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又稱徐市,字君房,戰國時代齊國人,曆史上著名的方士。徐福最出名的便是東渡瀛洲求取長生不老之藥了。關于徐福的傳說很多,有的說他帶着秦始皇準備的三千童男童女渡過東海來到了日本,在那裡繁衍生息;有的說他遇到海難喪生于東海之上;也有的說他最終尋到了東海中的仙山最後成仙。如果曆史上徐福确有其人,他真的和一群方士帶着三千童男童女出海了,那麼他可能到了哪裡呢?

司馬遷筆下的徐福
徐福的職業是方士,戰國時代的方士,在齊國燕國一帶比較多,他們以長生不老為賣點,吸引了好大一批粉絲。上至秦始皇,下至普通人,都會被方士的玄幻手段所吸引。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
“既已,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這裡的徐市就是徐福,他和一群方士給秦始皇上書,說在東海之中有三座居住着仙人的仙山,即蓬萊﹑方丈﹑瀛洲。道教有三島十洲的說法,這一點在《西遊記》第一回介紹花果山時也提到過。三島是蓬萊﹑方丈、昆侖,十洲是瀛洲、玄洲、長洲、流洲、元洲、生洲、祖洲、炎洲、鳳麟洲、聚窟洲。可見道教的十洲三島也是從原始的各種方士傳說中演化而來的。
徐福說去求仙人,這可能是他個人的信仰,而秦始皇則是因為權力達到了頂峰,想要長生不老了。徐福的年代距離司馬遷生活的年代已經相距很長時間了,是以司馬遷的書中出現一些傳說的記載不奇怪。徐福是真有其人還是隻是一個傳說,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可以把司馬遷的記載當做事實,那麼徐福出海的最終結果是什麼呢?這也可以在其他古籍中找到答案。
亶洲
在《史記》注解中,引述唐代《括地志》資料關于徐福的記載是這樣的:
“亶洲在東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求仙人,止在此州,共數萬家。至今洲上人有至會稽市易者。吳人外國圖雲亶洲去琅邪萬裡。”
這裡記載了一個叫亶洲的地方,說徐福他們帶領的童男童女就在這裡定居下來。到了唐朝的時候,已經有數萬家居住在亶洲。到了唐朝的時候,還有亶洲的徐福後人到會稽來做貿易。當時的吳地之人說亶洲距離琅琊大約一萬裡。唐朝的一裡是531米,那麼一萬裡大約是5310公裡。琅琊位于今天山東東南沿海一帶,那麼距離琅琊大約5300公裡的地方,大約會是哪裡呢?徐福應該是從山東東南沿海一帶出發,至于出發以後船往哪個方向走可就不受控制了。如果一直往東可能會到達北韓或者日本;如果風向不對,也可能會往東南走,甚至最後走到東南亞去也不一定。
尾聲
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就有幾次被風帶着最後在海南一帶登陸了。雖說書中記載是亶洲到琅琊,這應該是個粗略的說法。如果徐福等人一行沒有在海上遇難,那麼他們到了東南亞一帶的可能性也不小。畢竟北韓半島和日本群島距離中國太近了,從山東出發怎麼走也不至于走了五千多公裡才走到北韓半島和日本群島,也許亶洲就是東南亞衆多島嶼中的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