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火烈鳥是生活在非洲的鳥類,我們看一些關于動物的紀錄片時,常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火烈鳥聚集在一個湖泊中,像一片火焰一樣非常壯觀,最多的時候甚至可達數十萬隻。

實際上火烈鳥不隻是生活在非洲,而是分布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火烈鳥是一種涉禽,又叫紅鹳、紅鶴,體型和鹳與鶴很相似,全世界共有3屬6種,其中大紅鹳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向北可達歐洲中部,向東可達印度西北部,向南可達非洲中部,亦見于西印度群島;小紅鹳是數量最多的火烈鳥,大量存在于非洲,有些群落的數量可達10萬隻,另外在波斯灣和印度西北部也有分布;加勒比海紅鹳、智利紅鹳、安第斯紅鹳和秘魯紅鹳的分布均隻限于南美洲。
我國并不被認為是火烈鳥的分布地區,但我國也并非就完全沒有野生火烈鳥存在。比如近日媒體報道在号稱“中國死海”的山西運城鹽湖中就飛來了8隻火烈鳥,這種鳥類在這裡最早出現于2014年,當時隻有兩隻,後來逐年增多,到現在成了8隻,火烈鳥在我國屬于是十分罕見的鳥類,除了在動物園中能看到的,野外的地方是極少見到的,是以我國也很少會有關于火烈鳥的野外觀測記錄,之是以能在運城鹽湖中看到它們的身影,應該是因為運城鹽湖的鹽堿性水質适合火烈鳥生存,而且裡面還有蝦及豐富的藻類,是火烈鳥很喜歡的食物,是以近年來此地成為這群火烈鳥冬日選擇的栖息地。
火烈鳥體長在80-160厘米之間,體重在2-4千克之間,不同的種類大小不一。但典型的特征是嘴巴中部突向下曲變大成槽狀,脖子和腿都很長,趾間有蹼,尾羽很短,翅膀和身體上的羽毛多以白色為主,大多帶有火紅色或淺紅色,有的甚至大都是火紅色和淺紅色,有個别種類翅膀和其他部位帶黑色羽毛。
火烈鳥最喜歡栖息于熱帶與亞熱帶的鹽湖水濱或海灘,以小蝦、蛤蜊、昆蟲、藻類等為食。覓食時頭往下浸,嘴倒轉,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餘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後吞下。
這種鳥生性膽小怯懦,基本都是結群而居,常常是數萬隻在一起互動,而且喜歡保持活動的一緻性,就是覓食的時候都一起埋頭覓食,飛翔的時候則一起飛起,脖頸前伸兩腿後掠,如同一隻離弦之箭,前後長度可超1.5米,上萬隻這樣的鳥類一同飛起,場面是相當壯觀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