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即位
1556年,莫卧兒帝國的第二任皇帝胡馬雍意外去世,臨終前,他将王位傳給了13歲的兒子阿克巴,将其托付給大臣拜拉姆。阿克巴出生于1542年,當時胡馬雍正處于逃亡生活中,于是他将年幼的兒子寄養在喀布爾的叔父家,也是以,阿克巴從小不學無術,并不識字,然而,艱苦的生活卻讓年幼的阿克巴鍛煉出了堅韌的品格,練就了一副魁梧的身體。童年的經曆也在阿克巴心中埋下了強國的種子。

(少年阿克巴)
收複德裡
阿克巴即位之初,局勢動蕩,德裡被苟延殘喘的蘇美爾王朝将軍喜穆奪走,波斯人也趁機奪走帝國的坎大哈。為了收複失地,在即位的同一年,阿克巴便出兵進攻德裡,雙方的軍隊在德裡帕尼帕特展開激戰。命運總是如此的奇妙,30年前,阿克巴的祖父巴布爾正是在此地擊潰了阿富汗的軍隊,開創了莫卧兒帝國。30年後,為了維護國家的政權,他的孫子阿克巴也将在這片土地上面對另一個阿富汗人的挑戰。阿克巴很好地遺傳了祖父地軍事才能,在軍隊人數和裝備都不如敵人地情況下,阿克巴指令軍隊避開正面而從側翼進攻,他的弓騎兵在這次攻勢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最終,阿克巴在祖父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打敗了喜穆,收複了德裡,這位年輕的帝皇更是親手将喜穆斬首。
擴張之路
收回德裡後,阿克巴開始對拜拉姆的管制感到厭煩,并且,拜拉姆殘暴不仁,對國中的非伊斯蘭大臣大肆殘害,這讓阿克巴十分不滿,1560年,阿克巴罷黜拜拉姆的宰相之位,将其丢到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日日朝拜。開始親政的阿克巴首先化解了朝中伊斯蘭教徒與印度教徒的沖突,為擴張做準備。1562年至1570年的幾年時間内,阿克巴親自領兵進攻拉其普特人的居住地,他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打得拉其普特人節節敗退,毫不留情地将敵人一一斬殺,拉其普特人的頑抗令他十分不滿,他甚至開始屠殺大量平民,通過殘酷地鎮壓,阿克巴終于解決掉了自巴沙爾開始便威脅着帝國邊境的拉其普特人。随後,阿克巴趁着帝國西部的吉吉拉特王國内亂将其吞并。1585年至1591年他又先後派兵占領克什米爾和信德。打通了帝國通向波斯的道路。3年後,他從波斯人手中奪回坎大哈,實作了年少時的誓言。
(阿克巴大帝)
阿克巴的改革
為了解決帝國内部的諸多問題,阿克巴于1576年開始了一系列改革,經濟上,他取消了土地包稅制,并且廢除了非伊斯蘭教徒的額外稅收,統一全國稅率。同時,他統一度量衡,大大促進了帝國内商業的發展。宗教上,他承諾不同的教徒間可以和平共處,并建造了“禮拜堂”讓不同宗教的學者在此交流。文化上,阿克巴廢除了社會的陋習,允許寡婦改嫁,禁止近親結婚,禁止一夫多妻,廢除殉葬制度等等。這些極具進步意義的改革都為帝國的強盛打下了基礎。
遺憾去世
步入晚年的阿克巴與他的先輩一樣醉心于擴張,直至1592年,阿克巴不僅恢複了其祖父時帝國的疆土,更是将領土擴張到了西印度。17世紀初,阿克巴的兒子薩利姆鬧獨立,最終被廢除太子之位。1605年,病重的阿克巴與大臣們關于繼承人的問題進行了激烈争吵,最終,他不得不讓步,讓薩利姆繼承王位,同年,這位縱橫南亞的大帝病逝。
(莫卧兒帝國巅峰時期)
阿克巴死後,他的後代們勵精圖治,17世紀後期,莫卧兒帝國達到最鼎盛時期。同許多強大的國家一樣,莫卧兒帝國也逃不開盛極必衰的規律,從18世紀開始,帝國開始走向衰落,與此同時,在遙遠的西歐,資本主義的魔爪已經伸向了世界,西歐諸國為了積累資本開始了罪惡的三角貿易,他們往返于歐亞大陸與非洲,不可避免地來到了莫卧兒帝國,海洋文明與遊牧文明即将迎來第一次碰撞。莫卧兒帝國是如何走向毀滅的,強大的西歐國家又會如何對待古老的印度文明呢?我們下回接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