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質:後世詞人很認可我的文采

吳質:後世詞人很認可我的文采

提及漢末三國時期那些文采斐然的人物你會想起誰呢?想來建安七子、曹操、曹丕、曹植等人都很容易出現在選項中,本篇就來看看關于吳質的詩詞,共計13首。

《滿江紅·讀魏文帝與朝歌令吳質書》 清 黃永

才藻翩翩,羨幾個、南皮佳客。記當日、追随冠佩,聯車接席。

六博彈棋南館下,浮瓜沉李西廊側。更輪輿、徐向後園來,鳴驺寂。

明月轉,悲笳咽。清露落,哀筝激。看應劉徐阮,詩矛文戟。

王伯雌雄知已定,文章壇坫盟初熱。歎一朝、弦絕為鐘期,西風泣。

【《與朝歌令吳質書》一直流傳至今,曹丕與吳質的友誼也确實牢固】

《詠史下·曹丕》 宋 陳普

吳質車中載甲兵,辛毗頸上一毛輕。孔明才略何堪算,十倍曹丕是憲英。

【這次陳普沒有缺席,吳質多次為曹丕出謀劃策,在立嗣過程中貢獻頗多】

《送盛宗陽南還兼寄吳麟洲》 明 遊樸

鬥酒馮将慰礧峨,不堪愁耳近骊歌。懸心海國雲千裡,執手天涯日幾何。

去路楊花春欲暮,滿江桃雨水方波。到家吳質應相問,近迹參辰恨較多。

【哪怕朋友遠行,猶有書信往來】

《六月二十四日鐘仰山侍郎》 清 潘世恩

同遊皆俊才,吳質本詩老。

【原文篇幅較長隻是截取兩句,“詩老”即詩中老手,吳質同樣是文采過人之輩】

《家查客叔招同吳山尊陳荔峰小集》 清 查人和

漸收檐铎晚風聲,一線天光捲幔迎。月共梅花邀客至,窗銜山色放宵晴。

陳遵尺牍原無匹,吳質文章舊有名。爐火欲銷镫欲黐,起聽街鼓報三更。

【吳質才學通博,後人更容易關注他在仕途上的作為】

《滿江紅·至錫山贈吳伯成明府,再用荔裳、顧庵諸先生原韻》 清 徐釚

九龍岩畔,翻麥浪、千村花漲。還更指、遠山雲起,危樓無恙。

文采肯居吳質後,風流卻在樊川上。倩司勳、司戶兩行書,看訟庭、簾閣夜香濃,揮毫狀。

【同樣是承認吳質文采】

《送吳君寵還武夷》 明 歐必元

天涯蹤迹幾浮沉,誰動刀頭故國心。邺下共推吳質賦,風前曾聽伯牙琴。

菱歌罷處移歸舫,荔子丹時醉綠陰。欲寄相思無雁足,石床雲擁幔亭深。

【吳質隻有幾篇與曹丕的書信往來,以及一首《思慕詩》流傳下來了】

《夜遇蔡弘父館中呼盧戲贈時蔡将買妾長安》 明 胡應麟

屈指新豐散酒徒,長燈明月暫呼盧。關東意氣慚吳質,洛下風流羨蔡谟。

翠縷同心金是屋,青絲垂手玉為壺。曲江花事輸年少,一載婵娟向五湖。

【“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是誇贊蔡谟,至少在詞人眼中吳質的名氣并不差】

《代贈荥陽新郎君》 明 胡應麟

意氣慚吳質,襟期洽鄭玄。

【吳質在曹丕身上的押注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隻是他後來的行為引發了很多人的不滿,谥号“醜侯”,時隔多年才被改為“威侯”】

《吳文仲明府過訪有贈并柬喻水部》 明 胡應麟

片語青雲照玉珂,驚看結驷傍岩阿。河南政績吳公最,邺下風流季重多。

岸帻晴光三徑滿,鳴琴秋色萬峰過。同聲咫尺何郎在,倘許頻來醉薜蘿。

【依稀可見當年吳質在邺城的風采】

《诘旦兩公各以詩來走筆和答》 明 胡應麟

聯飛鴻翼度天涯,并握鸾箋思轉遐。季重詞名元海岱,孟陽詩筆半雲霞。

提攜頓覺燕金重,顧盼甯愁趙璧瑕。宛轉雙珠呈夜色,不知庭月墜春笳。

【這位詞人有3首提及吳質的詩詞,且着重點都在吳質的文采上】

《和黎惟仁得吳明卿書問次韻》 明 區大相

舊遊吳質報音初,老大衡門物态疏。明月頻懸千裡夢,十年始得一行書。

溪邊拄杖尋鷗往,竹下幽亭載酒如。除卻武昌魚雁字,飛塵應不到君廬。

【這不曹丕一即位就把吳質召回身邊了】

《乙酉自台郡扈駕道經赤城》 明 張國維

司隸南陽啟草旌,水回山擁度雲行。共扶龍馭飛滄溟,遑問仙梯蹑赤城。

俊獲苟生新鳳沼,籌資吳質舊簪纓。從軍賦繼康哉詠,宏濟終持帝室衡。

【吳質年輕時就喜歡與貴戚交遊,自己也同樣成長為了權貴之一】

關于吳質的詩詞,未完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