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作者:候雷誰忑cui
日本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

1497年(明應6年)3月14日,在鈴尾城(福原城,大江毛利一門福原広俊居城,同時也是毛利元就的外祖父)元就出生,幼名松壽丸,當地現今留存了元就誕生的石碑。1500年(明應9年)父親弘元因卷入大内氏及幕府之間的紛争決定讓位給嫡男興元,松壽丸和弘元移居多治比猿挂城。1501年(文龜元年)母親逝世,1506年(永正3年)弘元因酒毒逝世,松壽丸(元就)自小在失去雙親下長大。及後松壽丸的居城被家臣井上元盛霸占,是以松壽丸被戲稱為“乞食若殿”。由養母杉大方(弘元側室)養大松壽丸。1511年元服,名為元就。

日本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手辦模型

1516年興元病逝,由興元的年幼的長男幸松丸就任。而附近的安藝武田氏看見毛利氏的混亂開始入侵毛利的領地,武田元繁率領大軍攻打吉川氏的有田城。吉川氏向毛利氏求援,元就為挽救有田城,代替幸松丸出兵救援,這是元就第一場參與的戰役。他用計謀引誘武田氏先鋒熊谷元直追擊并堕入毛利氏的埋伏圈,熊谷元直全軍覆沒,後來總大将武田元繁欲來支援熊谷隊,兩軍在城外附近爆發混戰,最後武田軍主将武田元繁被毛利氏弓箭手狙擊中箭陣亡(有田中井手之戰),此戰又被後世稱為“西國的桶狹間”。安藝武田氏随之衰落。

元就在繼承家督

日本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遊戲形象

1523年(大永3年)元就支援尼子經久攻打安藝國中支援大内氏的藏田氏(藏田房信),是為鏡山城之戰,元就用計誘降敵将藏田直信開城進而攻陷鏡山城[3],是以威名大振,卻也讓尼子氏倍感威脅,毛利幸松丸在此戰之後,以9歲幼齡病逝,最終家臣推舉元就為毛利家的繼承人。而反對他為繼承人包括了兩位家老坂廣秀、渡邊勝,在尼子氏的煽動下受到了重臣龜井秀綱的訓示而試圖謀反,推舉元就之弟相合元綱取而代之[3]。但元就在志道廣良協助之下,清除了謀反勢力。

日本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嚴島之戰

1525年(大永5年)由于毛利氏與尼子氏敵對及家督繼承人問題内耗下,元就決定轉而臣服于大内義興之下。

日本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所穿甲胄

1529年消滅曾經透過幸松丸介入毛利家的外戚石見國人衆高橋興光。同年與長年宿敵宍戶家修補關系。将長女毛利五龍嫁給宍戶氏家督宍戶元源嫡孫宍戶隆家。後來毛利家亦招攬了生城山天野氏及有着殺父之仇的原武田氏家臣熊谷氏,確定了安藝國盟主的地位。

1539年,大内氏消滅了北九州大名少貳氏,大内氏與大友氏關系得以和解。因而安心地向安藝武田氏發動攻擊,首先是向佐東銀山城進軍,毛利元就跟随戰鬥,城主武田信實逃離佐東銀山城,一度前往若狹國,後來成為了尼子氏家臣。

陶晴賢叛亂及嚴島之戰

日本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相關影視形象

1551年大内義隆被家臣陶晴賢推翻(大甯寺之變),大内義隆及嫡子龜童丸被弑,陶晴賢不欲負上謀反的罪名,是以向豐後國大友氏過繼大友晴英到大内氏,改名大内義長繼承大内氏以作傀儡。毛利元就一直對陶晴賢的謀反行動不置可否,待義隆死後元就先發制人,出兵攻擊平賀氏的頭崎城及大内氏的槌山城,元就出兵支援平賀氏宗家的平賀廣相奪回被大内義隆指派、來自小早川氏的平賀隆保所占據的平賀氏家督位置,平賀隆保走投無路下自盡。然而毛利氏仍然未公開跟陶晴賢決裂,石見國吉見氏家督、大内義興女婿吉見正賴首先宣布讨伐陶晴賢,并聯絡元就共事。吉見正賴跟陶晴賢相比實力顯得懸殊,不久戰敗降服。可是這時候,毛利氏卻公開向陶晴賢斷交,并繼續攻打原屬大内氏控制的安藝國西部。

日本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銅像

有鑒于兩軍的兵力動員差距,毛利軍最多隻能召集4000兵,而陶軍可以召集3萬兵。倘若毛利元就選擇正面跟陶晴賢作戰,可謂毫無勝算。毛利元就決定用計策對付陶晴賢。首先,毛利元就僞造一封書信,刻意洩露給陶晴賢知道,信中涉及毛利氏跟陶晴賢得力家臣江良房榮聯絡,并且得到江良房榮答應擔任内應。陶晴賢不虞有詐,當下捕殺了江良房榮。與此同時,毛利元就為避免和大内氏決戰之時受到尼子氏襲擊,毛利元就再次運用僞造書信的政策,同樣刻意把書信洩露給尼子氏家督尼子晴久,毛利元就假造與身兼尼子晴久叔父和丈人、精銳部隊新宮黨上司人尼子國久秘密交往,于是使晴久懷疑新宮黨忠誠,結果晴久召喚新宮黨到月山富田城觐見,以此成功誘殺新宮黨大部分核心成員,包括國久及其子誠久、敬久、誠久數子。誠久第四子在乳母保護下逃亡京都東福寺出家,他就是後來被山中幸盛擁立的尼子勝久。時為1554年,經過兩次精心策劃的反間計,元就成功削弱了大内氏和尼子氏。

為了開戰的準備,毛利元就仍需要多做些預備工作,他認為必須把陶晴賢引誘上安藝國南方的嚴島決戰,利用那裡不利于大部隊活動的地形,一舉消滅陶軍,于是他先在嚴島上建築宮尾城,委派己斐直之、新裡宮内少輔率領少量士兵進駐,又派遣間諜進入大内氏領内散布謠言,宣稱毛利元就害怕陶晴賢攻打宮尾城,讓陶晴賢信以為真[。為了加強計謀的效果,元就訓示擔任自己家臣、嚴島對岸的櫻尾城城主桂元澄寫信予陶晴賢以報父仇為名暗通陶晴賢,願擔任陶軍内應,配合其攻打嚴島雲雲。經過這幾件事,元就成功讓陶晴賢相信攻克宮尾城便能消滅毛利氏。

1554年,陶晴賢派遣先鋒宮川房長先行出兵三千攻擊毛利氏,雙方在折敷畑山開戰,是為折敷畑之戰。宮川房長部隊和安藝國反毛利氏勢力合流,全軍增加到7000人,但卻被毛利元就、毛利隆元、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四父子從三方包圍,宮川房長戰敗而亡,支援大内氏的安藝國人衆野間隆實被元就招降後滅族,至此安藝國完全落入毛利氏手中。

日本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嚴島之戰古戰場

1555年,陶晴賢不顧重臣弘中隆兼等反對決意親征嚴島,弘中隆兼等人主張應從陸路攻打毛利氏。陶晴賢得到屋代島水軍的援助,全軍分乘500艘船隻渡海攻打嚴島宮尾城。毛利元就在此時成功争取到濑戶内海海賊衆的三家村上水軍[]加入,據說當毛利元就求助村上水軍時,隻要求村上水軍借出船隻一日時間搭載毛利士兵往嚴島。雙方主力在嚴島交戰(嚴島之戰),毛利元就、隆元和元春三父子乘着暴風雨登陸嚴島,并乘夜翻越博弈尾突襲駐紮在山坡下塔之岡的陶軍,另一方面小早川隆景及兒玉就方等率領毛利水軍和村上水軍包圍嚴島對開海面,并消滅大内氏的屋代島水軍三浦房清等,陸上的陶軍被毛利軍夜襲而一片混亂,潰不成軍。弘中隆兼及其子隆助嘗試組織士兵抵抗不果,雙雙陣亡。最終僅得4000士兵的毛利元就擊敗了5倍于己、号稱二萬大軍的陶晴賢,陶晴賢本人則一路奔逃到陶軍登陸地大元浦,他眼見海面盡是毛利水軍,自覺無路可逃便自盡了斷。經此一役,毛利氏加緊進攻大内氏領地,确立了橫跨周防、安藝兩國的霸權。

日本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1557年出兵攻打大内氏(防長經略),接連擊敗或降服大内氏的國人衆,如杉隆泰、椙杜隆康、山崎興盛、江良賢宣等,包圍長門且山城,大内氏家老内藤隆世以毛利氏許諾保全大内義長性命為條件開城投降後切腹自盡,但毛利氏仍強逼義長自盡,大内氏亦告滅亡。同年亦将家督讓給隆元,但是自己繼續掌握實權。

驅逐尼子氏及晚年

雖然毛利氏控制了大内氏大部分在中國地方的舊領土,毛利軍為奪取石見銀山屢屢向尼子家發起攻勢,1556年敗給尼子晴久後(忍原崩),1559年毛利元就再度進攻,雖拿下小笠原長雄鎮守的溫湯城,但無法打下山吹城,毛利軍在撤退時遭到山吹城守将本城常光的突襲受到重創,毛利軍大敗而回(降露坂之戰)。

1561年(永祿3年)12月,尼子晴久病逝,由尼子義久繼任。尼子氏出現了混亂,幕府将軍足利義輝介入,雖然元就一度無意與幕府協調和解工作,但是為顧及面子,元就決定與尼子氏和睦,史稱雲藝和議。但是毛利氏在第二年撕毀和約,1562年(永祿4年)尼子軍前線主将本城常光被毛利元就派人勸降。翌年派兵攻打尼子軍的白鹿城,毛利軍攻占了白鹿城之後基本上将月山富田城包圍起來,對尼子氏來說白鹿城的失陷等于月山富田城已無屏障,大批國人衆被逼降服于毛利氏之下。其後為攻打月山富田城做好足夠的準備。1563年長男毛利隆元在備後國與當地國人衆和智誠春見面後突然急病逝世,對元就造成不少打擊,有傳隆元被下毒暗殺,元就指令和智誠春及隆元心腹赤川元保自盡以示負責。

1565年毛利軍對月山富田城開始進行包圍,第一次包圍被尼子軍擊退。同年9月進行第二次包圍,期間成功散布謠言雲尼子氏家老宇山久兼已和毛利氏内通,義久盡信傳言,将負責處理兵糧的宇山久兼斬首處死。毛利軍經過長時間的包圍下,城内開始缺糧,城中開始以粥代飯,陸續出現投降的士兵。11月,尼子義久向毛利軍投降,與兩名弟弟移送安藝國監禁長達二十多年。當時毛利氏已經成為了控制八國的大名。

日本戰國“謀神”--毛利元就

嚴島之戰遊戲效果圖

尼子家仍未正式滅亡,部分尼子家餘臣仍然嘗試作出反抗,山中幸盛推舉了尼子誠久在京都出家的兒子尼子勝久,試圖恢複尼子氏的政權,另外大友氏亦準備在九州進行争奪原屬大内氏的豐前國和築後國領地,長年流亡大友氏的大内義興之侄大内輝弘得到大友氏援助試圖恢複大内氏,向山口發動突襲,毛利陷入兩難情況。毛利氏為了進入北九州的門戶——豐前門司城多番和大友氏作戰,并且和古處山城的秋月種實結盟,又策反臣屬大友氏的立花山城城主立花鑒載和寶滿山城城主高橋鑒種,經過權衡得失之後,毛利元就決定與大友軍和解,撤兵傳回中國地方平定大内氏和尼子氏的殘餘勢力。毛利放棄了九州的領土,把大友宗麟一直無法攻占的門司城讓出,最後毛利軍擊敗了受大友氏援助入侵周防的大内輝弘。雖然多個出雲國的城堡被尼子軍攻占,但毛利軍成功守住險要月山富田城。1570年(元龜元年),毛利輝元率兵在布部山之戰擊敗了尼子軍,将尼子軍完全驅逐出去。

在元就晚年期間,開始與京畿活躍的勢力接觸,幕府将軍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關系決裂後,曾拉攏毛利元就參與信長包圍網,不過元就拒絕了義昭,元就并與信長維持良好關系,在元就逝世,織田信長派遣使者悼念他。

元就踏入晚年身體開始衰弱,曾經找足利義輝醫師曲直濑道三治療,并且成功康複。最終1571年(元龜2年)6月14日在吉田郡山城病逝,死因可能是衰老或食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