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英科學家最新研究幫助“深海冰淇淋”軟舌螺動物“認祖歸宗”

中英科學家最新研究幫助“深海冰淇淋”軟舌螺動物“認祖歸宗”

圖為本次研究的部分化石。楊顔慈 攝

中新社南京10月10日電 (楊顔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0日釋出消息稱:該所與英國杜倫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通過對中國寒武紀5.18億年前澄江生物群中軟舌螺動物新類群——“雲南肉莖螺”的研究,證明了這種“深海冰淇淋”軟舌螺動物的“親緣關系”。

中英科學家最新研究幫助“深海冰淇淋”軟舌螺動物“認祖歸宗”

圖為本次研究的“雲南肉莖螺”化石。楊顔慈 攝

這項成果已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輯生物科學》(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上發表。

在寒武紀時期的海洋中,軟舌螺是衆多捕食者的主要食物來源,是以也被科研人員形象地稱為“海底大米”。與諸多身形龐大、外表華麗的海洋物種相比,軟舌螺的外貌并不起眼,其錐狀的外殼包裹着軟體,形似迷你版的“冰淇淋甜筒”。

科研人員介紹,軟舌螺動物是地球上出現最早的、具礦化外殼的兩側對稱動物代表,在寒武紀尤為繁盛。由于缺乏軟體組織等解剖學資訊,該類群在動物系統樹中的位置長期處于争論和未定狀态。

中英科學家最新研究幫助“深海冰淇淋”軟舌螺動物“認祖歸宗”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員課題組的孫海靜博士後和趙方臣研究員與英國杜倫大學martin smith博士等人合作,對澄江生物群中的“雲南肉莖螺”進行了形态學和系統學研究,表明軟舌螺動物與腕足動物具有親緣關系。

中英科學家最新研究幫助“深海冰淇淋”軟舌螺動物“認祖歸宗”

圖為澄江生物群中的“雲南肉莖螺”。南古所 供圖

孫海靜稱,“雲南肉莖螺”通過始端的肉莖狀結構固着在海底,并通過觸手以濾食有機顆粒為生。該物種的固着結構與腕足動物的肉莖特征極為相似,且兩側對稱的口蓋和錐殼可與腕足動物背腹殼類比。這一新的發現為解決軟舌螺動物的系統關系提供了重要證據。

中英科學家最新研究幫助“深海冰淇淋”軟舌螺動物“認祖歸宗”

圖為“雲南肉莖螺”複原圖。南古所 供圖

“為了精确地分析軟舌螺的系統分類位置,我們建立了涵蓋11個相關動物類群的54個屬種、225個形态特征的資料集,應用簡約法開展生物譜系分析。”孫海靜稱,結果顯示軟舌螺動物為單系群,與腕足動物門相似。兩者均具有固着的肉莖結構、兩側對稱的雙瓣殼身體構型、封閉的過濾腔等特征。

中英科學家最新研究幫助“深海冰淇淋”軟舌螺動物“認祖歸宗”

雲南肉莖螺的系統發育位置示意圖(現生動物圖檔來源于網絡)。南古所 供圖

孫海靜補充介紹道,研究證明了“雲南肉莖螺”屬于軟舌螺動物的原始類型。盡管這種“海底冰淇淋”狀生物與腕足動物具有相似性,但其缺少腕足動物冠群的共源性狀,因而可能屬于腕足動物祖先類型(幹群)。

本項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b、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中英合作項目聯合資助。(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