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裡大多數的愛情都可以用aba、總分總來概括。
兩人相遇總是(always)一見鐘情,不得不(but)分開基本都因惡棍攪局,無論生死最後總能再相遇(again)。
正因如此,觀衆總是開頭情不自禁,中段氣難自已,結尾怅然自失。但同樣是aba,愛情裡的aba和古典雙人舞裡的aba就頗為不同了 。
說正事分割線
本次劇小院,将展現給大家觀看aba式古典雙人舞的正确打開方式。
aba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aba?觀衆該如何欣賞aba?這三個問題要從“一個法國人在俄羅斯”的故事說起。
當法國人馬裡尤斯•彼季帕還是小彼季帕的時候,被馬林斯基劇院聘請,隻身前往聖彼得堡,成為劇院男主角。後因編導能力“過于”突出,被當時劇院的芭蕾大師聖萊昂賞識,接任了馬林斯基劇院芭蕾大師的職位,并任職41年。在這41年間,他不斷創作、複排、編排了近百部舞劇,更重要的是,他發展并完善了古典芭蕾舞劇中的aba式雙人舞、性格舞等。
是以彼季帕也被後世稱之為“古典芭蕾之父”。
他所創立的aba三段體模式是古典芭蕾裡常見的核心模式,通常叫它“大雙人舞”(grand pas de deux)。但是大雙人舞不僅僅=兩個人一起跳舞。(劃重點!!)它是指男女演員在一段雙人舞鞠躬謝幕後,又再次閃亮登場,先一起跳,再分開跳,最後又一起跳。(詳情請下滑)
aba中的第一個a代表慢闆舞(adagio),男女演員通常在慢闆音樂中翩翩起舞,雙宿雙飛,對視一眼都能感覺出“确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
b代表男女變奏(variation),通常是男女演員在快闆樂段中先後出場,一段“旋轉跳躍我不停歇”的獨舞solo,将炫技時刻推向高潮。
男演員變奏
女演員變奏最後一個a是結尾(coda),這時男女演員的超強體力從他們臉不紅心不跳得以完美展現。第二次的單獨炫技後,再兩個人一起炫技(是的,就是這麼任性),最終pose定格亮相後,這場技術流巅峰盛宴完美落幕。
雙人炫技
ending pose大雙人舞的建立發展其實是基于芭蕾長期發展中,男性的舞蹈語彙較于女性略微單薄,更多時候是居于女性力學輔助的位置。但是大雙人舞的建立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這種“重女輕男”的現狀。華彩的技術solo片段,不僅平衡了角色,也呈現了生理結構上不同的美學表達。
俗話說“家有家法,行有行規”,大雙人舞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套慣用的“喝彩姿(fang)勢(fa)”。當觀衆在欣賞雙人舞時,會在每段震撼人心的精彩表演中,拼命鼓掌,用心欣賞。
作為俄羅斯古典芭蕾黃金時代的典範,《堂·吉诃德》可以說是“龍頭範例”,“gala必備”,這次劇小院也是以這部優美舞劇為案例,帶領大家學習正确打開大雙人舞的方法。
學會正确的姿(fang)勢(fa)後,可以嘗試不同案例來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大雙人舞,無論是柔美的《胡桃夾子》、華麗的《睡美人》,還是豪放的《舞姬》,總有一款會震撼你心。
在營業即将結束時,劇小院誠邀好朋友們在留言處談談對大雙人舞的自我感受,或者寫下想要了解的藝術知識點,下一次,可以期待劇小院專屬為你的vip式講解小課堂~
本期微信 | 李子視訊文案 | 梓欣視訊制作|王遠姝音頻制作 |苗 穎視訊配音 |張立群視訊統籌|項 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