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西樂安“鵝先生”張海濤熱心公益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二十多歲,許多人還在求學路上,或者剛剛步入社會,人生還剛起步;然而,樂安縣“90後”張海濤卻已經在創業路上打拼了10多年,曆經坎坷,卻永不言敗,矢志不渝地朝着自己的“創業夢”砥砺前行。

近日,筆者慕名前往位于樂安縣工業園區的江西楠皓食品有限公司采訪這位“鵝先生”——張海濤。在加工工廠中的房間,雖然室外寒氣襲人,室内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産加工景象,穿着工作服的張海濤正在指導勞工加工鹽水鵝,勞工們正在有序忙碌着,有的給鵝燙皮,有的給白鵝褪毛,有的在鹵制鹽水鵝。得知筆者來意,張海濤便放下手中工作,聊起了他的創業故事。

江西樂安“鵝先生”張海濤熱心公益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學生時代開啟創業路

1993年出生的張海濤是南村鄉樟坑村人。父母雖然教育程度不高,但頭腦活絡,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便開始經商做糧油生意。由于長期耳濡目染,他從小便很有經商頭腦,喜歡經商做生意。還在上高中時,他就利用假期跟随父母收購販賣糧油,每天能賺一二千元。

2011年,張海濤考取江西财經職業技術學院,選擇了自己喜愛的市場營銷專業。讀大學時,當很多同學沉湎于打遊戲、玩手機時,他卻在校園裡尋覓商機,跟随一位學長做起了電話卡和快消品銷售,每個月能夠賺四五千元錢。學生時代的經商經曆,不僅讓他嘗到了經商甜頭,積累了一定的經商經驗,也進一步堅定了他經商創業的夢想。

讀大三時,張海濤不顧父母反對,毅然做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重大決定:退學提前步入社會開始創業實踐。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不無自豪地說:“當時我年輕氣盛,就想着早點踏入社會去實作自己的創業夢。”

外出打拼事業愛情雙豐收

2013年6月,懷揣着創業夢想的張海濤退學前往東莞打拼。剛開始,他在一個朋友開的酒店裡做助理。由于他頭腦活絡,吃苦耐勞,營銷經驗豐富,深受老闆器重,從助理一步步提升為店長。

在外出闖蕩事業有成時,年輕的張海濤也收獲了愛情。原來,在去東莞的火車上,妻子黃群也去東莞實習,剛好坐在他的對面。黃群的外貌和氣質一下便吸引了張海濤。于是,他大膽地和黃群搭讪,并互留了聯系方式。兩個年輕人就這樣互相認識。随後,到了東莞,二人經常聯系,互生愛意。經過半年多的交往,二人喜結連理。2014年6月,大兒子很快便出生了。回想起自己的愛情故事,張海濤抑制不住幸福和喜悅,興奮地說:“我們倆很有緣分,一次火車上的偶遇,便成就了我們的愛情,感覺還蠻浪漫。”

返鄉創業曆經坎坷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因為有着思鄉情結,再加上縣裡良好的創業環境,2014年6月,張海濤攜帶着新婚妻子和剛出生的兒子毅然返鄉創業。

然而,創業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前些年事業愛情順風順水的張海濤回鄉創業卻屢遭失敗,一下跌入了人生中的低谷。剛回來的幾年,他和父母一起開過超市,做過酒店管理,但他并不滿足于此,決定自主創業,闖出一片天地。

2017年春節過後,張海濤和朋友一起合夥創辦了樂安縣金奔制品廠,主要生産加工衛生紙和餐巾紙。由于生産技術不過關,對市場行情也不熟悉,沒過半年,廠子就虧本關閉了。

江西樂安“鵝先生”張海濤熱心公益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第一次創業失敗後,張海濤不顧家人勸告,繼續選擇合适的項目創業。通過市場考察,他與人合夥做益生菌等快消品銷售。為了打開銷售市場,他與同伴經常深入到縣城商場、超市、酒店和各鄉鎮,宣傳促銷,慢慢地打開了縣内市場,銷售業績也穩步提升。

然而,年輕氣盛的張海濤并不滿足于小打小鬧,一心想着賺大錢。他和一位養豬達人合夥在深山裡建養豬場,一口氣購買了80頭能繁母豬飼養,做起了“養豬夢”。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由于養豬技術不過關,購買來的母豬沒有及時注射疫苗,導緻出生不久的小豬仔紛紛得病死亡。再加上當時恰逢非洲豬瘟流行,豬肉市場行情一落千丈,緻使養豬場損失慘重,一下虧損了100多萬元。為此,他不僅将縣城一套住房抵押給銀行貸款還債,還負債累累。

回想起三次創業失敗後的情景,張海濤苦笑着說:“當時,家人的責怪埋怨、親戚朋友的躲避嘲笑、巨大的生活壓力一齊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但是,我知道,我已經沒有退路了,我不能倒下,我必須堅強起來,我現在還年輕,我要背水一戰,東山再起,闖出一條路來。”

矢志不渝闖出一片新天地

張海濤堅信,上帝為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并沒有放棄創業夢想,而是在家中冷靜調整了一段時間,反思這幾次創業失敗的教訓。

家有家财萬貫,不如一技在身。經過市場調查,張海濤毅然決定去外地學習鹵鵝制作技術。學藝回來後,他吸取教訓,硬着頭皮又向親朋舉債5萬元,添置了一些加工裝置,租了個10餘平方米的車庫做場地,便開始加工制作鹽水鵝。

江西樂安“鵝先生”張海濤熱心公益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萬事開頭難。剛開始,由于技術不穩定,加工的鹽水鵝不符合當地人的口味,銷售不出去。于是,他再次赴外地學習取經,經過反複實踐摸索,加工制作技術逐漸成熟,口味也很适合當地人,産品慢慢赢得了衆多消費者青睐,市場銷路好轉。随後,他擴大生産規模,成立了江西楠皓食品有限公司, 注冊了“贛流坑”商标,産品也更名為“樂安貢鵝”,并設計了精美的包裝禮盒,大大提升了産品檔次。為擴大銷售,他采取“線上+線下”兩種模式,大力發展電商,将産品拓展銷售到周邊市縣。2021年,公司年銷售額超過800萬元,先後帶動多家養殖場、屠宰場參與其中,成為了縣裡小有名氣的“鵝先生”。

回報社會助力鄉村振興

如今,張海濤依靠加工制作“樂安貢鵝”不僅還清了所有借款,還購買了2套新房,添置了小車,日子也逐漸好起來。但他常說,一個人富了不算什麼,關鍵要帶動更多的人緻富。他不僅安置了8名員工就業,還準備成立白鵝養殖合作社,推廣“種鵝飼養、種蛋孵化、肉鵝屠宰加工”為一體的産業鍊模式,幫扶帶動周邊群衆發展養鵝産業增收。

江西樂安“鵝先生”張海濤熱心公益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張海濤還富有愛心,熱心社會公益事業。近年來,他盡管創業艱難,但他卻經常資助困難學生,關愛慰問環衛勞工,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回報社會。

江西樂安“鵝先生”張海濤熱心公益事業助力鄉村振興

談起下一步發展打算,張海濤信心滿懷地說:“2022年,公司将搬遷到縣食品産業園内,進一步改善生産條件,擴大生産規模,更新生産裝置,提升生産效率,積極對接各電商平台,拓展銷售管道,将樂安貢鵝銷往全國各地,并示範帶動全縣廣大農民增收緻富,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記錄者:張恩民)

責任編輯:丁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