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賈島寫給朋友的詩,比喻生動格調輕快,短短4句說盡作詩辛苦

文/ 空青

人生該是追求美的旅程。

靜下來,讀讀詩吧。

【故事】

在《唐摭言》上發現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唐摭言》是一本專門記錄唐人轶事的筆記小說,作者出身五代十國,離唐朝不遠,是以可信度挺高。第十卷中記載了一個叫李洞的晚唐人,是“詩鬼”賈島的狂熱粉絲。

他為賈島幹過這樣幾件事:1.鑄賈島銅像;2.經常手持念珠念賈島佛;3.知道有誰和自己一樣喜歡賈島詩,就手錄幾首贈給他,而且還要再三叮咛:這和佛經無異,定要焚香而拜。

這3件事裡大家覺得哪個更離譜一點,我覺得念佛這個是最狂熱的,已經将賈島當作信仰一樣的存在了。

賈島寫給朋友的詩,比喻生動格調輕快,短短4句說盡作詩辛苦

賈島的詩,确實有着獨特的魅力。有些人認為“賈詩即使放在現在也不算過時,領先了時代1000多年”,這種說法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他的詩奇幻迷離,的确有現代主義風格的特征。

但賈島畢竟還是塵世中人,除了那些嘔心瀝血的名篇,還是會有一些輕松诙諧的唱和作品,接下來要欣賞的這一首詩,就是賈島贈給友人一首格調較為明朗的詩歌,賈島在詩中談論了作詩覓句的道理,并在最後對喜歡詩詞的朋友多有勸勉,這在賈島的詩中還是很少見的。

賈島寫給朋友的詩,比喻生動格調輕快,短短4句說盡作詩辛苦

【詩篇】

戲贈友人賈島 〔唐代〕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筆硯為辘轳,吟詠作縻绠。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

賈島寫給朋友的詩,比喻生動格調輕快,短短4句說盡作詩辛苦

【字句】

詩歌的前三聯可以看作一個整體,賈島将作詩之心比喻成一口井,把作詩的過程比作從井裡打水的過程,生動形象,讀來輕松可親。

一天不作詩,立馬就感覺自己的内心如同一口廢棄掉的枯井,裡面的水花在一夜之間幹涸,再也打不出任何精妙詞句。

作詩的過程中,筆墨紙硯就是那汲水的辘轳;而過程中諷誦吟詠,就像最終把水 打上來的井繩。

作詩的心思雖然如井水一般會枯竭,但是隻要你重拾繩子與辘轳,繼續啟用這口廢井。第二天早上再來打水,就又能打出清冷甘甜的井水了。

“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

賈島寫給朋友的詩,比喻生動格調輕快,短短4句說盡作詩辛苦

這一句是詩裡很有哲理性的地方。我們都知道“業精于勤而荒于嬉”,“成功在于堅持”,但人非聖賢,總有堅持不下去想要放縱的時候。

這一句就是告訴我們,偶爾的放縱是完全可以原諒的,隻要重新撿起擔子。不要因為一時的錯誤選擇就一蹶不振。就像作詩一樣,今天偷懶沒有練習,隻要明天繼續就好了。

詩的最後一聯呼應題目《戲贈友人》,同時也點明了賈島寫作此詩的目的:“寫這首詩贈給志同道合的人,作詩啊,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辛苦事。可不要半途而廢了。”

賈島這首詩寫得有趣,和其他詩相比,最大的特點是有人情味。我完全可以想象到一個少年笑着對同齡人說“我們要一起堅持下去”的樣子,很陽光,很開朗。

賈島寫給朋友的詩,比喻生動格調輕快,短短4句說盡作詩辛苦

【尾言】

詩講完了,希望賈島這首《戲贈友人》的詩能夠進到你們的心裡。寫詩從來不是一件容易事,在與古代語境完全不同的現代堅持寫格律詩就更加困難,但是我們都要堅持下去!

最後說一說賈島,聞一多先生在《唐詩雜論·賈島》對賈島詩風産生的根源有過評論:“賈島同時代的人,初唐的華貴,盛唐的壯麗,以及最近十才子的秀媚,都已膩味了,而且容易引起一種幻滅感。他們需要一點清涼,甚至一點酸澀來換換口味。”

賈島的奇幻、晦澀、朦胧,正是迎合了時代的這種趨向。西方世界有所謂迷茫的一代,失落的一代。我們或許也可以将安史之亂後的一批詩人歸作“迷茫的一代”。

最悲哀的是,有盛唐珠玉在前,後來人很想要趕上,但時代變遷,盛唐已經成為絕唱。幸存下來的人,要走出自己的路。

賈島寫給朋友的詩,比喻生動格調輕快,短短4句說盡作詩辛苦

文中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系,我會立即删除!

你的關注與評論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編輯 空青

排版 空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