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衍臨死前允許武悼皇後楊芷入武帝廟配享祭祀的做法,或有深意

作者:紀傳體三國評傳

小a讀《晉書》系列文集《晉書筆記》之讀《晉書帝紀第七》晉成帝司馬衍第八篇

文:小a斯蒂芬

司馬衍臨死前允許武悼皇後楊芷入武帝廟配享祭祀的做法,或有深意

原文【21】:七年春二月甲子朔,日有蝕之,己卯,慕容皝遣使求假燕王章玺,許之。三月戊戌,杜皇後崩。夏四月丁卯。葬恭皇後于興平陵。實編戶,王公已下皆正土斷白籍。秋八月辛酉,骠騎将軍、東海王沖薨。九月,罷太仆官。冬十二月癸酉,司空、興平伯陸玩薨。除樂府雜伎。罷安州。

釋文:鹹康七年(即公元401年)春天二月份的甲子日,這一天是初一,太陽發生了日食的現象。己卯日,慕容皝派遣使者到東晉朝廷請求加封他為燕王,并希望賜予他任命的诏書和玺印,東晉朝廷允許了這件事。

三月份的戊戌日,杜皇後駕崩去世。

夏天四月份的丁卯日,把恭皇後安葬在了興平陵。核實編戶人口,王公以下都實行僑居戶口編入所在郡縣并予以專門登記。

秋天八月份的辛酉日,擔任骠騎将軍的東海王司馬沖去世。

九月份,罷免太仆的官職。

冬天十二月份的癸酉日,擔任司空的興平伯陸玩去世。廢除樂府和各種雜伎。廢除安州的設定。

司馬衍臨死前允許武悼皇後楊芷入武帝廟配享祭祀的做法,或有深意

原文【22】:八年春正月己未朔,日有蝕之。乙醜,大赦。三月,初以武悼楊皇後配飨武帝廟。夏六月庚寅,帝不豫,诏曰:"朕以眇年,獲嗣洪緒,托于王公之上,于茲十有八年。未能闡融政道。翦除逋昆,夙夜戰兢,匪遑甯處。今遘疾殆不興,是用震悼于厥心。千齡眇眇,未堪艱難。司徒、琅邪王嶽,親則母弟,體則仁長,君人之風,允塞時望。肆爾王公卿士,其輔之!以祗奉祖宗明祀,協和内外,允執其中。嗚呼,敬之哉!無墜祖宗之顯命。"壬辰,引武陵王晞、會稽王昱、中書監庾冰、中書令何充、尚書令諸葛恢并受顧命。癸巳,帝崩于西堂,時年二十二,葬興平陵,廟号顯宗。

釋文:鹹康八年(即公元402年)春天正月的己未日,這一天是初一,太陽發生了日食的現象。乙醜日,大赦天下。

三月份,開始讓武悼楊皇後(晉武帝司馬炎的皇後)進入武帝廟配享祭祀。

夏天六月份的庚寅日,皇帝司馬衍身體不适,于是下诏說道:“我在年幼的時候,獲得繼承皇帝大位的機會,這些年全都托付在諸位王公大臣們的身上,已經有十八年了。但是卻沒能夠開創出和睦的政道,剪除災難,是以每天都日夜都戰戰兢兢,沒有一刻閑暇安甯的時候。今天又遭遇了疾病恐怕不能夠康複,是以内心非常的驚恐悲痛。千年太過遙遠了,我難以承擔這樣的艱辛了。現在擔任司徒的琅邪王司馬嶽,按照親疏關系是我的同母之弟,他躬行仁道,有君子的風範,聲望享譽當世。你們這些王公大臣們,要好好的輔佐他!以繼續供奉晉國曆代祖先,協調好朝廷内外的關系,掌控好正确的發展道路。唉呀,一定要恭敬的對待國家的事情!不要辱沒了祖宗在天之靈。”

壬辰日,召見武陵王司馬晞、會稽王司馬昱、中書監庾冰、中書令何充、尚書令諸葛恢,讓他們一并接受皇帝的臨終顧命。癸巳日,皇帝司馬衍在西堂駕崩去世,時年二十二歲,安葬在興平陵,廟号顯宗。

司馬衍臨死前允許武悼皇後楊芷入武帝廟配享祭祀的做法,或有深意

原文【23】:帝少而聰敏,有成人之量。南頓王宗之誅也,帝不之知,及蘇峻平,問庾亮曰:"常日白頭公何在?"亮對以謀反伏誅,帝泣謂亮曰:"舅言人作賊,便殺之,人言舅作賊,複若何?"亮懼,變色。庾怿嘗送酒于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與犬,犬斃,懼而表之。帝怒曰:"大舅已亂天下,小舅複欲爾邪?"怿聞,飲藥而死。然少為舅氏所制,不親庶政。及長,頗留心萬機,務在簡約,常欲于後園作射堂,計用四十金,以勞費乃止。雄武之度,雖有愧于前王;恭儉之德,足追蹤于住烈矣。

釋文:皇帝司馬衍年少時就會聰明,向大人一樣非常的有器量。南頓王司馬宗被誅殺的時候,司馬衍并不知道,等到蘇峻被平定之後,就向庾亮詢問,說道:“平常總是來的那個白頭發老公公去哪裡了?”庾亮回答說因為謀反已經被誅殺了。皇帝司馬衍立時哭泣着說道:“舅舅(庾亮是司馬紹的明穆皇後庾文君的哥哥,後面的庾怿是庾亮的二弟)你說人家是賊人,就把他殺了,有一天要是有人說舅舅也是賊人,那該怎麼辦呢?”庾亮随即懼怕,連聲色都變了。庾怿經常給江州刺史王允送酒,王允把酒給狗喝了,狗當即斃命。于是王允害怕被害就上表給皇帝司馬衍說了這件事。司馬衍于是大怒說道:“大舅舅已經搞亂了天下,小舅舅也要如此嗎?”庾怿聽說以後,喝藥而死。然而,司馬衍少年時被舅舅們所制約,畢竟不能親政。等到長大以後,非常的留心治理萬機,也專心在節儉節約上面,他常常想要在後園裡建築一座射堂,就是練習射箭的場所,卻因為預算要用四十金,而因耗費财物過多停止。皇帝司馬衍在雄壯威武的器度上,雖然比不上之前的君王,但是在恭敬勤儉的美德上,足以勝過在他之前的英烈了。

小a斯蒂芬發表于2020年9月30日。

司馬衍臨死前允許武悼皇後楊芷入武帝廟配享祭祀的做法,或有深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