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的名字現在已經很少提起了,不過在中國的思想史裡是不可回避的。他就是江亢虎,原名紹铨,1883年出生于江西省弋陽一個仕宦之家,是中國社會黨領袖,也是一名著名學者。

江亢虎
江亢虎早年曾在北京同文書院學日語,1901年春東渡日本,考察學習日本的政治。回國後被袁世凱聘為北洋編譯局總辦,負責編寫華北五省中國小教科書,同時兼任《北洋官報》總編。第二年江亢虎又東渡日本,回國後任刑部主事和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日文教習。同時在北京創辦了四所培養師資的女子學堂。1907年江亢虎第三次赴日,兼學英、法、德文,開始接觸“社會主義”理論。1910年,赴歐遊曆各國,宣揚無政府主義,即“三無主義”(無宗教、無國家、無家庭)。
回國後,于1911年7月江亢虎在上海成立“社會主義研究會”,宣導社會主義。在中國最先提出了“社會主義”的概念。辛亥革命後改組為中國社會黨。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政黨。社會黨以戀愛自由,教育平等,遺産歸功為初級目标;以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和非私産、非家族,非宗教、非軍國、非祖國主義為階段目标;以個人自治、世界大同為最終目标。
社會黨在當時社會影響雖然不是很大,最多時也不過發展到二萬多名黨徒,但是其一批黨員裡,後來卻大多成了為中國的精英人物,如李大钊,葉聖陶、顧颉剛、王伯祥等。幾十年後寫下《西行漫記》的西方記者斯諾曾經說過,他和毛澤東一次談話裡提到一個人,正是這個人第一次讓毛澤東慢慢了解到什麼是“社會主義”。這個人就是江亢虎。
是以社會黨雖然從草創開始就注定是超越了時代的政治産物。卻是最早給中國帶來啟蒙思想的組織,在那個群雄并立的政治格局中,在清末民初,各種思潮,各派政治人物紛紛登場的政治舞台上,中國迎來了空前的思想活躍時期。這是中國發生巨變的思想醞釀時期。專制帝國和皇權開始受到空前的挑戰。
江亢虎書法
不過江亢虎雖然贊同共和,但又公開批評指責辛亥革命。1912年6月,江亢虎到北京,多次拜見袁世凱,闡述自己的社會主義觀點。提出贊同共和、尊重人權、教育平等、遺産歸功、改革稅制、限制軍備、發展公共事業等八項黨綱。希望袁世凱實行國家社會主義。為效忠袁世凱,江亢虎聯和各國商會,教育會,反對孫中山的武裝抗袁。“二次革命”爆發後,也許是江亢虎的主張過于理想化,受到袁世凱的冷落。其社會黨也遭到封禁,江亢虎出國躲避。被美國加裡福利亞大學聘請為中國文化課講師。後主持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1921年江亢虎回國積極聯系舊部,再次組建了中國社會黨。不過随着日本的侵華爆發,江亢虎本人也在抗戰時期擔任了汪僞政權的國務委員、考試院長等職。抗戰結束以後,作為漢奸被判處無期徒刑,1954年死于上海提籃橋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