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克巴大帝:他就是天生的帝王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阿克巴大帝:他就是天生的帝王

|開挂的印度系列/周五更新/楊清筠(撰文)|

自古混得像樣的帝王都是千篇一律,而混得不行的帝王各有百态千姿。

先說混得不行的,有貪玩的,有好色的,有資質平庸的,有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有壓根不知道怎麼死的,還有的明明在其他領域特長出衆多才多藝,奈何皇帝這個職業卻跳不了槽的……總之五花八門,異彩紛呈,也許當個普通人根本就算不得什麼的事,卻在“皇帝”這個身份的放大之下變成了千古群衆的談資。

再說混得像樣的,這個群體就很好概括了,無論是古今中外,這些帝王的人生關鍵詞都如複刻一般驚人的相似,那便是“鬥”;無論原生性格、脾氣如何,最後都會是一種狀态,那便是“冷漠、多疑”,這是一個合格稱職的帝王必備的品性。

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阿克巴大帝,他就是天生的帝王。

阿克巴大帝:他就是天生的帝王

圖:阿克巴畫像

之是以要在講故事之前和大家啰嗦那麼多關于皇帝這個冷門職業的感慨,是因為阿克巴這一生的脈絡走向,實在是怎麼看怎麼眼熟。若不是知道自己看的是真實的曆史資料,我甚至懷疑這是連頭帶尾抄襲了某部《xx大帝》(比如康熙大帝,雍正大帝,漢武大帝…),如同于媽出品的又一部偶像劇,換個名字颠倒下劇情重新來。

後來才想起來,原來天下名垂史冊的帝王生命的軌迹都是相似的,他們能夠禦天下有術,無一例外要鬥争一生,練就誰也不能相信的無情鐵面,在看似至高無上的榮光之中,步步荊棘、驚心動魄地走向一座修得金碧輝煌的墳墓。

他們一定活得非常孤獨。筠蛋是一個非常懼怕孤獨的人。是以看阿克巴的故事不由得帶了幾分同情和傷感。

與象牙塔中的“白頭太子”不同,阿克巴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見識到了帝王之家的險惡。他的皇爸爸胡馬雍因為貪抽鴉片,一個恍惚跌死在了德裡圖書館的階梯上,胡馬雍意外之死引得莫卧兒貴族也如同嗑了鴉片一樣興奮而四起,各方勢力吵了半個多月的架,才勉強達成協定,扶植胡馬雍年僅12歲的幼子阿克巴上位繼承大統。這之後,曾經天子至尊胡馬雍駕崩的喪訊才得以昭告天下,果然是世态炎涼。

阿克巴大帝:他就是天生的帝王

圖,小時候的阿克巴

那些主張扶植幼子的貴族一定心裡各有算盤,但無論他們在盤算什麼,後來的事實都證明他們錯了。年輕的阿克巴不僅繼承了他父祖兩輩的雄心壯志,甚至是比巴布爾和胡馬雍加起來更具有雄才大略。

年幼即位的阿克巴當然是擁有輔佐大臣的,這位大臣名叫巴伊拉姆,相當于我們印象當中的“攝政王”。

攝政王巴伊拉姆扶持阿克巴上位以後,很快就幫幼帝平息了一場棘手的叛亂,叛亂頭子是被胡馬雍推翻的阿富汗王子的舊手下,一個名叫赫姆的本土印度人,此次他攻打莫卧兒倒不是為了阿富汗王子報仇,而是希望以此恢影印度教傳統,是以他給自己起名為“超日大大王”(raja vikramaditya),這樣誰沒辦法不知道他是想要光影印度教在南亞的榮光了。

赫姆做的準備很充分,他的軍隊也确實算得上骁勇善戰,巴伊拉姆帶領的莫卧兒軍隊雖然規模優勢明顯,卻迎戰得格外吃力,然而運氣的天平卻向來随機,超日大大王并沒有在印度的土地上收到超日王的庇佑,天平還是偏向了穆斯林,一根不長眼的流矢擊中了赫姆,他本就起于草莽的軍隊瞬間群龍無首,驚慌逃竄,巴伊拉姆順勢追擊,很快将平叛的捷報送回了阿克巴身邊。緊接着,巴伊拉姆又乘勝追擊,蕩平了一系列阿富汗王子的餘孽,把他們苟且盤踞的底盤一一消化進莫卧兒的版圖之下,南亞次大陸上最為核心和富饒的北印度地區,就都冠上了帖木兒的姓氏。巴伊拉姆用這片多數統治者都眼紅的土地作為阿克巴登基的賀禮,立下汗馬功勞。

阿克巴大帝:他就是天生的帝王

圖:莫卧兒版圖

劇情發展到這裡,我想各位讀者老爺應該猜到下一步走向了吧,在電視劇裡面,這種牛逼閃閃的權臣一般都活不過三集。阿克巴很快意識到巴伊拉姆功高蓋主,而顯然不怎麼看電視劇的巴伊拉姆卻不懂得,三集之内想活命就要功成身退。他不負衆望地開始驕縱擅權。坐在皇位上已經17歲的阿克巴眼睛像毒蛇一樣眯成了一條縫,他開始利用身邊反對巴伊拉姆的貴族進行反抗。

參與巴伊拉姆反對派的人身份對于我們這些曆史宮鬥劇十級選手來說也不是陌生人,分别有母親系的外戚、奶媽(乳母)系的心腹還有看不慣巴伊拉姆的七大姑八大姨。他們利用宗教派别這個驅逐異端的萬金油,直指巴伊拉姆等信仰什葉派的教徒(巴伊拉姆是先帝胡馬雍的臂膀,胡馬雍與波斯什葉派的往事請參看上一期),阿克巴作為幕後指使者自然冷眼旁觀這位曾經拼了老命穩固他帝位的保護人被群起攻之。直到反對之聲達到巅峰,阿克巴才“為順意人心不得已”請巴伊拉姆辭去宰相之位。

巴伊拉姆大夢初醒,原來莫卧兒宮廷不知道何時已經不是他能夠掌控全局的棋盤了,眼前阿克巴稚嫩的臉龐之下,隐匿的是屬于一個帝王暗流湧動的野心。

巴伊拉姆不禁在心裡打了一個寒戰,雖然阿克巴依然念在攝政王有功,隻是剝掉他決策的權力,允許他留在宮裡做官,但巴伊拉姆卻再不願跻身于反對者環伺的莫卧兒受煎熬,他選擇了離開印度,轉而去麥加朝聖,完成一個穆斯林終極的信仰之夢。

可惜這個夢終究變成了噩魇,還沒等巴伊拉姆踏上遠行的航船,一個對他仇怨深刻的阿富汗人就将他謀殺了。說起來,巴伊拉姆攻打阿富汗人與其結怨,也還是為了阿克巴打天下呀。

阿克巴大帝:他就是天生的帝王

圖:印度細密畫

然而巴伊拉姆的死訊并沒有給阿克巴帶來太多傷感的情緒,這位深知自己目的的小君主,正是在除掉攝政王這個障礙之後,才得以逐漸親政。那些在扳倒巴伊拉姆的事件中出了大力的貴族外戚,順理成章成為阿克巴宮廷中新一波權力中心,因為這波人的組成結構核心基本上是女性(阿克巴他媽,阿克巴他乳娘,阿克巴他同奶兄弟),是以莫卧兒這段時光在曆史上又稱“婦人執政”。

在婦人執政期,阿克巴最為倚仗的一位武将是其乳母之子名叫阿達姆·汗,這位同奶兄弟為阿克巴扳倒巴伊拉姆貢獻頗大,還帶領軍隊夜以繼日為阿克巴開疆拓土,在朝中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各位讀者老爺大概立刻就猜出這位阿達姆·汗即将要面臨怎樣的命運了吧,根據“權臣活不過三集”的鐵律,阿克巴很快意識到乳娘一家對他的地位有所威脅了,在阿達姆·汗入侵馬爾瓦,霸占了所有戰利品,還對馬爾瓦人進行殘忍屠戮之後,阿克巴便對他感到極大反感,親自來到軍中訓責并解除了阿達姆的軍權。遭受了嚴厲警告的阿達姆·汗顯然和前輩巴伊拉姆一樣,沒有嗅出來阿克巴有所忌憚的危險信号。但凡他看一遍《甄嬛傳》也不至于遲鈍成這樣啊……

阿克巴大帝:他就是天生的帝王

當他再一次在阿克巴面前造次的時候,才醒悟過來這偌大的南亞大地上,誰是主子誰是臣。那是1561年的年底,阿達姆·汗不同意阿克巴在宰相任用方面的抉擇(連人事這麼大的事情都敢插手),反對的方式也異常簡單粗暴,他直接拔刀在自己宮内的觐見廳裡把這位看不順眼的新宰相給殺了!如此實名制搞事情也是着實硬核,我想那一刻他不如改名叫阿達姆·憨算了。

阿克巴被阿達姆這種殘忍行為震驚到了,一個頭腦簡單的憨憨尚且可以留着,一個殘忍的憨憨是斷斷容不下的,阿達姆的行為不能不令人懷疑是謀刺聖上的前戲,即使不是,萬一哪天他看皇帝不順眼了,是不是也敢直接拔刀相向呢?想到這裡,阿克巴不再猶豫,一通鐵拳将阿達姆捶翻在地。好在阿達姆尚且沒有敢和君主還手,或者說挨了阿克巴重拳的他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緊接着阿克巴用比他更硬核的方式,直接将殘忍的阿達姆摔死在了宮廷的台階上(這個故事在莫卧兒的細密畫中有細緻的記載)。

随後,阿克巴又想起了剛被阿達姆刺死的宰相,雖然阿達姆的行為極為意外,但不可否認的是,宰相這個位置的确是衆目睽睽、權重過大,稍有不慎便會發展成下一個巴伊拉姆。阿克巴深深的眼眸中很快泛起盤算的顔色,他在電光火石之間已經有了一個新的決定,他要立刻廢掉權重集中的宰相一職。

阿克巴大帝:他就是天生的帝王

圖:莫卧兒細密畫

自幼帝登基以來,各方勢力認為有機可乘,鬥争騷動始終不斷,但這一次阿達姆還未幹透的血迹,卻如同在躍躍欲試、高熱不斷的莫卧兒宮廷兜頭潑下一股冰水,這個國家的所有權力和榮耀,僅僅屬于一個人,那便是阿克巴。

未完待續,想知道親政以後的阿克巴又是怎樣宮鬥的嗎,下周五再見!

開挂的印度

開挂的印度 | 從哈拉巴文明到吠陀時代,種姓制度到底有多頑強?

印度的高嫁妝:嫁女如網貸,一入窮三代

斯裡蘭卡:種姓制度在這個小國家如何變形

阿三說:揍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幾啊……

拒絕張骞的大月氏國,卻轉頭去欺負了印度

從“超日王”到“戒日王”,中世紀印度經曆了什麼

印度聯考:獨木橋上何止千軍萬馬

印度文化中的欲望追求與性愛觀

印度飲食篇:你以為隻有咖喱和飛餅嗎?

印度的種姓制度原來是看臉分的……

印度文化篇:女人到底有多悲慘?

一個嚴肅的問題:印度的疾病與醫療發展史

德裡蘇丹:印度的陌生面孔,穆斯林來了

穆斯林在印度建國:沖突貫穿整個王朝

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人在印度

胡馬雍的人生哲學:命長即正義,苟住啥都有

end

圖檔來源于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贊賞一下表達支援吧!

本賬号系網易新聞·網易号“各有态度”簽約賬号

阿克巴大帝:他就是天生的帝王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