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喬郓哥、武松在暗指曆史的誰

原創文章 剽竊必究

啟儒閑聊金瓶梅,“閑言帳語”道原委:既然《金瓶梅》裡那在大街上賣春餅的武大郎是指隆慶皇帝朱載垕,而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蓮就是李彩鳳,且和金蓮私通的西門慶即是張居正。那麼,“挑破”二人奸情的喬郓哥就是暗指作者本人——即王世貞!

所謂喬郓哥之“喬”,是“虛假”之意;所謂“那小厮生的乖覺,自來隻靠縣前這許多酒店裡賣些時新果品”之語,是指因作者自己在文壇上的名氣很大,所寫的文章常在茶館酒店裡被傳閱——以此維持生計。事實上王世貞被張居正罷官的期間裡也就是這樣生活的。例如,我在《(金瓶梅)作者是王世貞,其成書是在1589-1590年之間》的文章裡就指出過,在小說第93回裡出現的王宣王廷用正是暗指作者自己。然而說到王宣的職業時則講:“老者門首搭了個主管,開着個解當鋪兒。”這和上面是一個意思,指作者自己在生活上靠自給自足。

所謂喬郓哥得到西門慶一些銀錢之事,是暗指王世貞曾受過張居正的幫助:

嘉靖二十六年(1547)王世貞得中進士,與張居正、李春芳同科。而嘉靖三十九年十一月,王世貞的父親王忬因灤河戰事失利而被處死。在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庚子嘉靖駕崩之後,且在隆慶新政開始之前,内閣以皇帝遺诏的形式對過去政策中存在的不足予以糾正——主要是對因忤逆而得罪的官員予以平反。

于是隆慶元年正月,王世貞與其弟王世懋進京為父親訟冤,并向徐階高拱李春芳寫信——也包括當時還沒進入内閣的張居正,請求給以幫助。于是到了當年八月其父王忬便得到了平反。

當然,這主要是徐階從中張羅的結果。至于說張居正在其中的作用有多大,就不好說了。但是,萬曆元年六月王世貞就任湖廣按察使,以及萬曆二年春天改任北京太仆卿,乃至萬曆三年正月巡撫鄖陽等諸事,這都是張居正所為!

這就是小說裡那句所謂喬郓哥“常得西門慶赉發他些盤纏”之語的真正含意!

喬郓哥、武松在暗指曆史的誰

原創作者:閑言由語

現在問題來了:既然西門慶對喬郓哥有恩,而喬郓哥幫助武大郎捉奸的舉動,客觀上就壞了西門慶的好事,而事實上西門慶卻沒對喬郓哥進行報複。此潛在的情節在意味着張居正和王世貞之間的什麼事件呢?

這需得從王世貞巡撫鄖陽時,當地所發生的事情說起:

當時的鄖陽縣便是張居正的老家,而王世貞剛到任兩個月,就發生了一件性質嚴重的政治事件。據郭寶平的《明朝大書生王世貞傳》裡講,因一個學生家的土地被多丈量了,這就意味着多交稅糧。故而,一群學生沖擊當地政府,圍攻政府上司人。而這起事件的幕後策劃者,正是首輔張居正的小舅子。

而王世貞則認為,張居正平時對小皇帝要求就很嚴格,更何況是他自己的親戚犯事呢!張居正一定會要求嚴肅處理,來進一步樹立張居正大公無私的光輝形象,于是王世貞就這麼做了。

還有一件事情,王世貞處理得也“很邪乎”。

在古代如果天象異常,要麼皇帝下罪己诏,要麼要求各級官員“修省”。

就在王世貞處理完張居正的小舅子之後,荊州地區發生了嚴重的地震而造成财産損失。于是朝廷要求官員們“修省”,而到了五月,王世貞便向中央上了自己“修省”的報告——《地震疏》。其大意卻間接地說,此地震是因張居正太過專權所緻。當然,王世貞的語言則是婉轉萬分。

以上兩件事,王世貞都忤逆了張居正。然而,張居正當時并沒有發作。這就是喬郓哥壞了西門慶的“好事”後,西門慶并沒有對喬郓哥進行報複的來由。

所謂因喬郓哥幫助捉奸,武大郎則給了他幾貫錢并幾個炊餅之事,是在暗指王世貞父親的平反事情——是由隆慶皇帝下诏書而予以官複原職的。也就是說,在此事情上王世貞對隆慶皇帝是心存感激的。

在小說裡有不斷提起喬郓哥膳養家中老爹之事,此是在暗指王世貞為父親平反事情而奔波。

關于此事,同時代的屠龍是這樣評價他的:古代的王祥,是因其孝順的德行名望太大,以至于把他的其它優秀作為給遮掩了;現在的王世貞,是因為他在文化方面突出的成績把他的孝心給掩蓋了。也就是說,王世貞同樣也是個孝子:因其父被斬,王世貞和弟世懋在父親墳邊,結草廬而守孝兩年多。況且王世貞認為:父親被殺一事是因自己在嚴嵩的兒子世藩面前逞口舌之快所導緻的,對父親之死有極其強烈的負罪感。

是以在小說裡就有武松稱贊喬郓哥孝順之辭。

喬郓哥、武松在暗指曆史的誰

啟儒閑聊金瓶梅

既然小說裡一閃而過的喬郓哥是作者自己,那麼,貫穿全書的主要人物武松究竟暗指曆史上的誰呢?

斷定喬郓哥的身份是我根據他說出金蓮奸情的情節而判斷的。那麼,武松的複仇行動則“驚動了東平府,大鬧了清河縣。”使其家喻戶曉而流傳到了四百多年後的今天。更重要的是,所謂潘金蓮和西門慶的奸情是暗指李太後和張居正的私通。這為“黑心宰相卧龍床”的傳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從這個觀點上講,武松仍然是暗指作者本人——即王世貞。

王世貞不僅是文學家,也是史學家。而王世貞對于明朝官方所修的史書有如下評價:

“國史之失職,未有甚于我朝者也。”“國忸袞阙,則有所避而不敢書。”

其大意是,明朝官方修的史書嚴重失實,例如帝王的失職之事就不敢寫……

當代的專家魏連科先生對王世貞有句評語:“史貴實,史家貴直筆。這是王世貞史學思想最精彩的部分。”

而作為史學家的王世貞事實上也是這麼做的:

他的《金瓶梅》就是一本關于張居正政治事件的史書,而其中那金蓮與西門慶私通之事,就是在暗指太後李彩鳳和張居正的奸情。

這就是作為史學家的王世貞的“秉筆直書”之舉!

武松就是作者的理由

所謂武松打虎之事,是指王世貞剛中進士的第二年(1548)任刑部主事時,鬥膽挑戰權威而做了一件常人不敢做的事情:錦衣衛一名校尉閻氏犯了事,躲藏在了缇帥陸炳家而沒人事敢去捉拿。

在這裡我們需要弄明白此事所發生的背景:所謂的錦衣衛就是皇帝直轄的禦林軍,是準軍事部隊。而錦衣衛的最高上司人陸炳是嘉靖皇帝的心腹。為什麼說他是嘉靖的心腹呢?

陸炳的老娘曾是嘉靖皇帝的奶媽。讓我們想一想《紅樓夢》裡那寶玉的奶娘李嬷嬷在賈府裡有多體面,就明白陸炳的分量是幾何了。且在嘉靖十八年,由于行宮失火,陸炳把嘉靖皇帝從火裡救了出來。

由于陸炳和嘉靖這種特殊的關系,是以才沒人敢到陸炳家裡拿人。而剛任刑部主事的王世貞年輕氣盛,且秉着“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理念,偏偏就沖到陸府,把閻氏給抓了回來!

所謂武松打虎正是暗指此事!

是以“萬曆本”的《金瓶梅》就有“武松因酒醉,打了童樞密”之語,而其中的“童樞密”就是暗指小軍官“閻氏”,所講“童樞密”之“童”字同“通”——與打虎之事相通。這就是為什麼作者寫到這裡,話鋒一轉,緊接着便引出打虎情節的原因所在。而所謂武松打了童樞密的情節,恰恰在《水浒傳》裡隻字未提。

在常人看來,王世貞此舉就叫惹事。也許王世貞後來也是這樣認為的,且包括曾經那王世貞因看不慣嚴世藩的飛揚跋扈而對他的戲弄之舉。是以,在小說裡就屢次說起武松愛惹事之語。

所謂武松去獅子樓打殺西門慶的情節就是指前面所講的關于王世貞在萬曆三年收拾張居正的小舅子,以及王世貞上的那《地震疏》。此兩件事都是為國家公事的公平而不惜得罪張居正,況且是在張居正向王世貞釋放善意的時候。

喬郓哥、武松在暗指曆史的誰

閑言帳語的作品

所講武松打死李外傳的情節是指王世貞因憎恨自己的朋友徐學谟而臆想出來的情節。事情的原因是:王世貞因以上兩件事忤逆了張居正後而被罷官,且在萬曆九年,張居正的黨羽欲拿王世貞的《昙陽大師傳》來興師問罪而讨好張居正。其中,王世貞的好朋友徐學谟一方面暗地裡為王世貞透風報信而示好,另一方面,便在張居正面前主張要嚴懲王世貞等相關涉事人員以示媚态。是以李外傳就是暗指當時的禮部尚書徐學谟,詳見我之前的文章《(金瓶梅)中的李外傳是對張居正的黨羽徐學谟的一罵》。

此事的平息是由李太後的出面,才化解了王世貞、王錫爵的危機。正因為李彩鳳出面為王世貞解圍這件事,就是小說裡那所謂潘金蓮勾搭武松的故事情節的由來。

武松和武大郎事實上就不是兄弟。是以潘金蓮便說,我初嫁武大時不曾聽得有什麼小叔子,你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所謂武松殺死金蓮的情節,需從前首輔徐階對王世貞的評價講起:

“此君他日必操史權,能以毛錐殺人。”

而王世貞把二人的奸情寫到書裡的舉動就是對上句話的最好解讀——所謂武松殺死潘金蓮之事真正含意就是王世貞把李太後與張居正的奸情昭告于天下!

在小說裡,自稱是武大郎兄弟的武松張口閉口地聲稱,殺金蓮是為了給武大郎報仇,其實這是王世貞身為史學家寫史的需要。是以潘金蓮又說:“是親不是親,便要做喬家公!自是老娘悔氣,偏撞着這許多鳥事!”

這是作者王世貞對自己愛惹事秉性的自嘲之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