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質帝劉缵(138年-146年7月26日),一名續,東漢第十位皇帝。145年3月6日即位,在位時間1年餘,其正式谥号為“孝質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質帝”。

前任皇帝漢沖帝駕崩時隻有3歲,當時尊為梁太後(漢順帝皇後)之弟梁冀擁立漢章帝玄孫劉缵為帝,承漢順帝嗣,改元本初,是為漢質帝。
當時梁冀一家專權,朝政腐敗,吏治不修。《後漢書》評論梁冀當時權勢極盛,威勢橫行朝廷和宮外;大臣們害怕梁冀的威勢,不敢抗命。(《後漢書·梁統傳》“窮極滿盛,威行内外,百僚側目,莫敢違命。”)質帝雖年幼,但他聰明伶俐,不堪梁冀的專橫跋扈。質帝曾在朝見大臣時當面對梁冀說:“此跋扈将軍也!”。
梁冀聽罷,大為反感,便命手下在質帝的餅裡下毒弑君,同日将剛滿9歲的質帝毒殺。
質帝崩後,繼任的漢桓帝終于誅滅了梁氏。
漢桓帝劉志:“孝質皇帝聰敏早茂,冀心懷忌畏,私行殺毒。”
範晔:“孝順初立,時髦允集。匪砥匪革,終淪嬖習。保阿傳土,後家世及。沖夭未識,質弑以聰。陵折在運,天緒三終。”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烨:“漢質帝沖齡臨禦,能識梁冀之奸,固為聰穎。第遽目之,曰‘此跋扈将軍也。’遂為所毒。聰穎而不善韬晦,适足以為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