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終究會明白,人生苦短,随心随性随緣,才是最上等的命數

你終究會明白,人生苦短,随心随性随緣,才是最上等的命數

01

有賢人說過,不必強求,随心随性随緣。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需要做什麼,能夠做什麼,甚至要追求什麼,都是一個“随緣”的過程。緣分,就像是一條絲線,連接配接着我們的命運。

對于命運,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孔子覺得,時也命也,盡人事,聽天命。

李叔同認為,悲欣交集。

金庸先生覺得,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

其實,對于命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隻不過,所有的看法都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緣分”。

孔子認為的“聽天命”,就是一種随緣的思想;李叔同認為的“悲欣”,也是潇灑自然的随緣姿态;金庸先生的“悄然”,更是一種随心随性的追求。

其實,人生無處沒有追求,無處沒有緣分,無處沒有命數。

要知道,這世上最上等的命數,理應是“随心随性随緣”的人生。

你終究會明白,人生苦短,随心随性随緣,才是最上等的命數

02

人生苦短,不必強求。

有人說過,是你的,永遠都是你的。不是你的,哪怕你争太多也沒有用。

人這一生有太多的定數,也有太多的變數。如果說定數是一種命中注定,那變數就是緣分的指引了。

你會愛上什麼人,碰到什麼事兒,都跟你的緣分息息相關。比如說這位姑娘喜歡你,這位男孩愛上你,那都是你命中的“姻緣”。

你會做成什麼事兒,有着什麼樣的成就,都跟你的緣分息息相關。比如說你能成為高管,甚至成為董事長,那都是你命中的“機緣”。

人世間的緣分太多了,隻要時間一到,我們自然會逐漸地遇到。等老去的時候,我們再回望前半生,自然就明白了。

在人生這條道路上,我們該保持什麼樣的态度比較好呢?不強求,不勉強的态度最好。

很多人覺得,這世間的一切都屬于自己,别人得到了,自己也要得到。是以,他們就會在生活的南牆上碰得頭破血流。

人生苦短,何必如此執着呢?哪怕我們活到一百歲,也不見得一切都能順遂心意。是以說,不強求,随緣分,方為最好的做人姿态。

你終究會明白,人生苦短,随心随性随緣,才是最上等的命數

03

看透這一生,不過是這兩件事。

有人提出過這麼一個觀點,人生說到底就兩件事——受苦以及接受。

在《一代宗師》中,葉問認為,自己四十歲之前未見高山,如今才明白,最難過的,原來是生活。但是,自己還是接受了生活。

無論是誰,都需要經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過程,哪怕我們再有本事,有些不幸,就是很難改變。

對于這苦短的人生,絕大多數人都選擇唏噓悲歎,選擇抱怨憎恨,甚至有些人還選擇放棄。這,真的值得嗎?

沒有值不值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但是,生活就是這個樣子,哪怕我們不想改變,又能怎麼辦呢?要知道,人無法改變這個世界,隻能被迫地接受這個世界。

正如周國平所說的一般:“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

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無能為力——接受平凡。這三個階段,不就是人生的三種不同的境界嗎?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總是勉強,最後活得痛苦;慢慢地,我們承認了自己的弱小;到最後,我們會接受自己的平凡。一切,都在向“随緣”靠攏。

04

人這一生,都是命數。

緣是命,緣也是運,是以命運就是“緣分”的結合體。

在《三國演義》當中,為什麼曹操、劉備和孫權,這三個勢均力敵的人會碰在一起?為什麼周瑜、諸葛亮和司馬懿會相生相克?一切,都是命數,更是緣分。

曹操和劉備,打了一輩子交道,而且誰也吞并不了誰,一直保持着均勢。這就是他們這些人的命運。

諸葛亮勝過了周瑜,卻熬不過司馬懿。而司馬懿本不該活到最後,可他還是幸運地吞并了三國。這,就是他們的命運和緣分。

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緣分的結合體。你恰好遇到他,他恰好遇到她,然後一直裂變且延續下去,所有人的緣分和命運都推動着曆史前進。

你終究會明白,人生苦短,随心随性随緣,才是最上等的命數

回到個人身上,我們會發現,自己有什麼心願,未必會實作,但緣分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會讓我們在迷茫的人生道路上遭遇到不同的事兒。這,就是千奇百怪,而又繁花似錦的人生。

這一生,苦也好,樂也好,悲也好,喜也好,都不要抱怨自己,更不要強迫自己。要堅信,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借用茨威格的一句話,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價格。

一切,随心随性随緣,不悲不怨,不憎不恨,順其自然,那就足夠了。

文/舒山有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