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罪愆”的“愆”不讀yán!孔子:說話有“三愆”,不可不知喔!

作者:一客史說

今天,我們就來一同探尋“愆”字的豐富内涵,以及它在古代文化中的獨特地位。

首先,讓我們糾正一個常見的誤區:“愆”并不讀作“yán”,而是“qiān”。

“罪愆”的“愆”不讀yán!孔子:說話有“三愆”,不可不知喔!

這個誤區可能源于“愆”字和“衍”字在字形上的相似性,但實際上,它們的讀音和含義截然不同。

“愆”字在古文中有着多重含義。它可以表示罪過、過失,如“罪愆”一詞,指的就是犯罪或犯錯的行為。

這裡,“愆”字傳達了一種對錯誤行為的深刻認識和檢討。在古代社會,人們非常重視道德和禮儀,一旦犯錯,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和社會輿論的譴責。

是以,“愆”字也承載着古人對道德規範的堅守和對錯誤行為的警示。

此外,“愆”還有耽誤、延誤的意思。如“愆期”,指的就是錯過了約定的時間或期限。這一含義展現了古人對時間的重視和遵守承諾的美德。

“罪愆”的“愆”不讀yán!孔子:說話有“三愆”,不可不知喔!

在古代,時間觀念尤為重要,無論是農耕生産還是商業貿易,都需要嚴格的時間管理。是以,“愆期”不僅是一種失誤,更是一種對他人和社會的不負責任。

有趣的是,“愆”還可以表示天氣冷暖失調,多指大旱或酷暑等極端天氣現象。這一含義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環境的敏銳觀察和敬畏之心。

在古代,人們認為天氣的異常變化是上天對人間過錯的懲罰,是以,“愆伏”一詞也隐含着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刻思考。

“罪愆”的“愆”不讀yán!孔子:說話有“三愆”,不可不知喔!

除了作為名詞使用,“愆”在日常語境中也常作為動詞出現,表示失掉、喪失。如“愆和”一詞,指的就是失和、不和睦的狀态。

這一用法進一步豐富了“愆”字的内涵,使其不僅僅局限于物質層面的失誤,更拓展到了人際關系和精神層面的缺失。

而當我們談及“三愆”,不禁想起孔子的教誨。孔子曾言,說話有三種過失,即“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隐,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這三種情況都被孔子視為說話的“愆”。

“罪愆”的“愆”不讀yán!孔子:說話有“三愆”,不可不知喔!

首先,“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指的是在時機未到或情境不合适的時候急于發言,這往往顯得急躁和輕率。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會因為一時沖動而說出不恰當的話,這種急躁的言辭往往會造成誤解和沖突。

其次,“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隐”,即在需要明确表态的時候卻選擇沉默。

“罪愆”的“愆”不讀yán!孔子:說話有“三愆”,不可不知喔!

這種沉默可能源于恐懼、猶豫或不确定,但無論何種原因,它都可能導緻資訊的誤解或混淆。

最後,“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這裡的“顔色”指的是對方的情緒和态度。

如果我們不注意觀察和了解對方的情感和反應,而隻是自顧自地說下去,那麼我們的言辭很可能就會像盲人摸象一樣,無法觸及真正的核心。

“罪愆”的“愆”不讀yán!孔子:說話有“三愆”,不可不知喔!

孔子的這番話,不僅是對說話藝術的精妙闡釋,更是對我們日常交往中如何避免“愆”的寶貴指導。

在與人交流時,我們應該學會審時度勢,察言觀色,用恰當的方式和時機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

孔子的“三愆”教誨,我們可以更好地規避錯誤,提升自我修養,進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