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孝武帝司馬曜:和謝安鬥了12年,朕太難了!

作者:曆史這樣說

印象中,我國古代皇帝似乎都是唯我獨尊、一言九鼎的真龍天子,尤其是王朝開國之初的帝王,如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等,都是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

然而,東晉王朝卻不一樣,開國皇帝、晉中宗元皇帝司馬睿的登基稱帝,就是以琅琊王氏為首的世家大族擁戴的結果,以至于有“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司馬睿去世後,從晉肅祖明皇帝司馬紹到晉哀帝司馬丕等五位皇帝,也都隻能被迫與其他士族分享權力,呈現出一代比一代弱的趨勢。

晉孝武帝司馬曜:和謝安鬥了12年,朕太難了!

到了東晉第七位皇帝司馬奕在位時,權臣桓溫的勢力已經足以威脅皇權,最終謹小慎微的司馬奕還是無過被廢,史稱晉廢帝。

司馬奕的後繼者晉太宗簡文皇帝司馬昱,作為桓溫一手扶植起來的皇帝,顯然沒有多少存在感,登基僅八個月司馬昱就因抑郁而病重,甚至幾度要讓位給桓溫。

幸虧藍田侯、侍中王坦之,侍中謝安,尚書仆射王彪之等大臣不滿桓溫專權,聯手阻止了他篡晉的陰謀,才確定了皇太子的順利即位,也就是後來的晉烈宗孝武皇帝司馬曜!

晉孝武帝司馬曜:和謝安鬥了12年,朕太難了!

然而,司馬曜登基時才11歲,雖然一年後桓溫就因病去世,但之後他的從嫂崇德太後褚蒜子臨朝聽政,内有尚書仆射、後将軍謝安,尚書令王彪之,中書令、丹陽尹王坦之等大臣共同執政,外有桓溫之弟、豐城公、中軍将軍、揚豫二州刺史桓沖等人統帥重兵,形勢更加複雜,可謂危機重重。

可到了東晉太元十二年(387年),26歲的司馬曜已經排擠、分化了谯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等實權士族,成功實作了“威權己出”!

司馬曜是如何突破門閥政治的重重阻礙,将衰危到塵埃的司馬氏皇權,一舉擡升到最高點,成為東晉王朝唯一真正掌權的皇帝呢?

悅史君将以最清晰的筆觸,給悅友們展示司馬曜乾綱獨斷背後的辛酸。

太後臨朝,大臣主政謝氏歸一

甯康元年(373年)七月,62歲的權臣桓溫在姑孰病逝,将兵權傳遞給了他的弟弟豐城公、南中郎将、江州刺史桓沖。

當時晉孝武帝司馬曜才12歲,為了防止桓沖等谯國桓氏家族成員繼續專權,謝安率領群臣請出司馬曜的從嫂、崇德太後褚蒜子臨朝聽政。

晉孝武帝司馬曜:和謝安鬥了12年,朕太難了!

朝政則由尚書仆射、後将軍謝安,尚書令王彪之,中書令、丹陽尹王坦之等在擁立司馬曜時有功的大臣共同把持。

甯康三年(375年)五月,随着外調鎮守廣陵(今江蘇揚州)的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王坦之病逝,王彪之也以年老求退,權力進一步集中到以謝安為代表的陳郡謝氏手中。

14歲的司馬曜雖然坐在皇位上,但實際權力幾乎沒有。

少帝親政,謝氏權力更勝一籌

甯康三年(375年)八月,晉孝武帝司馬曜大婚,迎娶名士王濛的孫女王法慧為皇後,他的弟弟琅玡王司馬道子也迎娶了王坦之的從侄女王氏為琅玡王妃。

這裡悅史君要提醒一下,皇後王法慧和琅玡王妃王氏都屬于太原王氏的家族成員,太原王氏也在朝堂保持了一定的影響力。

太元元年(376年)正月初一,15歲的司馬曜元服,崇德太後褚蒜子下诏還政于司馬曜。

但司馬曜的親政實際效果很小,謝安以中書監錄尚書事,成為名副其實的宰相,陳郡謝氏的權勢進一步加強。

晉孝武帝司馬曜:和謝安鬥了12年,朕太難了!

太元二年(377年),謝安推舉自己的侄兒謝玄為兖州刺史,兩年後又兼領徐州刺史,駐節北府(今江蘇鎮江)。

謝玄在此期間組建了一支以流民為主的軍隊,也就是戰鬥力極強的“北府兵”,陳郡謝氏的軍事實力增強。

此時16歲的司馬曜雖然已經親政,但陳郡謝氏才是真正能定調的。

秦晉大戰,謝氏出力皇帝憂心

太元年間,随着前秦天王苻堅逐漸完成對中國北方的統一,前秦與東晉之間的戰争變得不可避免。

太元八年(383年)七月,桓沖推薦前丞相王導之子王荟出任江州刺史,謝安則推出謝輶來當江州刺史,桓沖強烈不滿,最後謝安讓步,晉孝武帝司馬曜以桓沖自領江州刺史。

同年八月,苻堅下诏大舉攻晉,号稱百萬大軍。

謝安以謝石為大都督,謝玄為前鋒,率領8萬精兵,北上抗擊秦軍。

就在這麼關鍵的節骨眼上,司馬曜以胞弟琅玡王司馬道子錄尚書六條事,開始向謝安分權。

晉孝武帝司馬曜:和謝安鬥了12年,朕太難了!

在以謝安為首的陳郡謝氏主導下,東晉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前秦軍隊大敗。

但晉孝武帝司馬曜對陳郡謝氏很是忌憚,是以遭遇功高不賞的窘境。

桓謝難安,王氏離間皇權獨攬

太元九年(384年),57歲的桓沖逝世,谯國桓氏失去了主心骨,但謝安也不敢趁機奪權,最終晉孝武帝司馬曜任命桓石民為荊州刺史,桓伊改鎮江州,桓石虔鎮豫州,權力變得分散。

當時,太原王氏的王國寶等人痛恨謝安不重視他們,以“讒谀之計”離間司馬曜與謝安關系,謝安為此很是不安。

太元十年(385年),66歲的謝安主動交出手上權力來避禍,并于同年病逝。

晉孝武帝司馬曜:和謝安鬥了12年,朕太難了!

謝安死後,司馬曜立即任命胞弟琅玡王司馬道子為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假節、都督中外諸軍事,接掌了他生前的權力。

太元十二年(387年),深感不安的謝玄自請解除兵權,并在一年後去世,他所節制的徐、青、兖三州,也被司馬曜分給了司馬道子(兼領徐州刺史)和谯王司馬恬(青、兖二州刺史)。

至此,司馬曜完成了皇權的收回,真正成為“威權己出”的皇帝!

悅史君點評:晉孝武帝司馬曜雖然一直處于權臣的包圍中,但他并沒有迷失自我,而是忍辱負重,等待時機。

當淝水之戰的勝利将以謝安為首的陳郡謝氏推向聲望的頂峰時,也讓他們成為其他世家大族的眼中釘,最終司馬曜利用士族間的不滿積怨,将陳郡謝氏的代表人物逐一排除。

而谯國桓氏的權力因桓沖去世而分散,太原王氏則沒有足夠優秀的人才出頭,司馬曜最終大權獨攬,成為東晉王朝唯一真正掌權的皇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