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紫界牆之司馬衍-他明明有兩個兒子 為何将皇位傳給弟弟?

作者:娓娓道來說天子
紫界牆之司馬衍-他明明有兩個兒子 為何将皇位傳給弟弟?

别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我是帝王檔案講述者-娓娓道來說天子,今天我們繼續紫界牆系列的第七講,晉成帝司馬衍。

司馬衍他爹是晉明帝司馬紹,他媽是明穆皇後庾文君。他二弟是晉康帝司馬嶽,他還有三個姐妹,分别是南康長公主司馬興男、廬陵公主司馬南弟和南郡悼公主。

司馬衍一輩子娶了一後一妃,一共兩個老婆,中宮皇後是成恭皇後杜陵陽,一個嫔妃乃為周貴人。司馬衍一生得了二子二女,長子為晉哀帝司馬丕,次子為晉廢帝司馬奕,後降為海西公。兩個女兒分别是尋陽公主和南平公主。

太興四年,司馬衍生于建康,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南京,他乃是晉明帝司馬紹之長子。太甯三年三月初二,司馬衍被他爹司馬紹立為皇太子。

司馬衍自幼聰明伶俐,極明事理,說話得體,且非常早熟。叛将蘇峻囚禁苛待司馬衍之時,司馬衍既不畏懼,也不猥瑣,而是泰然處之,埋頭讀書,表現出智者風度。

太甯三年閏八月二十五,晉明帝司馬紹駕崩。同年閏八月二十六,年僅五歲的皇太子司馬衍即天子大位,這就是晉成帝,尊奉他媽庾文君為皇太後。

紫界牆之司馬衍-他明明有兩個兒子 為何将皇位傳給弟弟?

司馬衍即位之時,尚且年幼,故而由其母皇太後庾文君臨朝聽政。司徒王導錄尚書事,與中書令庾亮共同參輔朝政,外戚一族再次崛起。

司馬衍遂任命撫軍将軍、南頓王司馬宗為骠騎将軍,領軍将軍、汝南王司馬祐為衛将軍。太甯三年九月十一,将他爹晉明帝司馬紹安葬于武平陵。

鹹和二年十月,庾亮不顧臣僚勸阻,強行征召曆陽内史蘇峻到朝中任大司農,借以削奪其兵權,消除朝廷隐患。蘇峻抗旨不從,遂聯合豫州刺史祖約共同起兵讨伐庾亮,“蘇峻之亂”就此爆發。

蘇峻兵強馬壯,武器精良,在豫州刺史祖約的配合下,很快攻至建康城下,朝廷官軍連連敗績。司馬衍他舅舅庾亮丢盔棄甲,撇下當皇太後的妹妹和外甥司馬衍,匆忙帶着三個弟弟,狼狽出逃尋陽,投奔溫峤。

鹹和三年二月,建康失守,百官奔散,殿省蕭然,留下護衛司馬衍的隻有王導、陸晔等忠直之臣。

蘇峻遂勒兵入宮,王導抱着司馬衍坐于禦座之上,侍中褚翜shà、鐘雅、右衛将軍劉超等待立左右,顯得正氣凜然,以至叛軍不敢上殿。蘇峻自封骠騎将軍、錄尚書事,專斷朝政,濫署百官,毆打大臣,裸剝士女,為所欲為。

王導因舊居朝中,德高望重,蘇峻仍讓其官居原職。叛将路永、匡術勸蘇峻斬殺王導等諸大臣,由于蘇峻對王導素來敬重,遂未被應允。

紫界牆之司馬衍-他明明有兩個兒子 為何将皇位傳給弟弟?

不久之後,蘇峻逼迫司馬衍遷居石頭城,将其軟禁于倉屋之中,并天天跑來此處高聲叫罵,世間之種種醜話,已讓他罵盡了。

王導聽聞此事,頓時覺得驚恐萬分,他擔心自己大禍臨頭,遂匆忙帶着兩個兒子逃至城外之白石,直到叛亂平息,王導才得以返還石頭城。以此舉來看,這個王導居然棄天子而不顧,真真稱不上是忠臣。

“蘇峻之亂”前後曆時一年零四個月,給建康城帶來極大破壞,士民逃散,百業停廢,宗廟宮室化為灰塵。

面對凋敝殘破之景,大臣們建議另遷新都。溫峤提出遷都豫章,三吳豪強請求遷都會稽,衆說紛壇,莫知所從。王導不愧是一代名臣,遂力排衆議,對君臣言道:

建康,古之金陵,帝王故裡,孫仲謀、劉玄德皆言,建康乃王者之宅。 古代帝王不因豐儉而遷都,如能以農為根本,節省用度,何必擔心凋敝!倘若不重視農桑,即便樂土也會變成廢墟。 加之北寇窺伺江南已久,一旦逃竄至蠻越之地,北寇勢必趁虛而入。如今之計,唯有鎮之以靜,示強以禦外敵。

君臣皆被王導這番義正詞嚴的谏言所折服,遷都之事,從此不再提及。

“蘇峻之亂”爆發之時,司馬衍年僅六歲。當年“五馬渡江”之一的南頓王司馬宗于叛亂中被斬殺,待“蘇峻之亂”平息後,司馬衍才發現昔日的這位同宗長者失蹤了,遂問其舅舅庾亮。

司馬衍:同宗之白頭公何在? 庾亮回奏道:司馬宗謀反,現已伏誅。 司馬衍掩面而泣,遂複言道:舅舅說白頭公謀反,便殺之,若有人說舅舅謀反,我又該如何?

庾亮聽罷,頓時大驚失色,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庾亮之弟庾怿送酒與江州刺史王允之,王允之素與外戚鮮有來往,于是乎他就先喂狗喝了一點,可憐的小狗随即暴斃而亡。王允之着實吓得不輕,随即據實上奏天子。

紫界牆之司馬衍-他明明有兩個兒子 為何将皇位傳給弟弟?

司馬衍看到奏疏後,大怒不已,遂恨恨言道:大舅已亂天下,小舅複欲爾邪?意思就說,大舅那樣就算了,小舅怎麼也跟他學呢?庾怿聞言,驚懼不已,為保全庾氏全族,不久之後便服藥自盡。

由此可見,司馬衍從小就不簡單,他不僅深谙馭臣之術,且懂得審時度勢,在同齡人當中是非常少見的。隻可惜司馬衍自幼被舅舅家所挾制,并沒有機會管理朝政。

司馬衍長大之後,诏舉賢良,勸課農桑,力倡勤儉,東晉政權遂趨于穩固。正當奢侈浮華之風盛行之時,司馬衍作為一朝天子,卻能掀起一場“節儉養德”的全民節約運動,并且還帶頭執行,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司馬衍曾打算在宮苑中修建一處練習射箭之所,後來經測算,竟要花費四十金,司馬衍覺得太過昂貴,故打消了這個修建計劃。論雄武氣度,雖不及他爹,但其恭儉之品德,足以追溯先賢。

鹹康八年六月初五,司馬衍因身體不适,下诏冊立弟弟司徒、琅琊王司馬嶽為皇太弟,也就是皇位繼承人。

有人問了,難道司馬衍沒兒子嗎?為何要搞“兄終弟及”這一幕呢?

其中之原因,其實很簡單。司馬衍的兩個兒子司馬丕和司馬奕皆尚在襁褓之中,若強行傳位幼子,則主少國疑,恐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不如傳位于弟弟,以保兩個兒子一生平安。

再加上外戚庾冰,也就是他舅舅,反複上書舉薦司馬衍的同母弟司馬嶽為皇位繼承人,司馬衍正好順坡下驢,給了他舅舅這個天大的面子。

紫界牆之司馬衍-他明明有兩個兒子 為何将皇位傳給弟弟?

同年六月初六,命武陵王司馬晞、會稽王司馬昱、中書監庾冰、中書令何充、尚書令諸葛恢一并跪受遺诏,以輔佐皇太弟司馬嶽。

同年六月初七,晉成帝司馬衍于西堂駕崩,享年二十二歲,在位十七年,谥号成皇帝,廟号顯宗,後葬于興平陵。

同年六月初九,琅邪王司馬嶽得以承繼大統,這就是我們下一講要說的晉康帝。不久之後,封司馬丕為琅邪王,封司馬奕為東海王,九泉之下的司馬衍想必也能瞑目了。

司馬衍還是位名副其實的書法名家,其草書作品勁力外爽,古風内含。《法書要錄》記載:

成帝則生知草意,穎悟通谙。光使畏魄,青疑過藍。勁力外爽,古風内含。若雲開而乍睹旭日,泉落而懸歸碧潭。

好啦!司馬衍的事兒,我們今兒就講到這兒,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記得關注、收藏、評論、點贊、投币~我們下期再見哈~拜拜!

下期預告:紫界牆之晉康帝司馬嶽

關注 [娓娓道來說天子] 更多帝王檔案為你持續聯播

紫界牆之司馬衍-他明明有兩個兒子 為何将皇位傳給弟弟?

找嬸娘當情人 就為過把皇帝瘾

後宮佳麗何止三千 臨幸之法前無古人

老媽 兒子 兒媳婦 一個都不放過

曆史上的商人之沈萬三

曆史上的商人之伍秉鑒

玮小寶帶你探秘紫禁城

紫界牆之司馬衍-他明明有兩個兒子 為何将皇位傳給弟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