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薩沙曆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六百二十三期】(曆史系列第795講)
赫魯曉夫為什麼要邀請豔星夢露吃飯?1962年8月5日美國電影演員瑪麗蓮·夢露因過量服用安眠藥死于洛杉矶的寓所中。
夢露十有八九是被人害死的,隻是找不到證據而已。
我們今天不談夢露之死,就說說為什麼赫魯曉夫到了美國通路,卻要和夢露一起吃飯。
這是赫魯曉夫的高明之處。
1959年赫魯曉夫的美國之行,目的是緩和同西方的關系,而不是去示威。
斯大林去世以後,赫魯曉夫上台。
赫魯曉夫分析局面,認為蘇聯沒有同美國抗衡的實力。蘇聯1950年時的gdp僅相當于美國同年的31%,還不到三分之一。
當時蘇聯的盟友東歐國家、中國、外蒙古,都是一些落後的開發中國家。
而美國的盟友英法,都是傳統資本主義強國。
赫魯曉夫認為國際對抗是要講究實力的,蘇聯擅自和美國加劇對抗,是作繭自縛,自找苦吃。
其實,斯大林也很明白這個道理。
北韓戰争爆發後,北韓人民軍一度崩潰,幾乎被美軍全殲。
稍微有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北韓是蘇聯一手扶持起來的,同中國倒是平級關系。
人家說打狗看主人,現在北韓就要被美國打的亡國,理應蘇聯出兵。
斯大林卻認為蘇軍一旦全面介入,就很可能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而當時蘇聯沒有任何有把握打赢美軍,就一直沒有出兵。
随後蘇聯空軍進入北韓的戰績,也客觀說明了斯大林的憂慮。
事實證明,即便是在靠近邊境的米格走廊,蘇聯空軍也不是美國人的對手。蘇聯對外宣傳,擊落敵機1100餘架,損失335架,犧牲200多名飛行員。
美國方面公布的資料,認為九成戰機都是被高炮擊落的,空戰中美軍隻損失了147架戰機,其中主力戰鬥機f86“佩刀”式戰鬥機隻有78架。而美軍擊落中朝戰機為976架,同蘇聯公布的資料差不多。
以前我們多認為這是美國的吹噓,今天看來卻不是如此。以佩刀為例,每一架被擊落都有嚴格的考證。
也就是說,美蘇雙方的戰損比至少也是1:3。
而這還是美國完全掌握制空權,出動高達72萬次後的戰績。也就是說,美軍在肆意轟炸、封鎖、空中運輸期間,還能夠擊落3倍數量的蘇聯戰鬥機。
這客觀說明,美蘇空軍的實力差距還是很大的。
50年代還是美蘇空軍裝備上差距最小的時代,米格15同f86并沒有代差!
在赫魯曉夫的相對緩和政策下,蘇聯開始大力發展本國工業、農業,經濟有着迅速的增長。
到了1957年蘇聯gdp達到美國的50%,1965年赫魯曉夫被趕下台時,直接上升到美國的59%。到1975年,蘇聯終于達到了67%,這也是最高峰。
從60年代後期開始,蘇聯有了同美國相對接近的實力,開始正面的對抗。
在發展期間,赫魯曉夫主要同美國搞緩和,不正面激烈對抗。
而赫魯曉夫通路目的,就是搞緩和,不要和美國針尖對麥芒。
接收到邀請時,赫魯曉夫還頗為激動: “來自華盛頓的邀請出乎我們的意料,從未抱有這個期望,是以我們不僅沒有打算近期通路,也不打算将來通路美國。……一開始我甚至不相信。事情來得太突然,簡直不可思議,出乎意料但令人高興。而且也很有意思。很想去看看美國。美國在我們關于國外的概念中和我們的想象中占有特殊的地位。這可是蘇聯最強有力的對手、資本主義各國的首領,是它給國外世界的整個反蘇宣傳定調子”。
這次通路,赫魯曉夫有兩個奇怪的要求:第一去迪士尼樂園遊玩,第二去同夢露一起吃飯。
這兩個要求似乎都是無厘頭,其實沒那麼簡單。
當年,西方對蘇聯和赫魯曉夫都有一些妖魔化。尤其是對赫魯曉夫,美國人認為他是一個粗魯的蘇聯農民,隻知道用核彈吓人的鐵腕狂人。
三年前,赫魯曉夫對着美國副總統尼克松怒吼:“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曆史終會站在我們一邊。我們将會将你們埋葬”
由此,對于蘇聯上司人,美國人從來沒有好感。
1959年1月,蘇聯上司人米高揚通路美國。
在芝加哥,有美國市民向他扔雞蛋,揮拳怒罵;在洛杉矶,有市民扛着一個敞口的棺材,上面寫着“米高揚,去死吧!”
為了消除這些刻闆的印象,赫魯曉夫才提出了2個要求。
這些要求隻有一個用意:我也是普通人,普通男人。
我要去迪士尼玩,說明我有童心,有童心的人通常都比較善良。
很有意思的是,迪士尼卻拒絕了赫魯曉夫。
迪士尼樂園倒是同意了,很多美國群眾卻跑到門口遊行,不允許孩子樂園同政治挂鈎。
無奈之下,迪士尼隻得拒絕了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對此非常不滿,公開說:那個樂園裡有什麼不能讓我看?有飛彈發射架嗎?
讓赫魯曉夫哭笑不得,他和夢露吃飯的要求被接受了。
那麼,為什麼他要同夢露吃飯?
誰都知道,夢露是美國好萊塢頭号豔星。在美國,一男一女單獨吃晚飯,尤其女性穿着性感,就有着很強的性暗示。
很多男女從普通朋友轉為情侶,就是因為一頓燭光晚餐。
是以,美國男人将同夢露一起吃晚餐,作為人生的最大夢想。
自然,赫魯曉夫同志已經60多歲,就算好色也是有心無力了。
他這麼做,僅僅表明自己也是個普通男人,有好色之心,不是什麼怪物。
搞笑的是,這個要求也打了折扣,吃飯從晚餐變成了中餐,也不是赫魯曉夫和夢露等少數幾人吃飯,而是有無數人。
一同吃飯的還有400多人,包括政治、經濟、娛樂界的衆多名人,大部分是好萊塢的名人。
當時報道諷刺地寫道:他們中間的很多人,平時都是高喊反共的。然而,他們為了争取這個參加的機會,動用了很多社會關系。宴席上,所有人都穿着最漂亮的衣服,盡量距離蘇聯領袖近一些。
有意思的是,夢露的丈夫、劇作家阿瑟·米勒本,卻被無情地拒絕參加。他是有名的左派,曾受到衆議院委員會調查,被認為不适合同赫魯曉夫吃飯。
吃飯期間,夢露同赫魯曉夫都在主桌,相聚不遠,卻不是鄰座
夢露對政治一竅不通,也不感興趣,這次吃飯完全是經紀公司的安排。
夢露的女傭莉娜·佩皮托在回憶錄中寫道,“夢露根本不明白赫魯曉夫是誰,但公司堅持要她去。他們告訴夢露,在蘇聯,美國意味着兩件事情,可口可樂和夢露。她很喜歡聽這種話,就同意了……她告訴我,公司希望她跟蘇聯總理見面時,穿着最緊身、最性感的衣服。”
夢露天生風騷,在她看來男人都差不多,赫魯曉夫也沒什麼差別。
宴席上,兩人通過翻譯簡單聊了一會。
夢露屬于無腦金發美女,隻是說了一些無關痛癢,甚至沒心沒肺的閑話。
期間,赫魯曉夫盛情邀請夢露到蘇聯做客:“您将吃到别處絕對吃不到的蘇聯風味餡餅。”考慮到禮儀,赫魯曉夫也向同桌其他明星,發出了同樣邀請。
這就是赫魯曉夫和夢露的午餐,完全是政治因素。
今天看來,赫魯曉夫對于蘇聯的國家民族有着很大貢獻。尤其重要的是,赫魯曉夫廢除了斯大林一人說了算的制度,引進了集體決策體制。直到蘇聯解體,該國堅持上司們集體決策,并沒有出現重大決策失誤,也沒有出現國内重大政治動蕩,國家是比較穩定的。
有意思的是,赫魯曉夫就是因為這個集體決策體制,最終被大夥趕下了台。
赫魯曉夫被強迫退休時,惱怒的對勃列日涅夫一夥人說:你們要感謝我。如果不是我創立的這個制度,你們根本就不可能推翻我。
寫到最後,薩沙不覺對赫魯曉夫肅然起敬。
聲明:
本文參考
圖檔來自網絡的百度圖檔,如有侵權請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