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口拔牙——河南地礦局地礦一院野外分隊記憶之三虎口拔牙

作者:等你FM

——河南地礦局地礦一院野外分隊記憶之三

文 | 宋宏建

虎口拔牙——河南地礦局地礦一院野外分隊記憶之三虎口拔牙

1993年國慶節前後,作為大隊(原河南地礦局第一地質調查隊)黨委秘書,我随黨委書記趙二觀到所有的野外分隊走了一遍,并進行了簡單的随機采訪。所到之處,無不為我們地質隊員那發揚光大的“三光榮”(以艱苦奮鬥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創業精神所深深打動。這裡憑着記憶,謹以自己粗略蒼白的筆觸,記下一點管窺蠡測的見聞,獻給那些長年累月戰鬥在崇山峻嶺、默默無聞地為人類尋找着寶藏的地質隊員。

9月22日上午,吉普車像犯了神經病的甲蟲,蹦蹦跳跳爬進了嵩縣的小鞏峪礦區。在這條千把米長的大山皺褶裡,共有56個坑口。由于開礦人的蜂擁而至,山腳下引來了幾十家個體飲食攤點,包子、饅頭、面條、肉菜,統統在布滿礦塵的煙霧中堆砌。山腰崎岖的彎道間,拉礦石的蹦蹦拖車擠扛不動,黑臉白牙的背礦者亂如牛毛,更有當地揀(或偷)礦石的大群婆娘,一個個眼瞪如鈴,哪裡出礦,便如蒼蠅叮血般飛來蟄去。你大喝一聲:“滾!”她們便嘻皮笑臉地一呲牙,提了編織袋就走,可你剛轉過身,她們已又扭了回來。總之,昔日這裡幽靜偏僻的山谷,如今成了淘金者們玩命的樂園。

虎口拔牙——河南地礦局地礦一院野外分隊記憶之三虎口拔牙

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心急火燎的環境,我隊二、六分隊的部分地質隊員就住在這裡。王建立、田富忠、吳啟明等,白天住在上滴水、下泛潮的窩棚裡,仨石頭支個鐵鍋,下河灘擔水做飯;黑夜上山看護礦洞,經常與偷礦者發生摩擦,甚至格鬥。二分隊隊長龔啟厚、六分隊支部書記姜伯恒,都是年近花甲的人了,但每天仍和勞工們一樣起早貪黑,馬不停蹄地奔波。山下幾畝大一個破爛小院裡,共有15盤碾礦石的石碾子,日夜不停地隆隆轉動。隊上的兩盤,每天碾礦石六噸,然而隻要旋轉不停,我們的職工就渾身是勁,為什麼?二分隊書記王克勤回答:“經常是一個班24小時,大家不怕苦,因為有礦就有希望。如果碾子不轉了,說明沒挖出礦,這不一切也就完了!”

臨分手時,望着地質隊員們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大隊黨委書記趙二觀深深歎道:“地質隊難呐,掙倆錢不容易呀!”龔啟厚隊長接腔道:“是呀,找礦難,挖礦難,護礦更難。咱們隊找的礦品位高,是好事也是壞事:一方面打拼出了名氣,在當地頗有威望;一方面又弄成了唐僧肉,當地政府、礦管、司法、包括大大小小的管理機構和部門,都想逮住啃兩口。是以咱們開個洞就像老虎口,大群大堆的人都盯着你,若想把裡面的寶貝挖出來裝到咱口袋裡,那簡直像虎口拔牙……

虎口拔牙?是的!挖金子,不就像是在虎口裡拔牙嗎?

虎口拔牙——河南地礦局地礦一院野外分隊記憶之三虎口拔牙

感謝作者提供本文圖檔

ㅡ end ㅡ

作者簡介:宋宏建 河南地礦局文學老年。

關注頭條号“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來。 本文為"等你fm"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