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聯的曆史告訴世人:永遠别小瞧站在身後的人,他們的破壞力才大

如果仔細觀察蘇聯曆史,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蘇聯的每一任上司人都并非前任屬意的,上台後大部分都與前任走的路線不同。

但是時間拉長一點,他們在前任還活着時都是親密的戰友,是以給人一種“身邊人才最危險”的感覺。

蘇聯的曆史告訴世人:永遠别小瞧站在身後的人,他們的破壞力才大

列甯生前并不希望斯大林接班

列甯與斯大林在革命道路上是親密的戰友,斯大林的手段确實很厲害,為蘇聯的成長壯大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列甯心中最欣賞的人是斯維爾德洛夫。

斯維爾德洛夫是列甯一直以來堅定的支援者,曾經擔任過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是蘇俄首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1918年列甯遇刺後,斯維爾德洛夫又代為主持人民委員會一切事務工作,當時斯維爾德洛夫才33歲,年富力強,所有人都認為他會是下一任上司。

但是沒想到他在次年就因為流感而去世,比列甯逝世的時間還早。而列甯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沒有精力再去培養下一代接班人。

1922年,列甯首次中風後,完成了一份遺囑交給妻子,裡面就評價了托洛茨基、斯大林、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達可夫六位蘇共上司人,其中對斯大林的是:

斯大林同志當了總書記,掌握了無限的權力,他能不能永遠十分謹慎地使用這一權力,我沒有把握。

蘇聯的曆史告訴世人:永遠别小瞧站在身後的人,他們的破壞力才大

1923年1月,列甯再一次為遺囑做了補充,這次隻是對斯大林一人的:

斯大林太粗暴,這個缺點在我們中間,在我們共産黨人的來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總書記的職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是以,我建議同志們想個辦法把斯大林從這個位置上調開,另外指定一個人擔任總書記。

此時的他已經卧病在床,對于時局已無法改變,最終還是由斯大林繼任了。

斯大林繼承後路線倒是與列甯沒有什麼不同,隻是手段強硬了些,集中了些。

蘇聯的曆史告訴世人:永遠别小瞧站在身後的人,他們的破壞力才大

赫魯曉夫隐于背後

赫魯曉夫其實一開始并不喜歡斯大林,他在1923年從政之初是支援托洛茨基的,不過後面托洛茨基自己都站不住腳了,赫魯曉夫也開始賣力為斯大林做事。

在莫斯科、在烏克蘭他都是堅決執行斯大林的政策,表現得極其忠心,是以才得到斯大林的重用。不過這個重用也是有限的,在蘇聯,赫魯曉夫從來都不是斯大林之下的第二人。

斯大林死前同樣沒有指定接班人,但最有繼續成為上司的是馬林科夫和貝利亞,說起來也是可悲,斯大林去世前一晚高層們就已将權力進行瓜分。

馬林科夫擔任部長會議主席,貝利亞擔任副主席兼内務部長,一個得到政府部門一個得到警察機構。

而赫魯曉夫隻是書記處書記,遠遠不如前兩人,不過這也有好處,不會引起别人的注意。是以赫魯曉夫隐于暗處,先是聯絡布爾加甯、馬林科夫、莫洛托夫、米高揚等實權人物,一同把貝利亞逮捕。

貝利亞玩了一輩子的手段,最終被另一個會玩手段的人弄掉。

蘇聯的曆史告訴世人:永遠别小瞧站在身後的人,他們的破壞力才大

馬林科夫在拿掉貝利亞後,要成為蘇聯上司人按道理來說是順理成章,但他比貝利亞經驗還不足,完全不是赫魯曉夫的對手。

他每提出一項政策都被赫魯曉夫以解決不了國家問題反對,想要改革也被抵制,到這時他才反應過來那個曾經笑眯眯地上門請求一起鬥倒貝利亞的赫魯曉夫有多可怕,但是已經晚了。

很快馬林科夫感覺到被針對,隻能請求降職,成為蘇維埃副主席,他也想要再争取一番,聯絡了一衆元老進行奪權。

不過赫魯曉夫拉攏了著名的蘇聯元帥朱可夫,成功扳回局勢,馬林科夫隻能黯然隐退,他倒沒有性命之危,被下放到了哈薩克斯坦一個電廠做廠長。

一把手、二把手都不是赫魯曉夫的對手,從此他開始獨攬大權,但他先做的卻是全面反對斯大林。

雖然赫魯曉夫的改革是積極意義的,但蘇聯是在斯大林的帶領下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不管是向工業社會過渡也好,抵抗法西斯也好,斯大林還是有功勞的,全面否定斯大林,那這段曆史如何闡述?這會讓蘇聯人從信仰上、思想上産生混亂,後果非常嚴重。

蘇聯的曆史告訴世人:永遠别小瞧站在身後的人,他們的破壞力才大

被赫魯曉夫提拔的勃列日涅夫

赫魯曉夫主政蘇聯十來年,他靠手段上台,最終也被人用手段弄下台,勃列日涅夫是反對派中最積極的一個。

勃列日涅夫在斯大林時期混得也算不錯,成為蘇共中央主席團候補委員、蘇共中央書記,但這種日子隻維持了半年。

斯大林死後的第二天,蘇聯高層就宣布縮減中央主席團規模,主席團候補委員從11人縮減為4人,中央書記從10人縮減為3人,勃列日涅夫很不幸兩個職務都沒了,被馬林科夫打發到海軍政治部去當副主任,由此也可見勃列日涅夫當時連核心上司層都未進入。

直到赫魯曉夫掌權,勃列日涅夫被調到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擔任第二書記,到了哈薩克斯坦後勃列日涅夫積極響應赫魯曉夫的政策,是以受到賞識重新進入蘇共中央。

此後的情況就是赫魯曉夫提出的,勃列日涅夫絕對會支援,前者也将後者視為心腹,但前者沒想到的是他去黑海度假時,後者聯絡了衆多高層政變。

蘇聯的曆史告訴世人:永遠别小瞧站在身後的人,他們的破壞力才大

相比于其他蘇聯高層,勃列日涅夫并沒有很突出的方面,他能當上上司人,也恰恰是因為衆人都覺得他平庸,互相妥協出來的結果,誰都沒想到勃列日涅夫一幹就是十八年。

他在位期間,石油價格一路上漲,是以蘇聯經濟看着發展很快,但是勃列日涅夫完全否決了赫魯曉夫,尤其是在幹部這一點上。

赫魯曉夫推行的是“幹部年輕化”,取消了幹部終身制,也是因為此事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才被弄下台。勃列日涅夫不想重蹈覆轍就完全把赫魯曉夫又否定了一遍,導緻腐敗盛行。

勃列日涅夫也不敢明面地恢複斯大林模式,是以讓蘇聯的思想再一次動蕩,變得更為混亂。

蘇聯的曆史告訴世人:永遠别小瞧站在身後的人,他們的破壞力才大

否定全部的戈爾巴喬夫

在勃列日涅夫到戈爾巴喬夫之間,還有兩位較短的上司人——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

安德羅波夫上台後迅速改革,糾正了不少勃列日涅夫時期的錯誤,大力肅貪,讓蘇聯風氣為之一好,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中興之主”。可惜他本來身體狀況就不好,隻主政兩年就病逝了。

而契爾年科情況也差不多,隻幹了一年多也病逝了,接下來就到了戈爾巴喬夫時代。戈爾巴喬夫也是被安德羅波夫看好而進入核心的。

前面的蘇聯上司人一般也就否定前任,但是戈爾巴喬夫卻否定了所有上司人,他開始進行全面改革,推行“民主化”、“公開性”、“多元論”,幾乎是否認了蘇聯所有優秀的東西,這就讓蘇聯人從根本上遭到了打擊。

戈爾巴喬夫的智囊雅科夫列夫實際上是一個美國支援的人物,但是此人卻能稱為蘇聯宣傳部長,徹底地否定蘇共上司權。戈氏提拔的部下像謝瓦爾德納澤、葉利欽等人都是痛恨蘇聯的人。

最終也是葉利欽這個被戈爾巴喬夫大力栽培的下屬站到了對立面,進而成為蘇聯的掘墓人。

蘇聯的曆史告訴世人:永遠别小瞧站在身後的人,他們的破壞力才大

誰能想到當年能将國旗插在帝國大廈、一度讓美國瑟瑟發抖的蘇聯,短短69年就崩塌了。這個結局跟太多因素都有關系,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上司人。

從他們的上司人關系來看,基本都是曾經站在背後的人卻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最終把蘇聯弄得混亂不堪,以至于轟然解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