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攝影愛好者石先生在化隆黃河庫區拍到火烈鳥後發到朋友圈裡,得到許多網友的點贊和關注。火烈鳥對栖息地的要求極高,以前在化隆回族自治縣乃至海東地區都鮮有拍攝記錄。
石延壽 攝
“當天早上,原本是去拍攝白天鵝的,拍攝時突然看到一隻雙腿細長的水鳥。我盯着螢幕一直覺察,确定是一隻火烈鳥,覺得很好奇,拍了很多張。”石先生說。
中午時分,石先生遇到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會長王艦艇。王艦艇對石先生說,他和同伴一路追蹤火烈鳥的行蹤來這裡的。火烈鳥在海東現身的幾天前,在格爾木濕地水域也發現一隻火烈鳥,但兩三天後不知去向。他們一路跟蹤,不料在化隆又現身。
“火烈鳥是一種比較大的涉禽,平時生活在氣候相對溫暖的地方,淺水湖泊濕地附近,食物主要是水裡面的藻類,還有魚蝦等。”西甯野生動物園副園長齊新章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火烈鳥現身黃河濕地,可能當地水域有适合火烈鳥所需的食物,以及跟黃河谷地暖和的氣候有較大關系。
火烈鳥,也稱紅鹳,主要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2013年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中國并無分布,為數不多的幾次發現也多是離散失群的單獨漂鳥。此前,在德令哈可魯克湖、貴德黃河濕地現身,在化隆乃至海東以往沒有拍攝記錄。
百鳥翔集,有鳳來儀,說明黃河生态環境良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鳥類專家表示,鳥類的栖息地首先要有足夠的食物保證覓食,還要有安靜、安全、隐蔽的築巢環境。火烈鳥、大天鵝、白鹭等選擇在化隆黃河庫區過冬生活,說明當地的黃河濕地生态保護力度不斷加強,環境變好,是鳥類聚集的主要原因。
黃河沿岸越冬水鳥數量重新整理紀錄
請橫屏觀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