的精品化學校,努力針對時弊探索全人發展的實踐模式。“正澤”的名字來自于李烈,其中蘊含着“正本澤根、正己澤人”的辦學追求。李烈希望,學校能夠把握教育的本質、規律,成為最具人性、最有利于個體成長的地方。

“校長要做頂天立地的人,天就是要有理念、思想,地就是這個理念與思想在實踐層面一個又一個的做法。”這是李烈對于校長角色的定位,也是她一以貫之的堅持。

刊于《教育家》雜志2019年6月刊 總第177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