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夏侯惇同鄉,哥哥是三國頂尖猛将,卻幾乎找不到一絲的存在感

文虎這個名字,聽起來确實霸氣,起碼比起他的兄長文鴦要霸氣得多(文鴦本名文俶chù,開始、善良等意,小名阿鴦)。但人如其名往往隻是人們的一種自我安慰,在文氏兄弟身上,則似乎是反過來了。

他是夏侯惇同鄉,哥哥是三國頂尖猛将,卻幾乎找不到一絲的存在感

先來說說他們的父親文欽吧。文欽少年成名,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乃是因為他是曹操部将文稷之子,又是曹操的故鄉人,另一部分才是他的勇敢果斷。但勇則好鬥,果敢之人更是易怒。是以,他雖然本事不低,卻在曹叡執政期間一度被壓制。甚至在廬江太守任上,受到了王淩的彈劾,被朝廷征還回京。

他是夏侯惇同鄉,哥哥是三國頂尖猛将,卻幾乎找不到一絲的存在感

如果不是後來曹爽掌了大權,他又偏是個任人唯親的家夥,文欽這輩子是不是能再有出頭之日,還是個未知數。但這都不重要了,在這之後,他一路高升,直到曹爽被誅後成為被招撫的對象,竟也榮登四方将軍行列,成了曹魏的前将軍,金印紫绶,位比上卿。作為人臣,文欽地位已然不低了。

他是夏侯惇同鄉,哥哥是三國頂尖猛将,卻幾乎找不到一絲的存在感

與毌丘儉聯合起兵反對司馬氏專權,更是為文欽加了不少的印象分。更為人可歎的是,他生了個英勇無比的兒子。文鴦的大名,從他年僅18歲就敢逆襲司馬師開始名動四方。雖然未殺一兵一卒,但這份膽氣就足以令人欽佩,更不要說他吓得司馬師直接眼珠迸裂。

他是夏侯惇同鄉,哥哥是三國頂尖猛将,卻幾乎找不到一絲的存在感

而作為趙雲長坂坡上七進七出的曆史原型,文鴦可是正兒八經單人獨騎沖入近萬騎兵陣中,殺敵上百、進出六七次的頂級猛将,這足以讓任何一位與他敵對之人膽寒。至于20年後,勇武過人的文鴦臨危受命,打破秃發樹機能,更是讓他的名字響徹了曆史。

文俶,可一點都不善。

他是夏侯惇同鄉,哥哥是三國頂尖猛将,卻幾乎找不到一絲的存在感

然而,作為文鴦的弟弟,文虎名字虎虎生威,卻沒有留下任何可以誇耀,哪怕隻是讓人把他深刻記住的事情。唯一一次能夠稍顯他的膽氣的,也不過是越牆投魏,而這一次,他的身邊站着哥哥文鴦。文虎,像極了買一贈一的贈品。

他真的毫無光彩可言嗎?自然是不可能了。在歸降司馬家後,文虎曾在西涼破西涼賊寇,是以揚名天下。然而,這樣一份不小的功業,在父兄名頭太盛的耀眼光芒下,卻瞬間顯得那麼不值一提。

他是夏侯惇同鄉,哥哥是三國頂尖猛将,卻幾乎找不到一絲的存在感

這同樣是文虎這類人的幸與不幸。生在貴胄之家,從小錦衣玉食自不必提。有着父兄的庇佑,他也不用太過付出就能得到普通人窮極一生努力也隻能仰望的地位。然而,文虎的内心世界又有誰知道。也許,他樂在其中,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便享盡榮華;也許,他心有不甘,他無論多努力,都不可能超越兄長文鴦。他必須永遠接受旁人拿他和兄長對比,盡管每一次他都是那個被比下去的可憐蟲。

他是夏侯惇同鄉,哥哥是三國頂尖猛将,卻幾乎找不到一絲的存在感

人們往往羨慕那些豪門貴胄之子,而他們也确實滿是令普通人豔羨的資本。但人與人生來不同,自然身邊的環境也就迥異。平凡人有平凡人的小幸運,一些不俗的表現,就足夠我們吹上好多年。而它所帶來的滿足感、幸福感,也許是文虎這樣的人,一輩子都不曾品嘗過的滋味。

名垂青史固然令人向往,但通往那條路的兩旁不隻有荊棘遍地,還有數不清的暗箭難防。每時每刻所要經曆的心路煎熬,是很多人一輩子無法想象的痛苦。但無論身前如何,我們終究死後一抔黃土記過往,一碗涼酒念紅塵。

偉大自有偉大的美,平凡亦有平凡的妙。關鍵是誰能樂在其中。

他是夏侯惇同鄉,哥哥是三國頂尖猛将,卻幾乎找不到一絲的存在感

往期推薦:

文章圖檔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作者,立即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