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 東邪
墨魚是海洋裡一種常見的軟體動物,因為它遇到強敵時會向敵人噴墨,然後伺機逃離,是以也被稱為“烏賊”。據研究,墨魚的體表顔色會随着其情緒變化而變化,因為墨魚的皮膚中存在諸多色素小囊。除此之外,墨魚還被發現是一種記憶力超群的動物,人類的記憶随着年齡的增長逐漸弱化,而墨魚的記憶似乎能一直保持到年老。

8月17日《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釋出了一篇關于墨魚記憶能力研究的論文,該論文指出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墨魚的記憶力并不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惡化,這也使得墨魚成為目前唯一擁有這一能力的動物。那麼研究人員對墨魚進行了什麼樣的實驗?墨魚的記憶力為何能夠持續那麼長時間?
論文指出,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實驗室以及法國卡昂大學的研究人員聯手對24種常見的墨魚進行實驗,實驗對象被分為10~12個月大的組别和22~24個月大的組别,前一年齡段的墨魚尚未成熟,而後一年齡段的墨魚接近暮年。研究人員的目的是驗證墨魚的記憶能夠保持多長時間,是否會随着年齡的增大而衰退。
研究人員通過集體研讨後,決定對墨魚進行“情景記憶測試”。他們先對兩組不同年齡階段的墨魚進行喂食訓練,具體方法是在魚缸中放置一面黑旗和一面白旗,然後在黑旗那裡放置墨魚不太喜歡吃的國王蝦,在白旗那裡放置墨魚更喜歡吃的草蝦。實驗人員每3個小時提供一次喂食,而且每一次黑旗和白旗的位置随機設定,這個實驗過程持續了一個月。
如果墨魚具有良好的情景記憶的話,那麼無論黑白旗的位置如何變化,它們都可以通過一個月的訓練記得白旗那裡放置了好吃的草蝦,而白旗那裡放置了不好吃的國王蝦,隻需要通過判斷旗幟的顔色和位置就可以獲得更好吃的食物。一個月後研究人員對兩組墨魚進行測試,結果發現年長墨魚找到草蝦的比例要比年幼墨魚高。
這意味着年長的墨魚在對食物形成特定的記憶後一直保持着該記憶,即使年齡增長它們的記憶也并沒有明顯衰退。相反,年幼墨魚形成的記憶并不牢固。研究發現,墨魚的壽命普遍隻有2年左右,也就是說22~24個月的墨魚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能出色地保持記憶能力,這是讓研究人員驚訝的。
與墨魚能夠長期保持記憶相反的案例就是人類,人随着年齡的增長,記憶力普遍在逐漸下降,到了老年階段很多特定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都已經不記得了,更别說讓老人回憶上個星期一的晚餐吃的是什麼。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大腦中海馬體功能的衰退導緻了人類這種“情節記憶”的衰退。
令人驚訝的是,墨魚的情節記憶能力不僅可以維持到老年階段,而且直到壽命最後兩三天才會惡化,這是否也與海馬體有關呢?研究人員對年老墨魚進行解剖分析,發現它的大腦中并不存在海馬體,而有一塊“垂直腦葉”,這塊結構就是負責學習和記憶功能的。也就是說,海馬體是導緻情節記憶衰退的主要原因。
那麼墨魚這種超強的記憶能力有什麼用呢?科學家表示,墨魚的記憶對繁殖尤為重要。和其他動物不同的是,墨魚到了生命末期才開始繁殖,是以它們在進行一次繁殖後會産生深刻的記憶,這有助于它們更廣泛地繁衍種群。
既然說到墨魚,就來說說另一個問題,如何區分墨魚和章魚。這兩種動物都是海洋中常見的軟體動物。而且兩者在形态上十分相似,以至于不少人認為章魚就是墨魚,墨魚就是章魚,實際上它們在外觀和結構上存在一定的差異。首先是腕足數量不同,章魚被稱為“八爪魚”,因為它有8條腕足,而墨魚有10條腕足。
是以如果你不認識墨魚和章魚,通過數腕足的數量就能區分哪個墨魚,哪個是章魚。其次是外觀形狀的差異,章魚的身體呈囊狀,像一顆丸子;墨魚的身體比較扁平且寬大。章魚的頭短小且圓,墨魚的頭長且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