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私訪鄭州黃崗寺暗查驚天宮廷謎案

荊建利/文

乾隆私訪鄭州黃崗寺暗查驚天宮廷謎案

許多年前,在網上看到鄭州西郊著名刑偵作家賈國勇先生講過有關黃崗寺的故事。由于内容并非一篇,為了故事緊湊,更加精彩,稍微添加情節重新演繹:

話說乾隆丁巳年(公元1737年)春,乾隆開始了江南巡幸之旅。當皇家舟船沿着京杭大運河到達河南的範縣地界時,乾隆突然下了一道聖旨,要改乘坐騎,移駕少林寺。乾隆青衣小帽,打扮成鄉紳模樣前往少林寺。路途中,經過鄭州西南黃崗寺,走進寨内,乾隆看到一座青石貞節牌坊巍峨高大。按照當時的規矩,凡是到這欽命建造的牌坊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隻有皇上才能除外。乾隆甩蹬離鞍,駐足瞻仰,以表敬慕之心,讓随行的河南布政使徐士林不由心生敬意,贊歎不已。徐士林代黃崗寺村人請求留下墨寶。隻見乾隆提筆蘸墨:“節孝流芳”後有落款“乾隆書”。

乾隆觸景生情,題寫匾額,另有内情。他私訪鄭州其實為了暗查一段驚天公案。而且巡幸路途稍有眉目,皇妹在少林寺一帶出家為尼。雖然和這位皇妹未曾謀面,但她曾經和自己的命運緊緊聯系地在一起。皇太後為這個公主失蹤日夜懸心,乾隆也每日寝食難安,常被夢魇所驚擾。于是,乾隆想到少林寺早日與兄妹會面的心情更為迫切。

乾隆私訪鄭州黃崗寺暗查驚天宮廷謎案

乾隆要到少林寺的消息,很快讓寨内的荊氏鄉紳知道了,并且驚動鄭州知州及其随行官員,紛紛前來勸阻皇上千萬莫去少林寺。少林寺民風強悍,習武成風。荥密登山區常有賊寇嘯聚山林。即便婦孺孩童也會棍棒拳腳,是一個英雄聚會,卧虎藏龍的地方。要是刺客潛伏山中,暗中行刺,而此次行色匆忙,随行人衆又少,對皇上極為不利。乾隆思念皇妹心急如焚,恨不得一腳步入少林寺。徐士林懇請皇上跓跸報恩寺。差人通知少林寺主持,速派武僧前來護駕。乾隆接受了徐士林勸告。顯聖寺内大雄寶殿如來佛祖跟前,乾隆雙手合十為皇額娘,生母,皇妹焚香祈福。

乾隆無數次被夢魇困擾,就是因為皇妹流落民間,命運多舛,多年找尋,竟然沒有半分消息!而自己成為了大清威名赫赫,權傾天下一皇帝。乾隆身在京師,處在皇宮,經常身穿漢服,常常在想,要是皇妹不再流落民間,回到皇宮,雖不說不能貴為帝王,享受人間榮華富貴,至少不再受那民間颠簸流離之苦。乾隆躺在報恩寺的禅房内。睡思昏沉中,燈影飄忽,黑影晃動,不想真有刺客行刺。乾隆大驚,手忙腳亂中滾落禅床。順手抓起佩劍反擊,卻處下風,連連落敗。不由大喊内侍速來救駕。就在此時,忽聽窗外有人亮如洪鐘高喊:皇上稍安毋驚,雲長奉佛祖之命前來救駕!乾隆聞聲覺醒,渾身是汗。張皇失措之中,隻見徐士林正在急切呼喊聖上。乾隆再次被夢魇所困擾,心有餘悸。

乾隆私訪鄭州黃崗寺暗查驚天宮廷謎案

接着寺院内燈火通明,串羅鳴響,人聲嘈雜,有寺僧前來報告,伽藍殿内的關公銅像倏忽不見,多方查找,也不見蹤影。乾隆忙問徐士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夢魇?徐士林說:皇上千古英主,吉人天相,不管神明,還是凡人,都會前來救駕。乾隆聽完這話,不由想起了皇額娘所說的陳世倌。這人便是自己的生父。此人素懷忠義,頗有雲長遺風。為了皇額娘,曾經抱着乾隆進入雍親王府,後失散多年。陳世倌又抱着公主,星夜逃離京城,流落到了民間不知所蹤。

再言報恩寺主持來到乾隆跟前,回禀有寺僧親見有人,拍馬提刀,望黃崗寺西寨門方向而去。乾隆想,如今前往少林寺,顯然驚動江湖,不然為何強人行刺。想到這裡,乾隆帶着一幹人衆,策馬揚鞭,迤逦追至金水河邊。但見得金水河潺潺,月光如洗。馬蹄印處,一股清泉汩汩滔滔,溢流不絕,乾隆帶領衆人回到報恩寺内。住持聞聽後,驚詫不已,因為那個地方從來就沒見泉眼,今日所見,并非虛言,定是伽藍顯聖相助。乾隆深以為然。

乾隆私訪鄭州黃崗寺暗查驚天宮廷謎案

乾隆一夜高枕無憂,次日醒來,睜眼禅房的窗台上有一銅像,金盔金甲,罩袍束帶。面色凝重,英氣逼人。令人驚奇的是,關公手裡的青龍偃月刀不見了。正要着人去找,有人到寺内送來兩樣東西。寺内住持慌忙迎接。正是丢失的青龍偃月刀。揀刀的人正是在金水河邊見到撿回的。除此以外,還有一隻脖子上冒血的野狐。寺内僧徒附會,強人一定被關公的青龍偃月刀所幻化成的神将追上斬殺。因為伽藍佛就在身邊,晝夜不離,長夜守護。乾隆深信不疑冥冥神明庇佑,不再等少林寺派來武僧,就毅然決定前往少林寺。

乾隆私訪鄭州黃崗寺暗查驚天宮廷謎案

乾隆一幹人衆,一路上果然相安無事,來到了登封少林寺内,見到了主持。看到了大雄寶殿多年失修,于是下旨撥銀三千兩進行修繕。由于少林寺附近民風彪悍,多會習武,必須對民實行仁政,是以到了登封,免糧赈災三年。乾隆來到少林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尋找皇妹,登封一帶大小寺院包括永泰寺都尋遍了,依然沒有皇妹的蹤影。

乾隆私訪鄭州黃崗寺暗查驚天宮廷謎案

後來經過多方打聽,少林寺内,近年來有個官家女子在那裡閉門清修。據說身份顯赫,其志堅定不移,不敢怠慢,特意安排了“立雪亭”處出家為尼。乾隆到了大雄寶殿附近的“立雪亭”,也遭遇了類似于慧可要見達摩祖師的那樣的遭遇。那名出家女子,閉門不見!乾隆幾乎要揮劍斷臂,被身邊的恩師徐士林,還有随行衆人所勸阻。乾隆過于急切,破門而入,禅房空空,青煙袅繞,蒲團尚溫,依然蹤影不見。乾隆悲切萬分,提筆在神龛留下了“雪映心珠”四字。

乾隆私訪鄭州黃崗寺暗查驚天宮廷謎案

乾隆見皇妹勘破紅塵,不思皇家,不便再打擾這位江南女子的佛門清修,于是再行決定繼續南下,尋找生父陳世倌。離開少林寺時,主持接受了徐士林的請求,特意派出了20名武僧護送。乾隆到少林寺頭一天,就知道了報恩寺是少林寺的一個下院。自從伽藍顯聖後,乾隆心裡夙願未了,少林寺進香後,帶着20名武僧,以及随衆沿原路傳回了鄭州,報恩寺臨近驿道,也是必經之路。到了報恩寺,乾隆看到伽藍殿破舊,決意撥銀進行修繕。而且伽藍金水河顯聖處,被當地鄉民傳為“馬寶泉”。(該村利用這一傳說資源,在金水河故事發生地,修建了一座園林型公墓。)自從離開報恩寺,乾隆不再夢魇,笃信伽藍,敕命報恩寺為顯聖寺。乾隆在少林寺修繕大雄寶殿,在報恩寺修繕伽藍殿,無形中表露出親情難舍,隻是宮廷險惡,不願世人所知。顯聖寺内,有一尊三面觀音石像,手拿柳枝,高達數米,寺僧紀念乾隆跓跸顯聖寺,效仿則天皇帝雕刻佛像,寺内樹立起三面觀音。據說其肖像原型就是太後,生母,還有民間失蹤的公主。

乾隆私訪鄭州黃崗寺暗查驚天宮廷謎案

乾隆丁巳年(1737年)夏,乾隆沿着水路過黃河下江南,一路到了江蘇宜興馨山崇恩寺。乾隆離開少林寺,雖沒有見到皇妹,卻陰差陽錯地找到了陳世倌的下落!隻是陳世倌已經皈依佛門,在一座江南名刹中修禅。令乾隆感到幸運的是,乾隆此次出行江南,千回百轉,居然找到了生母,母子相見,淚眼婆娑,得知生父腳下有一顆豌豆大的黑痣。于是二下江南時,就帶了諸多的襪布,每到一家寺院,都要叫寺院衆僧當衆領受皇恩,脫掉舊襪,換上皇帝所賜的新襪。崇恩寺内,乾隆再次賞賜衆僧,趁衆僧換襪之際認出了生父陳世倌。雖然近在咫尺,為避皇家之嫌,卻不能當場相認,而是回到京師禀告了生母。生母亦随乾隆來到京師。到了第三下江南時,再次來到崇恩寺準備迎接生父陳世倌進京,卻不料陳世倌已經坐化圓寂了。乾隆皇帝遺恨萬分,他在寺前倒着栽下了一棵柏樹,祈禱上蒼:前日相見,若果真是生父,倒栽之柏,定能成活,并當場禦筆封賜崇恩寺為“天下第一祖庭”。不知是後人的附會還是神通顯現,乾隆皇帝倒栽的那棵柏樹果然成活,到如今依然生長在崇恩寺中。也就是因為乾隆皇帝的親筆禦封,磬山崇恩寺從此成為江南佛學之隆,天下歸慕之寺。少林寺20武僧從江南回來,依歸顯聖寺成為護院僧衆,遠近皆聞顯聖寺武僧武功高深。

乾隆私訪鄭州黃崗寺暗查驚天宮廷謎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