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自太平洋戰争爆發以來,日本運用突襲戰術,在短短的3個月作戰中,以損失不到2萬人的代價,打敗了英、美、荷等國在遠東的近40萬軍隊,控制了整個西太平洋。這場賭博式的勝利,是島國幾千年來沒有的輝煌和榮耀。

既然是賭博,遲早是要還的。戰争的鐵血法則最終拼的是國家實力,在山本五十六看來,偷襲珍珠港預計帶來的戰略優勢會有一年。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僅過5個月,美國的炸彈就落在了日本人的頭上。然而,這場“30秒”的轟炸,意義重大。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日軍卷擊東南亞,讓整個民族陷入戰争的瘋狂之中,日本上下一片歡騰。每取得一次勝利,狂熱的東京市民就會自發地來到皇宮門前,揮舞太陽旗,口喊“萬歲”口号。與之相反的是,盟軍始終處于被動态勢,士氣普遍低落。

在美國,一場“以牙還牙”的複仇正在醞釀。珍珠港遇襲激發了美國上下對日本人的憤恨,熱血青年紛紛報名參軍入伍,整個工業轉入戰時運轉,而羅斯福認為最要緊的事,是盡快展開“複仇行動”,對日本實施報複性轟炸。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新任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十分慶幸3艘航母在偷襲中保留了下來,這可是“反戈一擊”的最後家底。當然,他也十分同意總統的想法,因為在家門口遭到襲擊,讓艦隊官兵們倍感沒有面子,承受着來自各方的壓力,心裡憋着一口“惡氣”。

盡管十分憤恨,但橫跨5000公裡去偷襲日本,困難還是很多的。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将隻有500公裡飛行極限的艦載機,突破其近1000公裡縱深而不被發現。有人提到了陸軍的b-25轟炸機,因為它具備2100公裡的航程。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過去常常是“球大哥不理球二哥”,沖突不斷的美國陸、海軍,這次可以說是摒棄前嫌、精誠團結。陸軍負責招募優秀的飛行員,并負責減輕b-25的重量,海軍負責訓練這些飛行員,在200多米甲闆上順利起飛,這就是有名的杜立特“特攻隊”。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帶領16架b-25轟炸機飛臨島國,其中10架轟炸了東京,在其空中隻停留了30秒。盡管造成的損失不大,但給一直感覺良好的日本人以沉重打擊,尤其是軍方高層,紛紛要求與美國海軍進行決戰。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因為東京被炸,山本五十六不得不到皇宮去謝罪,并保證再也不會發生類似的事情。然而,“說着容易,做着難”,要想做到這一切,必須消除來自美國中途島、或夏威夷等基地的威脅,并尋機殲滅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

更讓他下定決心的是,為了争奪莫爾茲比港,日、美雙方進行了一場戰争史上,首次的超視距航母大戰,美軍2艘航母一沉一輕傷,日軍3艘航母重傷2艘,雙方算是打了平手。但山本隐隐感到來自美國的威脅,要下手必須盡快。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然而,尼米茲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認為珊瑚海海戰是日軍“南下”政策的一部分,待太平洋艦隊主力被吸引過去時,山本會趁機攻擊中途島。事後證明,尼米茲的判斷完全正确。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尼米茲開始進行中途島戰役的準備。

首先,加強中途島的防禦。按照尼米茲的要求,中途島開始大興土木,構築防禦工事;短短幾天100多架各類飛機部署到位,駐軍兵力也增擴到原來的3倍多,他甚至親自登島視察防務。現在的中途島,就像“武裝到牙齒的”不沉航母。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其次,重視情報工作。自接任艦隊司令一職,尼米茲就成立了海軍情報部,并破譯了日軍自認為安全性極高的jn-25密碼。尤其是掌握了山本分兵2艘航母佯攻阿留申群島,誘使美軍上當的情報,他決定将計就計,中途島的“伏兵”巋然不動。

更為重要的是,發揮美國軍工優勢,盡快修複受傷航母。在山本的研判中,此時的美太平洋艦隊隻有2艘完好的航母,日軍占有4:2的絕對優勢。但在尼米茲的嚴令下,在珊瑚海海戰受傷的“約克城号”航母僅3天就恢複了戰鬥力,開赴戰場。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一切都像尼米茲設想的那樣,日本聯合艦隊的4艘主力航母被擊沉,山本以局部優勢勝全局,以及稱霸太平洋的企圖徹底破滅。美國太平洋艦隊在這一戰後,迅速趕超日本,成為太平洋地區實力最強的海軍。

縱觀中途島海戰,日本固然有分兵、資訊不靈、指揮不當的錯誤,但有一個細節,也是其慘敗的關鍵。美軍的受傷航母可以3天恢複,而日軍卻需要半年才能修理好受傷的航母,這就是雙方軍工業制造能力,以及綜合國力之間的巨大差距。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一是,美國轉入戰時體制迅速。就在羅斯福宣布對日作戰不久,占全世界40%的工業企業全部轉入軍工生産,福特等汽車公司生産坦克,波音公司轉産戰鬥機。這就是經濟實力轉化軍事實力的最好例證,日本沒有這樣的經濟實力。

這還要歸功于美國成立的“戰時生産管理局”。它在保障私營企業利潤的情況下,将國内大、小私人企業全部轉入軍品,或軍民兩用的産品上。可喜的是,過去由于經濟危機閑置的工廠和船塢,再次繁忙起來。戰争拉動了經濟增長。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二是,美國參戰不需要國家投入太多。日本的軍費開支占到全民收入的98.5%,可以說是傾其所有。而美國采取發行公債的方法,用民間的資本支撐龐大的軍費開支,就連孩子們都購買了超過10億美元的公債,相當于日本發行的公債币值。

美國四年的軍費支出2800多億美元,發行公債1500多億美元,也就是說,60%的軍費開支是群眾掏錢支援的。而政府用“閑置”的錢發展經濟,盡管對咖啡、糖等實行配給,但群眾的生活未受多大影響,成為參戰國中餐桌食物最豐富的國家。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更關鍵的是,人力資源的優勢,成為赢得戰争的保障。整個戰争期間,美軍最多達到1200多萬人,僅占總人口的9%,男性的18%,并未影響到經濟生産,這主要得益于工業自動化。值得稱道的是,其500萬技術勞工全部免征。

這些優勢,決定了美國的工業轉為軍工後,爆發出驚人的生産力。一艘萬噸輪僅4天建成下水,這個記錄至今仍未打破。也就有了受傷的“約克城号”還沒有靠岸,勞工們就開始登船維修了。這樣的保障能力,在當時,也就隻有美國能做到。

美國轟炸東京30秒說明了什麼?60%軍費靠群眾,孩子們買十億公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振奮決戰信心。而這,正是尼米茲所盼望的結果。當然,綜合國力的強勁,也是美國遲早打赢戰争的根本。

總之,羅斯福、尼米茲極力推崇的轟炸東京。表面上看,是為了提振盟國反擊的信心和決心,遏制日本的嚣張氣焰。其實,背後所要表達的,就是彰顯美國戰争潛力的巨大,以及對日本的蔑視和嘲笑。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和讨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争》

歡迎搜尋關注“白楊樹下談曆史”//學習曆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