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作者:楊鈞

日本建國史并非神話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世界各民族就其原始社會,均有各自不相同的神話。其中也有按照統治者的需要編造的關于原始民族的政治性的神話。不過這些神話的面紗,已被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日益發達的科學的考古學剝掉,是以史前的曆史真相,大體上已經解開。例如希臘民族出自中歐,印度民族來自伊朗,以及條頓、迦利亞諸民族在羅馬史書都有記載等,均已判明。這意味着,各民族雖有各自的傳說,其真實曆史仍須依據史籍。歐美各國的民族曆史,到本世紀幾乎均已明了,是以,凡屬文明國家,已無仍以神話為曆史者。日本民族當然也有自己的神話。過去的日本曆史學者,固執“曆史是政治的工具”的傳統觀念,歪曲曆史或任意曲解曆史。是以,日本古代史的研究,得不到科學的發展。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我開始研究的目的是想站在客觀的立場,弄清日本開國時代“天孫民族”的真相。在研究中發現,日本開國時代的事迹,與中國正史關于徐福渡海的記載有關。越研究越發現更多的相一緻的證據。這種種證據,使我不能不斷定神武天皇和徐福是同一個人。徐福的祖先是五帝少皞、颛顼的後代。在陶唐、有虞、夏後時代,臯陶、伯益父子是帝堯、帝舜、帝禹的聖人,封于徐(夏朝始祖)。股周時代,其子孫繁衍于江、淮、泅、濟一帶。徐駒王康讨周複股。徐偃王誕好行仁義。徐福乃其二十九代孫。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秦始皇統一天下,徐福深惡其暴政,詐稱仙島有長生不老藥,假借求藥,征發人員物資,渡海建立王國。其明智、英邁與武勇,在東曆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史記》中描寫的秦始皇與徐福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紀元前二二一年(即始皇帝二十六年),秦王政滅齊,統一天下,自稱“秦始皇帝”,關于秦王稱帝後二年的事迹,《史記》(秦始皇本紀)有如下記載:

二十八年(紀元前二一九年),始皇東行郡縣……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作琅邪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既已,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名日蓬萊、方丈、瀛洲(作者注:據梁嘉彬考證,蓬菜即今日本列島,方丈是濟洲島,瀛洲即今琉球島)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作者注:《準南傳》作徐福。又據《徐偃王志》,偃王誕二十九代孫名議,别名市,字彥福。市與福同音,故此處作市)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二十九年,始皇又東遊,至琅邪。

三十五年,始皇帝大怒曰:“…,…徐市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

三十七年(紀元前二一o年)十月癸醜,始皇出遊…北至琅邪。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費多,恐譴,乃詐曰:“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鲛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等射之。”始皇夢與海神戰,如人狀。問占夢博士曰:“水神不可見,以大魚蛟龍為候。今上祠備謹,而有此惡神,當除去,而善神可緻。”乃令人海者捕巨魚具,而自以連驽候大魚出射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伍被的供述确鑿無疑

徐福攜帶“捕巨魚具”渡海八十八年後的紀死前二二一年,在鄰近其故鄉的楚國(當時楚國郡、泗水郡以及郯所屬三十六縣與琅邪鄰接)有一位伍被,當年六十七歲。他是西漢博學多聞的大作家、淮南王國軍政和學術首腦、作南子》的重要作者。因牽涉淮南王劉安叛亂事件,在其自首時的供述中說:“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于是百姓悲痛相思…...

伍被出生于紀元前一八九年前後,即徐福最後次渡海二十年後,這時顯然徐福仍健在海外。而且伍被出生地鄰接琅邪,伍被的父母都是徐福同時代人,地域相鄰,完全可能實際看到徐福渡海時征發童男童女和五谷、百工以及調撥輸送船船等。至少伍被父母長輩的近親和朋友,可能親眼看到徐福渡海之處,伍被親或朋友的子女被征發與徐福一同渡海,也是完全可能的。由于元朔五年伍被父母還健在(這一年,他們被南王囚禁),可以說這個記錄是極其正确的資料。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神武天皇的男軍和女軍

據《日本書紀》,日本建國者是“神日本磐餘彥天皇”。最初稱“狹野尊”,東征時稱“天孫”。七世紀末,倭國改稱日本時,君主的尊号改稱“天皇”。

甲寅年神武天皇四十五歲,自日向率舟師東征。經過三年,一舉平定天下。

神武天皇每臨陣,先出女軍,待敵軍全部出動時,再親率男軍自後方夾擊。中州全部平定後,建都于畝傍山東南的原以辛酉年為元年。正月天皇即位。二年,論功行賞,封群臣為“國造”或“縣主”。四年,立靈時郊祀天神。崩于七十六年,一百二十七歲。留下傳國遺寶“八咫鏡”、“草剃劍”、“羽斬劍”、“高倉劍”、“八坂瓊曲玉”。這些傳國遺寶就是後來皇室繼承皇位的三神器。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八咫鏡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草剃劍

日本開國與徐福建國事績符合之點甚多

第一、地理符合。徐福王國有“平原”和“廣澤”。而東海各島中,有平原和廣澤者,隻有日本本州。

第二、時代符合。徐福是秦漢間人物,神武天皇遺物三種神器中有秦代白銅鏡和漢代環頭大刀,足證神武也是秦漢時代人物。

第三、舟師符合。神武天皇東征時,使用舟師,這就是徐福取得秦始皇的征發令而征發渡海的船隊

第四、少男少女符合。徐福憑借征發令,征發數千少男少女渡海。再看神武天皇東征時,擁有男軍和女軍。

第五、五谷百工符合。神武天皇東征途中,駐電軍隊數年,是為制造兵器、貯備食糧和增造舟楫,而是賴有徐福帶來的五谷種子、各種工匠和器具器材才能成功。

第六、政治思想符合。徐福生于秦統一以前的齊國;秦滅齊設郡縣後,他在大陸居住不過一年。他的政治思想當然不是秦漢的郡縣制度,而是秦以前的封建制度。神武天皇建國後,在大和施行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

第七、愚民政策符合。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統治人民思想的愚民政策。神武天皇将秦漢時代的鏡和劍用為神器,采用秦漢以前的政治制度和祭把制度,又不使用中國的文字和語言,顯然這是禁止詩書、百家之言的一種手段,這也是愚民政策。

第八、神話符合。在齊國祭典,除各國諸侯共行的“社稷五祀”(金木水火土)之外,還有特有的“八神”。一日天主,祀天齊。二日地主,祀泰山梁父。三日兵主,祀尤。四曰陰主,祀三山五日陽主,祀芝罘。六曰月主,祀萊山。七曰日主,把成山。八曰四時主,祀琅邪。依據日本神話,皇孫降臨日向,娶大山祗神(地主神)之女,生四子:火明命、火進命、火折命(亦稱火闌降命)和彥火火出見尊。這正是日四時主神,與琅邪所祀一年四時主神一模一樣。這裡需要注意,徐福是琅邪人神武天皇父名彥波激武,與徐福之父猛同名;而且其祖父,與徐福故鄉琅邪山所祀四神主神符合。符合如此之巧,顯然絕非偶然。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第九、年代符合。據《神武本紀》,第八年正月在大和(邪馬台)攝原神宮即王位,其即位元年當是紀元前二○三年。據至今多數學者所主張,假定卑彌呼即神功皇後。據《魏書》(倭人傳),已知卑彌呼亮逝于紀元二四七年;其四百五十年前即神武元年,正是紀元前二o三年。

第十、地下考古符合。日本考古學對于日本古代文化,分為明顯不同的兩個系統。一是島上固有文化,學者稱為“繩文式文化”;另一個是由外部侵入的“彌生式文化”日本的彌生式文化,與中國大陸秦漢間文化完全相同,較日本列島固有的繩文式文化先進數千年。所謂:“彌生式文化”,是徐福向日本列島移民時同時帶入的,地下出土物可以确證。

“神武天皇=徐福”之謎

至此,根據中國史官記載完備的正史史料、官文書和當時當地人耳聞目睹的記錄,考證地理,考證日本的曆史傳說,考證日本曆代遺物和日本地下出土古物,結果證明徐福渡海建立的王國,就是日本近巖。日本神武天皇—“神日本磐餘彥尊”的建國,與徐福的建國是同一時十間、同一思想、同制度,各方面無不符合。是以,二人的建國,是同僚同一人。所謂“神武天皇”,乃是徐福後裔在第八世紀對徐福追谥的谥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