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登徐士林與萊西隋人鵬,這兩位清代進士原來是兒女親家

作者:膠東故事會

在清代的膠東曆史上,文登的徐士林和萊西(時無萊西,為行文友善,且按照現代區劃進行叙述)的隋人鵬,都是知名人物。後世兩地編撰的史志資料,對此二人的生平都有詳細介紹。

徐士林(1684~1741),字式儒,号雨峰,籍貫為現威海市文登區澤頭鎮爬山後徐家村。他于康熙五十年(1711)中舉,五十二年(1713)中進士,曆任主事、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職,後官至江蘇巡撫,成為封疆大吏。他不僅仕途顯赫,在品行方面也可圈可點。去世之後,乾隆皇帝曾下诏褒揚,稱他為“一代完人”。

隋人鵬(1703-1738), 字扶九,号芸閣,籍貫為現青島萊西市水集街道隋家屯村。他考中舉人是在雍正四年,次年連捷進士。他精通五經,曾在翰林院、國子監、詹事府任職,期間曾以京官身份外出提督四川學政,在乾隆元年,他調任河南,擔任按察使之職。乾隆三年,因積勞成疾,在河南任上去世。

文登徐士林與萊西隋人鵬,這兩位清代進士原來是兒女親家

以上兩位名人,筆者此前雖然都曾聽聞,但并不知道他們之間還有一層特殊關系。前幾天,偶然閱讀到徐士林為隋人鵬撰寫的墓志銘,才知兩人原來是兒女親家。

從生平介紹中不難看出,徐士林和隋人鵬的年齡相差約二十歲,考中進士的時間也相差十多年,既非同齡,也非同年(同科進士),按說交集本來不大。而兩人之是以能結為兒女親家,應該與他們在河南共事的經曆有關。

文登徐士林與萊西隋人鵬,這兩位清代進士原來是兒女親家

乾隆元年,徐士林從外省升遷,任河南任布政使。而就在同一年,隋人鵬由京官外放,同樣也到了河南,擔任按察使。布政使、按察使,俗稱藩台、臬台,兩者同為地方要職,分工有所不同。按照清代的慣例,一省之内,巡撫出缺,則布政使升任;布政使出缺,則按察使遞補。雖然布政使的地位要略微高一些,但兩者之間仍為同僚,而非從屬關系。

徐士林和隋人鵬既然都是登州府老鄉,又同在河南省任職,雖年齡有差别,但也逐漸成為平輩朋友。可能就是在這段時間内,兩人結為了兒女親家。具體來說,是隋人鵬的二女兒,嫁給了徐士林的兒子徐朝亮。

在《隋廉訪人鵬墓志銘》中,徐士林對隋人鵬的家庭子女情況有比較詳細的介紹,銘文載:“配喬氏,封恭人,邑茂才諱澤女。子一,允昇,太學生,娶趙氏州同諱球女。女子三,長字貢生趙公玢子大欽。次字餘子朝亮。三未字。”

文登徐士林與萊西隋人鵬,這兩位清代進士原來是兒女親家

也就是說,隋人鵬的妻子來自同縣的萊陽喬氏家族,生有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在隋人鵬去世的時候,他的兒子和長女、次女都已成家,隻有三女還待字閨中。嫁到徐家的,是隋人鵬的次女。

隋人鵬去世之後,歸葬于萊城西南隋家屯之新阡(即萊西市隋家屯村附近)。因為姻親的關系,其家人就請徐士林撰寫墓志銘。徐士林也認為“餘與公同籍東牟、同官中州,重之以婚姻”,理應執筆,于是就揮就此文。

文登徐士林與萊西隋人鵬,這兩位清代進士原來是兒女親家

因銘文較長,現摘錄幾句,以飨讀者。銘曰:“萊山矗矗,沽水洋洋。扶輿磅礴,人才俊良。惟公之先,世濟勳庸。鐵券傳家,策名鼎鐘。累傳於公,始以文顯。甲科高擢,庶常妙選。”

綜上而言,門當戶對,在古代是一條重要的聯姻原則。徐士林和隋人鵬之間的關系,也算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了。(本文作者:耳左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