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分鐘,了解真實的曾國藩!
如何才能讓貴人無私幫助你?事實上,這種狀況幾乎不會發生,晚清名臣曾國藩一生遇到貴人無數,從他的實踐來看,要想獲得貴人幫助,你一定要改變自己,在你的身上,你需要具有君子的胸懷,小人的手段。
下面,我們結合曾國藩的運作方式詳細講解。
在人際交往中,君子無疑會受到更多人的歡迎。按照曾國藩的說法,并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是君子。那麼,君子需具備什麼樣的胸懷呢?

曾國藩認為:
惟夫君子者,懼一善之不力,則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則涓涓者無已時。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堅如金石。
這段話的意思是:
君子辦理事情,唯恐辦一件善事不徹底,在晦暗中會産生堕落的行為;一個壞毛病不改正,就會像涓涓的流水長年犯錯。暗室之中凜然不動邪念如同面對天神,主心骨堅硬如同金石。
在這段話中,曾國藩将君子的胸懷講解得非常清楚,一共包含三點:
一是君子辦事都是有始有終的。君子不會随波逐流,更不會三心二意。曾國藩進入官場後,就立志做一個“内聖外王”的人,而且,将這個志向立為終生之志。也正是他的志向高遠,讓他的官職也越做越大,成為一代名臣。
二是君子善于反思和總結。這是很多人都難以做到,或者說難以持續做到的事情,曾國藩是一個非常善于反思和總結的人,他進入官場後,為了提高自己的修為,每日都會通過記日記的方式,反思自己的過錯,時刻鞭策自己前進,日積月累,曾國藩最終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
三是意志力堅定。正如曾國藩所說的一樣,一個人隻有做到“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堅如金石”,才能讓自己變得強大。
當一個人有了君子的胸懷後,就自帶光芒,能吸引他人的關注。曾國藩立志做一個聖人後,他僅僅入朝為官三年時間,就得到了軍機首輔大臣穆彰阿的提攜。獲得升遷後的曾國藩,由于其工作認真、踏實,一心效忠朝廷,又獲得了道光皇帝的賞識,進而平步青雲,年僅37歲就成為正二品禮部侍郎。
可以說,如果曾國藩沒有君子的胸懷,自然就不會得到貴人的幫助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能以君子的生活方式去要求每個人,要想得到貴人的幫助,也需要有小人的手段。
我們再舉曾國藩的一個例子。
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曾國藩在籍為母守孝期間,接到了鹹豐皇帝的聖旨,指令他出任湖南團練大臣,組建民間武裝力量,以抵禦太平軍。
曾國藩作為一介文人,對軍事并不太懂,是以,他很不想接這個差事。就在曾國藩準備寫奏折,辭去這個差事的時候,他的好友郭嵩焘突然來訪。郭嵩焘是湖南的名士,他除了來吊孝外,還奉了湖南巡撫張亮基之命,力勸曾國藩出山。郭嵩焘勸曾國藩:
公素具澄清之志,今不乘時自效,如君父何?
清朝時期的官場上,确實缺位置很少,如果一個官員丁憂在家後,他的職位立即就會被他人取代,是以,能獲得一個出山的機會,确實不太容易。事實上,并不是曾國藩不想出山,他有苦衷,那就是需要有人來幫助自己。郭嵩焘不僅是一個有膽有識的人,他家也是湖南有名的大戶,和湖南各地的商家都有生意往來。
如果能獲得郭嵩焘的幫助,至少在糧饷上,曾國藩能獲得一定的贊助。為了讓郭嵩焘主動幫助自己,曾國藩使了一個手段,那就是嘴上答應他,但并不行動。郭嵩焘的性子比較急,他以為說動曾國藩了,是以,立即去向張亮基複命。
可是,郭嵩焘走後,曾國藩卻始終不動身前往長沙。郭嵩焘無奈,隻好再次到曾國藩家中請他。曾國藩見時機成熟,提出一個條件,那就是要郭嵩焘出任他的幕府長,幫助他組建湘軍。郭嵩焘無奈,隻好答應。
正是有了郭嵩焘的幫助,讓曾國藩在組建湘軍的時候,十分順利,最終讓湘軍成為晚清的勁旅。
從曾國藩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要想讓貴人無私幫助你,你需要具備一定的實力。這個實力,就是你的身上需具備一個君子的胸懷,并有小人所具備的手段。當貴人被你身上的魅力折服後,自然心甘情願幫助你了。
這是曾國藩的一種馭人方法。這種方法,能讓他人在不知不覺中,為你所用。
作者:客多(本名田建中,媒體人、曆史文化研究者,著有《曾國藩心學》、《曾國藩官場營銷學》、《曾國藩為官絕學:升遷有道》、《曾國藩權謀術》等等)。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曾國藩年譜》、《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