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14歲的張海考入河南大學國術專修班。據說,那時他就具備了“特異功能”。他可以将冬青樹葉含在嘴裡,變小後再吐出,但樹葉的輪廓不變。
1992年,他在西安、荊門、武漢辦了三個氣功授課班,到1993年,他已經給數十萬人上過課。按最低标準每人40元的初級班計算,10萬人就是400萬元。
張海
當他1995年舉家遷居廣州時,已經擁有名車與豪宅,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富豪。
手中有了一定資本,加上當時氣功影響力越來越小,在一次公開演講授課時,張海宣布退出“氣功大師”的舞台,考慮轉型。1996年,他成立河南心智實業有限公司,次年又成立了河南菩提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1996年,張海和另外兩個合作者籌資1億改組中航科技下面一家财務顧問公司,也就是日後的深圳凱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00年4月,凱地聯手河南心智收購深圳東方時代投資有限公司,此時東方時代剛剛入主由36所名牌大學發起成立的中國高科。2001年,凱地又先後投資銀鴿投資、深大通和浙江國投,張海搖身一變,成了資本市場大鳄。
2001年12月下旬,張海從廣州到上海辦事,在飛機上翻閱報紙時,突然看到健力寶股權轉讓的消息,飛機一降落,他立即買了一張回程機票,趕往健力寶總部三水。
盡管所有的人都對他的年輕感到難以置信,他名片上的頭銜還是鎮住了他們:中國高科董事長、方正科技董事、香港康達控股董事長、香港慧德基金董事局主席、深圳億衆和投資公司法人代表。
他開出的條件也讓人滿意,承諾按李經緯的出價收購,出面的公司将是浙江國際投資信托公司——一家國營企業。于是,談判以驚人的速度推進。
健力寶總部
2002年1月,還在四處籌錢的李經緯,被告知:“這事已經定了,我們現在決定把健力寶賣給浙江國投。”
第二天,在三水健力寶山莊,舉行了一個倉促的簽約儀式,健力寶向浙江國投轉讓75%的股份,作價338億元。李經緯坐在會場一角,難掩落寞神情。第二天,他“含淚仰天”的照片,刊登在門戶網站和财經媒體上,觀者無不為之動容
2002年8月,在新加坡頂級豪華遊輪“處女星号”上,千餘名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地的嘉賓,見證了28歲的張海作為健力寶總裁的首次亮相。當時的他年輕有為,一切盡在掌控中,令人好生羨慕。
入主健力寶以後,張海舍掉五六個億的營業額,把健力寶下面的非健力寶品牌産品全部停産,之後推出“第五季”。在高密度廣告攻勢下,“第五季”全年獲得 10億元的銷售額。這讓張海的信心爆棚,2003年,他又推出了一個全新的産品——“爆果汽”。
推出“第五季”
健力寶集團資源向新産品的過度傾斜,讓核心産品健力寶運動飲料,不知不覺間被雪藏了。過度的産品延伸和廣告營銷,讓健力寶定位變得模糊不清,從運動飲料的上司者,淪落為一個不知所雲的飲料品牌。
張海還大肆進行資本擴張。從2002年底到2004年初,健力寶收購了西北化工、河南 平頂山寶豐酒業、華意電器、湖北雙環科技,投資了3個足球俱樂部以及江西景德鎮健康産業園。
健力寶集團開始拖欠供應商貨款、經銷商貨物。之後,又發生了産品變味事件,近2億元的産品和價值幾千萬元的原材料堆在倉庫。
2004年,健力寶陷入了最低谷,雖然号稱總資産47億元,但實際負債近30 億元。考慮到還有大批應付賬款,健力寶集團事實上已經資不抵債。
2004年8月,張海被健力寶集團宣布“下課”。此時,李經緯也早已因“涉嫌轉移巨額健力寶資産”失去自由。不無諷刺意味的是,這年底,健力寶全體員工大會召開,仍是待罪之身的李經緯坐着輪椅出現在大禮堂。他微笑着向所有人揮手,前面的人拼命想跟他握手,後面的人擠不過去,就跟在後面拍手。
2005年3月,張海被拘留。2007年2月,他因職務侵占和挪用資金一審獲刑15年,後來經過減刑,于2011年1月刑滿釋放。到2013年,因為涉及立功減刑造假,法院撤銷了對張海的兩次減刑裁定。而他出獄以後,已經逃往境外。
張海從來不回避媒體的關注,而是運用他出色的語言藝術與記者們周旋。盡管很多時候,人們覺得他有些答非所問,但他堅持類似的表白:“為什麼我會離開健力寶?因為我執着于民族實業而不被了解,而被排擠出局。我對健力寶的情感很深,我不希望任何人傷害它。如果還能夠讓我繼續實作做民族品牌的夢想,還有在健力寶期間沒有完成的夢想,我會更認真做一個商人。”
讀者諸君,你們相信他說的話嗎?
這裡是“獨角獸小報”,如果内容對您有價值,可以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