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害死晴雯,扶持襲人的幕後主謀,真的是王夫人嗎
文/姜子說書
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
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
聲能兩歌手兩牍,兩鑒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
女兒未嫁将未降,末世忠義明閨閣!先時名号通靈玉,來時姓氏原是秦。
源為二玉演二寶,慷慨隽逸作姽婳,榮源甯演隐甄氏,《胠箧》《南華》續《莊子》!
——《石頭記》序
“紅樓”這兩個字,既不是“紅色的樓房”,也不單單指“朱門大戶”這麼簡單。原著原文中已經告訴讀者,這部書的主旨是“懷金悼玉”,何為“懷金”?今朝水國吟!何為“悼玉”?昨夜朱樓夢!
沒錯,“紅樓”便是“朱樓”,但絕非隻是“朱門大戶”這麼簡單,而是“天下望族屬吾門”的皇家,更确切地說,“朱樓”指的是《桃花扇》中那套北曲《哀江南》餘韻中的一句“眼看他起朱樓”,而“夢”字,恰恰對應了結尾那句:“殘山夢最真,舊境丢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哀江南》:鬼化斯文念賈生,精神琱琢坐寒更。一書草就兼衣卧,恨煞東方不肯明。
《紅樓夢》即是悼亡之作,那麼,所悼亡者是誰呢?天下女兒也!天下忠義之士也!若不讀“姽婳将軍林四娘”故事,哪裡曉得,太虛幻境裡十二钗的谶語,不過是作者題在忠義墓上的“墓志銘”。
《紅樓夢》此書,不是批判科舉,也不是批判不讀書;不是批判包辦婚姻,也不是批判自由戀愛。作者批判的是“真善美”的反面“假惡醜”,批判的是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為的是不偏不倚地還原真相。
榮源甯演,林薛更替,泾渭分明,一個是道德傳家,寬仁待下,愛民如子,一個是富貴傳家,暴殄輕生,魚肉百姓,二房人物與大房人物之間,差距何其大?
最難能可貴的是,即便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仇敵,猶如薛寶钗、王熙鳳、劉外婆之流,在作者筆下,也有熠熠生輝的一面;即便是被作者等所有朱明後裔及漢家遺老奉為神明的林黛玉、秦可卿,作者也不曾為尊者諱,這便是《史記》一般的《紅樓夢》,仿離騷以美人寫聖君明主與忠義之士。
誠如作者所言,閨閣中本自曆曆有人,不可使其泯滅,亦如賈寶玉所言,官印玉玺不足貴,麒麟祥瑞才足惜,作者讴歌忠義,倡導文明,這一段哭風流、哭女兒,實為哭忠義!一部《姽婳詞》,是人類永恒的精神食糧。
《紅樓夢》即《明亡清興史》,所謂“懷金悼玉”,朱明末世三春,亦是三秋,三劫之後,白骨如山忘姓氏,青楓林下鬼吟哦。
《紅樓夢》故事裡,榮國府便是林家,甯國府就是薛家,薛家不仁不義,林黛玉及榮國府四春是春,薛寶钗是秋,王熙鳳是冬,秋入冬,當然更是寒冬末世了。
《紅樓夢》故事裡,林黛玉、賈元春、秦可卿三人,原型都是崇祯,而晴雯的意象之一,便是閹黨,李嬷嬷是客氏,襲人是東林黨、清流。
榮國府,是草木之榮,謂之“華”,細看“榮”字,可知林黛玉才是西堂之主,老祖宗賈母叫史太君,隐射崇祯朝曆史,小祖宗賈寶玉是天下至堅至貴的傳國玉玺、皇權,政老爺和王夫人是崇祯之王政。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會明白為啥林黛玉管花襲人叫嫂子了。内定花襲人為賈寶玉姨娘的人,是王夫人,也是林黛玉,這是違背天啟帝臨終遺言的,天啟帝朱由校讓崇祯帝重用魏忠賢,晴雯就是恪盡職守的忠臣,但是,王夫人看不懂,錯把襲人當好人。
襲人呢,也是真心待賈寶玉的,隻是貪生怕死,反反複複,當了貳臣,這也是賈寶玉對着襲人怒罵死谏之臣、死戰之将的原因,《姽婳詞》裡面罵的文臣武将也是襲人。王夫人把晴雯趕出大觀園,賈寶玉怒罵襲人,也是這個原因,又如《桃花扇》裡出家人怒斥男女主人公,最後兩情侶選擇出家一般,是世人再想不到的文章。
當然,崇祯十幾歲就登基了,比較天真,他覺得魏忠賢是奸臣,也是受東林黨蠱惑,是以,臨時前感慨“群臣誤我!”魏忠賢雖然小毛病很多,但是,人家忠心耿耿,有能力,辦了許多實事,晴雯補的是雀金裘,也是朱明的江山,東林黨誇誇其談,貪圖享樂,熱衷黨争。
是以,害死晴雯的人是林黛玉,這就是為啥賈寶玉寫《芙蓉女兒诔》,林黛玉走出來,期間有如此一段對話的緣故。
黛玉笑道:“咱們如今都系霞影紗糊的窗槅,何不說‘茜紗窗下,公子多情’呢?”寶玉聽了,不禁跌足笑道:“好極,是極!到底是你想的出,說的出。可知天下古今現成的好景妙事盡多,隻是愚人蠢子說不出想不出罷了。但隻一件:雖然這一改新妙之極,但你居此則可,在我實不敢當。”說着,又接連說了一二十句“不敢”。
賈寶玉為何說“不敢當”?作者為啥覺得“女兒”二字無比尊貴?因為“女兒”即“忠義”,“顔值”即“正義”,這是“仿離騷寫法”,未嫁之女,等于未降之将。
黛玉笑道:“何妨。我的窗即可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異姓陌路,尚然同肥馬,衣輕裘,敝之而無憾,何況咱們。”
賈寶玉是林家之紅玉,朱家之玉玺,賈寶玉的感慨,便是林黛玉的感慨。是以,“我的窗即可為你之窗”。
寶玉笑道:“論交之道,不在肥馬輕裘,即黃金白璧,亦不當锱铢較量。倒是這唐突閨閣,萬萬使不得的。如今我越性将‘公子’‘女兒’改去,竟算是你诔他的倒妙。況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故今甯可棄此一篇大文,萬不可棄此‘茜紗’新句。竟莫若改作‘茜紗窗下,小姐多情,黃土壟中,丫鬟薄命。’如此一改,雖于我無涉,我也是惬懷的。”
林黛玉于此時此刻出場,絕非隻為了寫“晴為黛影”四個字!晴雯為啥不是林黛玉的丫環?因為崇祯不曾重用魏忠賢,還把人家給革職查辦了!林黛玉錯過了晴雯,丢了榮國府的百年運數,這大概是林黛玉一生的遺憾了!讀懂了晴雯和林黛玉的原型,才明白“茜紗窗下,小姐多情,黃土壟中,丫鬟薄命”這句話的淚點所在。林黛玉錯信襲人,逼死晴雯,最終被迫上吊自殺,這才是《芙蓉女兒诔》真正的哀音。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紅樓夢》程高本、《脂硯齋全評石頭記》、《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