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準确預言圓寂日期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在遺囑中講了什麼?

如果一個人能在生前準确預知自己去世的日期,您會不會覺得不可思議呢?其實要說曆史上預言自己去世時間的人,還真不在少數,但大多數人都并不準确。

例如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科學家卡爾達諾,他在晚年的時候,就曾經預言過自己去世的日子。他通過占星術的推算,預測自己将在1576年9月21日去世,并讓後人到時候準備他的後事。

準确預言圓寂日期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在遺囑中講了什麼?

可到了那天的時候,這位老爺子不但沒死,身體還挺棒,比一般的老人還精神呢。老爺子也是争氣,心想不能因為這個把我一世的英明毀了啊,結果他就自殺身亡了。雖然說也算是成功預言了自己去世的日期吧,不過我覺得這絕對應該算是作弊了吧?

但我們要說的這個人,是的的确确準确預言了自己去世的日子,他就是弘一法師李叔同!

說起李叔同,那可是中國近代非常有名的音樂家、教育家、書法家和戲劇活動家,被稱為中國話劇的開拓者。

準确預言圓寂日期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在遺囑中講了什麼?

這位出生于天津的大賢1918年剃度為僧,成為了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的弟子,後人尊稱他為弘一法師。弘一法師李叔同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應該就是他所作的《送别》一詞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别夢寒。”

準确預言圓寂日期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在遺囑中講了什麼?

這首感情深厚,意蘊悠長的詩詞被電影《城南舊事》作為插曲廣為傳播,成了每個國人都耳熟能詳的偉大作品。

李叔同自1918年7月出家後,就選擇了佛教中的律宗進行修行。律宗可以說是修行最苦,要求最嚴格的宗派了,而李叔同數十年日一日堅持自己的佛教修行方式,從來沒有任何懈怠。

準确預言圓寂日期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在遺囑中講了什麼?

他每天隻吃早午兩餐,堅持過午不食,穿衣從不過三件,不管冬夏都是如此。他留下的一件百衲衣,上面布滿了224個更新檔,全是他自己親手縫補。相信經過了如此嚴格的修行,晚年的李叔同精神層次和格局已然不是常人能夠比拟的了。

在他晚年的時候,自覺身體不适,便知道自己的大限已到,告訴身邊的弟子說:“你們不要找醫者給我看病,我就要走了。”不僅如此,他還從容不迫地與自己的親朋摯友一一道别,還給最得意的弟子劉質平寫了一封信。

準确預言圓寂日期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在遺囑中講了什麼?

在信中,李叔同預測了自己圓寂的時間。

信中說:“質平居士文席,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謝世,曾賦二偈附錄于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裡。問餘何适,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前所記日月,系依農曆也。”也就是說信是他生前寫的,但他知道弟子看到信的時候,自己已經圓寂了,是以在信中寫到已于九月初四謝世。

而就在1942年10月13日這天,弘一法師李叔同真的與世長辭,這一天的農曆正是九月初四。九月初一那天,李叔同留下了“悲欣交集”的絕筆,而在他圓寂的一刻,大師臉上透露着微笑,眼角卻帶着淚珠,恰恰應了“悲欣交集”這四個字。

準确預言圓寂日期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在遺囑中講了什麼?

不僅預測出了自己圓寂的日期,李叔同還曾經多次留下遺囑,遺囑中所講的内容,可以說是盡顯一代大師的氣度和風範。1935年,李叔同曾在泉州染了一場大病,當時就曾寫了一份遺囑給傳貫法師說:“我命終前,請你在布帳外助念佛号,命終後即以随身所穿之衣,外裹夾被,送到寺後山岩。三天後,有野獸來吃便好,否則就地焚化,化後再通知朋友,切不可提早通知。”

所幸那一次大師轉危為安,但從那次他的遺囑中已經可以看出,大師對自己的遺體以及身後事的看淡程度,已經和常人不同了。

1942年的5月,李叔同就已經察覺到這一次恐将不久于人世,就曾訓導弟子:“勝信居士,與朽人同住一載。竊謂居士曾受不邪淫、不飲酒戒,今後當盡力護持。若犯此戒,非餘之弟子也。餘将西歸矣,書此以為最後之訓。”

準确預言圓寂日期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在遺囑中講了什麼?

8月份的時候,他又叮囑自己的後事謝絕一切吊唁,并正式交代了五件事。這五件事可以說是對自己後事最為詳細的交代了。

第一:在已停止說話及呼吸短促、或神志昏迷之時,即須預備助念應需之物。

第二:當助念之時,須先附耳通知雲:“我來助念”,然後助念,助念時誦《普賢行願品贊》,乃至“所有十方世界中”等正文。末後再念“南無阿彌陀佛”十聲。再唱回向偈:“願生西方淨土中”,乃至“普利一切諸含識”。當在此誦經之際,若見餘眼中流淚,此乃“悲歡交集”所感,非是他故,不可誤會。

第三:察窗門有未關妥者,關妥鎖起。

第四:入龛時如天氣熱者,待半日後即裝龛,涼則可待二三日裝龛。不必穿好衣服,隻穿舊短褲,以遮下根則已。龛用養老院的,送承天寺焚化。

準确預言圓寂日期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在遺囑中講了什麼?

第五:待七日後再封龛門,然後焚化。遺骸分為兩壇,一送承天寺普同塔,一送開元寺普同塔。在未裝龛以前,不須移動,仍随舊安卧床上。如已裝入龛,即須移居承天寺。去時将常用之小碗四個帶去,填龛四腳,盛滿以水,以免螞蟻嗅味走上,緻焚化時損害螞蟻生命,應須謹慎。再則,既送化身窯後,汝須逐日将填龛小碗之水加滿,為恐水幹後,又引起螞蟻嗅味上來故。

大師這一次把事情交代得如此細緻入微,這也和他一直以來的認真态度和修行的律宗有關。而那個時候,他不僅知道自己哪一天圓寂,甚至還知道圓寂時自己出現的“悲欣交集”的反應。

最後一條中,大師還一再叮囑不要傷害到螞蟻,真應了佛家那句“掃地不傷蝼蟻命”的偈語,展現出了弘一法師的大慈悲和菩薩心腸啊!

九月初四晚上8時,弘一法師在溫陵養老院晚晴室圓寂,右肋而卧神态安詳,并留存有照片至今,令後人敬仰。可以說在那個時代裡,弘一法師李叔同是一個天才,也是最遺世且獨特的人,更是一位渾若天成的高僧!

準确預言圓寂日期的弘一法師李叔同,在遺囑中講了什麼?

他的一生也隻有八個字可以形容:一念放下,萬般從容。

感謝您的閱讀,别忘了點贊關注分享我們的文章,下一期咱們不見不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