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黛玉進賈府那天,為何恰好趕上榮國府發工資?王夫人一語道破

作者:紅樓不紅
林黛玉進賈府那天,為何恰好趕上榮國府發工資?王夫人一語道破

《紅樓夢》第3回,林黛玉進賈府,賈母見了這個可憐的外孫女自然疼愛有加,祖孫兩人先是抱頭痛哭一場,其後落座說些閑話,期間賈家衆女眷皆在場,而王夫人、王熙鳳卻有一段議論放月錢的對話,顯得很不合時宜:

說話時,已擺了茶果上來。熙鳳親為(黛玉)捧茶捧果,又見二舅母問她:“月錢放完了不曾?”熙鳳道:“月錢放完了。才剛帶着人到後樓上找緞子,找了這半日,也并沒有見昨日太太說的那樣,想是太太記錯了。”王夫人道:“該随手拿出兩個來,給你這妹妹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罷,可别忘了。”——第3回

從字面意思來看,王夫人作為榮國府二房的女主人,詢問王熙鳳月錢發放事宜,并不存在什麼問題,但細心的讀者就會發現,這個情節沒有這麼簡單。

林黛玉進賈府那天,為何恰好趕上榮國府發工資?王夫人一語道破

陳大康先生在其著作《榮國府的經濟賬》中曾分析過這個情節,從榮國府經濟探究的角度,分析了王夫人問王熙鳳月錢發放的背後隐藏内涵,書中記:

第三回裡林黛玉剛進榮國府時,就聽到王夫人在問王熙鳳月錢是否已經發了,這細節看似是曹雪芹不經意随手寫上的,但稍做追究,就可發現其中實有名堂:如果月錢每月發放的時間始終正常,大家對此都沒意見,王夫人根本想不到這樣的問題。而且,王夫人自己就是月錢領取者,她完全可以根據自己是否拿到月錢做出判斷,無須再向王熙鳳查問。——第四章“圍繞月錢的風波”

陳先生此處分析已是深刻了,但遺憾的是,他最終将王夫人的這種“異常反應”歸結于文字表面。

林黛玉進賈府那天,為何恰好趕上榮國府發工資?王夫人一語道破

陳先生聯系《紅樓夢》後文,看到王熙鳳曾有過延遲月錢發放,拿錢出去放貸,以及第36回趙姨娘因手底下丫環的月錢少了一吊錢,就向王夫人告狀,王夫人詢問王熙鳳當中原委,通過這些後文,陳大康得出結論:王夫人之是以詢問王熙鳳月錢的事,是因為有人還沒領到月錢,向王夫人告了狀,是以才有王夫人這一問。

但陳先生忽略了一個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具體情境!第36回王夫人詢問王熙鳳,關于趙姨娘丫環月錢被減的事,是王熙鳳來彙報工作,具體場地是在王夫人自己屋裡。

林黛玉進賈府那天,為何恰好趕上榮國府發工資?王夫人一語道破

月錢之事,乃是管家人的責任,自然要關起門來單獨聊,這樣即便問出了什麼問題,王夫人、王熙鳳姑姑侄女兩人也能私底下慢慢商量。可在林黛玉進賈府這天,整個家族的所有女眷都在的情況下,王夫人當面問王熙鳳月錢發放之事,這合适嗎?

是以,要分析王夫人的這個異常舉動,最關鍵的因素不是月錢本身,而是具體的環境!即林黛玉作為新人,初進賈府,王夫人詢問月錢的話,完全是說給林黛玉聽的。

聯系具體情節,王熙鳳以“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方式出場,引起林黛玉的注意,并在心中暗忖: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

林黛玉進賈府那天,為何恰好趕上榮國府發工資?王夫人一語道破

其後,王熙鳳徹底拿捏住了整個現場氣氛,她和賈母打配合,插科打诨,使得房裡充滿歡聲笑語;面對林黛玉,王熙鳳也格外關切,讓黛玉要什麼吃的、用的,婆子伺候的不好,就來告訴她......

王熙鳳的這種表現,會給新來的林黛玉造成這樣一種印象——王熙鳳在榮國府權力很大,她負責管理各處具體事務,以後得多依賴這個女強人!

可事實上呢,王熙鳳是榮國府大房那邊的兒媳婦,壓根不是二房的人,隻不過王夫人從大房那邊将她借過來,暫時管理家務而已,二房這邊真正的管家女主人是人家王夫人!

林黛玉進賈府那天,為何恰好趕上榮國府發工資?王夫人一語道破

眼下林黛玉這個新人剛來,王熙鳳就這麼鋒芒畢露地展現自己,其光彩完全掩蓋住了真正的女主人王夫人,王夫人心裡能舒服嗎?她老人家自然要點王熙鳳一下,同時也要讓林黛玉明白,自己才是榮國府的女主人。

是以,王夫人詢問王熙鳳月錢之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區區月錢什麼時候問不行,偏偏當着林黛玉以及衆女眷的面來問,這個行為本身就惹人生疑,而背後則是王夫人的主權示威,若糾結于月錢二字,便真心被寫書人所欺了!

本文乃“紅樓不紅”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