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秘魯人叫它狼桃,古人呼為六月柿、金橘,貴州人呼之為茅秀才……

作者:龍鼎飄香

蕃茄:至今姓番的菜中之果

汪鶴年

秘魯人叫它狼桃,古人呼為六月柿、金橘,貴州人呼之為茅秀才……

很早以前,在南美秘魯、厄瓜多和玻利維亞等國的大森林裡,常可看到一種鮮紅光滑,模樣十分俏麗的野生漿果,當地人把它稱之為“狼桃”,認為它是一種隻有狼才敢吃的有毒的果子。十八世紀,法國有位畫家冒險品嘗了這種可愛又可怕的果實,誰料入口甜酸,滿嘴生津,且安然無恙。于是,蕃茄終于登上了餐桌,并迅速風靡開來。接着,人們又将它從公園裡挪了出來,移進了菜園。

在我國,蕃茄常被人們習稱為番茄。其古稱則大多圍繞着其兩大特點而命名:因其果實顔色紅豔,酷似原産我國的柿子,又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是以被人們稱作“西番柿”、“番柿”、“洋柿”或“蕃茄”。至今,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仍把蕃茄稱為“洋柿子”。明代趙山函《植品》稱其為西番柿;《群芳譜》呼為番柿、六月柿;《陸川本草》又稱其為金橘;民國二十七年貴州《麻江縣志》還說當地人又稱其為臘茄、醬茄、海茄,甚至稱之為“茅秀才”或“茅醋果”,并說是“以其酸寒”而得名。此外,又有番李子、火柿子、小金瓜、喜報三元等别稱。

蕃茄屬茄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可食用部位為多汁的漿果,一般呈扁球狀或近球狀,橘黃色或鮮紅色。光滑,臍小,肉厚,味道沙甜,汁多爽口。花、果期為夏、秋季。《清稗類鈔》對其生存形态是如此着墨的:“蕃茄,蔬類植物也。莖高數尺,稍蔓延,葉為羽狀複葉,深裂,生毛甚密,花淡黃,實扁圓,徑二三寸,熟則色紅,可食。”民國九年《龍岩縣志》“物産志”對其也有過這樣的描述:“紅茄,一名六月柿,一年生草本,高至五六尺,葉為不整之羽狀複葉,小葉亦分裂而為羽狀,花黃色,花之構造類如茄,果實為漿果,紅色,可食。”民國二十七年《麻江縣志》“物産志”中的狀寫又有所不同:“苗莖淡紅,附白毛葉,羽狀對生,四五月開黃花,結實有大如柿實者,皮較厚,熟則黃,小者如小橘,嫩皮裡養漿反多。”

秘魯人叫它狼桃,古人呼為六月柿、金橘,貴州人呼之為茅秀才……

它的品種極多,有蘋果青、粉紅甜肉、桔黃嘉辰等品種。果的形狀有圓形、扁圓形、長圓形、尖圓形等;果皮的顔色,則有大紅、粉紅、橙紅和黃色等。蕃茄是全世界栽培最為普遍的果菜之一,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

與其他蔬菜相比,蕃茄具有一種可果可蔬的特殊秉性。它既可以當作生食的果品,也可以烹熟了作為蔬菜,還可加工成蕃茄醬、蕃茄汁或整果罐藏。一般來說,粉紅蕃茄,因酸甜适度,品質較佳,适于生食;而黃色蕃茄,肉質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

秘魯人叫它狼桃,古人呼為六月柿、金橘,貴州人呼之為茅秀才……

蕃茄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鉀、鈉、碘、鎂、鐵、鋅、銅、錳等礦物質,還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和纖維素。據營養學家研究測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鮮蕃茄,即可滿足人體對幾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

中醫認為,蕃茄具有健胃消食、治療食欲不振的作用。清《陸川本草》就說其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等效用。

是以,含有豐富的營養,又有多種功用的蕃茄,被稱為神奇的“菜中之果”。

蕃茄傳入我國大約是在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7年)。我國最早的關于蕃茄的記載,見于明代史學家郭子章的《黔草》,當地人稱作六月柿,或稱番柿。

民國《貴州通志》“風土志·方物”在“六月柿”條中曾有載雲:“郭青螺《黔草》有‘六月柿詩’,小序雲:‘黔中有六月柿,莖高四五尺。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一樹不下二三十實,火傘赫卯,未足為喻。第條似蒿,葉似艾,未若慈恩柿葉,可堪鄭廣文書也。傳種來自西番,故又名番柿。’”郭青螺在此詩中曾描述過這種舶來品的風姿:“累累朱實蔓階除,燒樹然雲六月初。況是茸茸青草葉,鄭公堪畫不堪書。漢将将兵度龍堆,葡萄苜蓿一齊來, 太平天子戎亭撤,番柿緣何著處栽?”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郭青螺曾被萬曆皇帝任命為右副都禦史巡撫貴州、兼制蜀楚軍事,此詩便是他巡撫黔中時寫于任上的詩作。民國《貴州通志》“藝文志四”即有載雲:“‘四庫存目’有《黔草》二十一卷,謂其在巡貴州時所作之文。”

秘魯人叫它狼桃,古人呼為六月柿、金橘,貴州人呼之為茅秀才……

明萬曆首輔大臣朱國桢編成于天啟元年的《湧幢獨幕喜劇》則詳細地記載了這種番柿的形态特征,而且明确地提到其種植地點是在黔中:“[黔中]又有六月柿,莖高四五尺。一枝結五實,或三四實,一樹不下二三十實,火傘、火球,未足為喻。條似蒿,葉似艾,花似榴。種來自西番,故又名番柿。” 與《湧幢獨幕喜劇》同年成書的《群芳譜》“果譜”中的記述大緻類似,但增加了“縛作架,最堪觀”一句話,有意強調了其所具有的觀賞價值。也就是說,至遲在1621年之前,貴州地區已經有了蕃茄的種植。

時隔不久,陝西一帶也曾有過蕃茄的種植,并稱其為“西番柿”。陝西盩厔(今周至)人趙崡所撰,成書于萬曆四十五年的《植品》即有載雲:“西番柿,亦萬曆間自西方來,蔓生,高四五尺,結實宛如柿,然不堪食。”“西番柿”便是後來人們習稱的蕃茄。但因時人對其食用價值并不了解,且“其蔓與葉臭不可近”,竟至以“今亦無種者”的結局而在當地草草收場。

秘魯人叫它狼桃,古人呼為六月柿、金橘,貴州人呼之為茅秀才……

除了貴州、陝西,雲南亦是最早種植蕃茄的地區之一。明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滇志》在記述“永昌府”物産中的卉類産品時便記有 “六月柿”。從此記述看,雲南當時已有了蕃茄的種植,但仍是作為觀賞植物。

清代前期,山西也成為蕃茄的主要産地。康熙年間的《保德州志》“風土志土産”中就列有“西番柿”一品,不過是将其置于花屬一類。足見,直到此時,蕃茄仍是僅供觀賞。

蕃茄究竟何時成為華夏百姓的口中之食,史無明文。不過,在康熙二十四年《台灣府志》“物産志”中,已将其列入“果屬”:“番柿,形似柿,皮有毛,色略紅,味酸澀。皆非佳品,俗呼毛柿。”隻是,這時的蕃茄,因味道酸澀,似乎還未成為人們喜愛的果蔬。但畢竟透露出其已開始成為百姓食物的這一資訊。

此後,浙江等地也有了番茄的種植。乾隆四十年《海甯州志》“物産志”中即有“洋柿,實小面紅”的記述。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仍将其當作觀賞植物。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的《甯鄉縣志》便将其視之為花屬植物:“喜報三元,椒屬,形如金瓜,紅鮮圓潤,累累可愛。”

清徐時棟(1814-1873年)《煙嶼樓筆記》中則将其稱作“洋柿”,并說華人但以供玩好,并不以為食:“西夷既與中國通商,多以其土産來内地。一日在花園中,買洋柿一本。其果大小,似柑之小者。始結色白,漸綠,而黃,而紅,若紅柿然。彼人食之,華人但以供玩好,不之食也。其種草本,葉略似菊而碎,小作小花,黃白色。其根遍生叢毛,如其人。”

不過,番茄畢竟漸漸成為人們熟悉的植物,其名稱也有了明顯的變化。同治《重修上海縣志》中已經出現了“番茄”的稱呼:“又有如柿者,謂之番茄。”

秘魯人叫它狼桃,古人呼為六月柿、金橘,貴州人呼之為茅秀才……

“蕃茄”的稱呼首見于光緒十年河北《玉田縣志》的“物産志”,該志在“卉屬”新增的品種中,便添加了“蕃茄、馬蘭”等花卉植物。

而且,曆時未久,蕃茄便在我國東北、華北和上海、貴州等地區得到普遍種植,并成為我國重要的蔬菜之一。同治《重修上海縣志》中“一種草本,實似柿,瓢子如茄,名番柿”;徐珂《清稗類鈔》中“熟則色紅,可食”;民國《呼蘭縣志》中“有洋柿,草本俄種也。實碩大逾于晉産,枚重五六兩,生青熟紅,味微甜”;民國37年《貴州通志》中“番茄,俗名毛辣角,其種來自外國,全省以貴陽出産為多”等記述,便反映出這一事實。

其食用價值也得到較好的開發。

一是制作成蕃茄醬,專用以調味。民國十九年《蘆山物産志稿》:“蕃茄,俗名毛辣茄,調味極佳,西人嗜之,加鹽俎醢,名蕃茄醬。”民國二十七年《麻江縣志》“物産志”稱其為臘茄,并說:“生味酸辛,熟則可口,調馔最佳。采實和鹽、蒜、番椒、醴酒腌壇中,藏久取食,亦佳品也。”

二是與肉類一同烹熟作菜。民國二十四年《廣東通志稿》即有此一段記述:“番茄,外來種也。傳入廣東,為人嗜食。不過數十年,今則已成為普遍之種植也。……外國人多腌而生食,廣東人皆與肉類煮熟作菜。”

三是直接去皮而食,亦果亦蔬。民國三十八年《安甯縣志》中即有“去皮佐食,饒營養”的記述。

如今,蕃茄炒蛋、蕃茄炖豆腐、番茄黃焖雞塊、番茄炒絲瓜、雞肉番茄羹、番茄魚、蕃茄炒肉末、蕃茄蛋湯、蕃茄炖牛腩和涼拌蕃茄等菜品,更成為人們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參考文獻(略)

《先民菜籃子裡的秘密》(連載)

版權作品:鄂作登字-2017-a-0001684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