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2月,剛剛回到安徽一個月的李德生接到中央的緊急通知,說毛主席有事情找他,需要他立刻傳回北京。按照規定,請假在外地的政治局委員不需要參加日常會議,毛主席這一次緊急召見李德生又是什麼原因呢?
李德生來不及細想,趕緊安排好工作,乘坐飛機傳回北京,下飛機後一刻不停地直奔中南海。當時毛主席剛剛遊完泳,見到李德生之後沒有多言,開門見山地說:
“我和恩來準備讓你做北京軍區的司令,别人做,我不放心。”

圖丨李德生舊照
雖然李德生不滿14歲就加入紅軍,但在1968年以前,和毛主席并沒有直接接觸,為什麼在短短的兩年時間中,李德生會被毛主席如此信任呢?
李德生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當李德生的家鄉新縣迎來共産黨和紅軍之後,李德生加入了當地的兒童團,開始跟着共産黨鬧革命。1930年不滿14歲的李德生報名參加了紅軍,由于作戰勇敢,人也很機靈,李德生很快就被部隊首長發現。
在部隊首長的安排下,李德生成為營部通信員,很快就因為表現優秀調到了團裡,同時受到部隊對他的重點培養。在首長身邊工作,李德生很快就被提拔起來,從一名通信員做到交通隊的一名班長,随後又擔任師機關的黨支部書記職務。
圖丨李德生(中)
1934年紅四方面軍開始西征,李德生跟随大部隊參加了許多重要的戰役。在一次戰鬥經驗總結的會議上,李德生說最近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有些放松,告誡大家要在思想上抓緊。這本是一句再平常不過的話,卻被人斷章取義,給師政委打小報告,直接導緻李德生被撤去了黨支部書記的職務,開除了黨籍。
李德生無論如何也想不通,自己說了幾句通常都會說的話,提了一些要求就被開除了黨籍,其他黨員也認為不公平,将這件事報告給了師長陳錫聯。陳錫聯不好否定師政委的決定,便将李德生找來談話,問清了原委之後,陳錫聯開導李德生放下包袱,要在工作中證明自己。在陳錫聯的開導下,李德生很快就恢複了黨籍,重新擔任班長。
抗戰爆發之後,李德生被提拔為通信排長,作為一名年輕的指揮員,李德生帶領戰士們不但消滅了大量的敵人,同時還将繳獲的物資武裝到排裡的每一個人,給其他部隊送去了大批的武器彈藥。
圖丨陳錫聯舊照
作為基層排一級作戰成績突出的一員,李德生很快就引起了鄧小平、劉伯承的注意和提拔。在抗戰結束前,李德生已經被提拔為團長。解放戰争開始之後,李德生被任命為晉冀魯豫野戰軍旅長,當時李德生隻有30歲,是我軍中比較年輕的進階指揮員。在劉伯承、鄧小平麾下,李德生打下了許多漂亮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奪取襄樊之戰。
北韓戰争爆發之後,李德生主動請纓要求入朝作戰,1951年李德生作為一個師的師長率部入朝。在抗美援朝戰争中,李德生指揮的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就是上甘嶺後期戰役。當時李德生本應該率領部隊休整,在接到兵團指令之後,李德醬油調精銳部隊一起進入前沿陣地,頂着敵人的炮火到達五聖山指揮所。
在李德生的統一指揮下,我軍以較小的代價給予敵人沉重的打擊,惱羞成怒的敵人組織重兵對上甘嶺進行重點進攻。1952年11月1日,敵人的飛機和重炮對我軍的陣地進行反複轟炸,李德生一邊組織部隊進行還擊,一邊派人重新修築工事,咬着牙打退了敵人的數十次進攻。毛主席得知上甘嶺的情況之後,親自起草電報對李德生部進行嘉獎。
圖丨李德生在上甘嶺戰役中指揮戰鬥
李德生經過再三考慮,決定由防守轉為主動進攻,在我軍炮火的掩護下,李德生指揮部隊分三路沖入敵軍陣地,隻用了半個小時就将敵人全部殲滅。随後又打退了敵人十多次的反撲,徹底鞏固了陣地。在堅守了一個多月之後,李德生才将陣地已交給了第十五軍,當時上甘嶺我軍陣地已經非常牢固。
李德生在上甘嶺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回國之後受到廣泛的稱贊,組織上也特别重視對李德生的培養。1968年9月,李德生開始擔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次月作為安徽省負責人出席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
在會上,周總理宣布分組名單,當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時,毛主席打斷了周總理,問:
“哪個是李德生?”
圖丨李德生(前排左一)與戰友合影
周總理向毛主席簡單介紹了李德生的職務,并且招手讓李德生站起來。李德生起立向毛主席敬禮,毛主席仔細打量了一下李德生,笑着說:
“不認識你呀,你這個同志。”
雖然在這之前李德生多次在大會上見過毛主席,但毛主席對李德生并沒有什麼印象。毛主席接着問李德生是哪裡人,當聽說李德生是河南新縣人時,周總理插話說:
“跟許世友同志是一個縣的吧?紅四方面軍的老家。”
圖丨戰場上的李德生(左前二)
毛主席接着問李德生多大年紀,李德生回答說自己52歲。毛主席對大家說,安徽的事情辦得不錯,之前不是通報了李德生在蕪湖的事情嗎?接着毛主席轉頭問李德生是怎麼搞的。李德生沒想到毛主席會在這麼多人面前提問,想了一下說了六個字:
“就是大造輿論!”
在場的參會人員本以為李德生說的是開場白,都在認真地聽李德生如何繼續回答毛主席的問題,誰知道李德生說完那六個字之後,就獨自站在那裡。會場的氣氛一下子有些怪異,突然有人發出了一聲笑聲,打破了異樣的氣氛。毛主席也笑了起來,接過李德生的話繼續說:
“是啊,就是要早輿論,不然怎麼能搞那麼多隊伍,沒有群衆,也就沒有軍隊,沒有黨,沒有無産階級政權。”
圖丨建國之後的李德生
也正是因為李德生在安徽的工作突出,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關注。1969年4月,李德生再次作為安徽省代表出席黨的九屆一中全會。在會上通過選舉産生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候補委員,周總理宣布選舉結果,當念到李德生當選政治局候補委員的時候,毛主席再次提出:
“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
周總理示意李德生起立,李德生起身戴好軍帽,向毛主席敬了一個軍禮,周總理笑着對李德生說:
“德生同志,請你把帽子摘下來吧。”
李德生将軍帽摘下,端莊地面向主席台,毛主席看着這位身經百戰,風華正茂的老紅軍戰士,不禁再次問李德生:
“你今年多大年紀?”
“我53歲了。”李德生回答道。
毛主席重複了幾次:“53歲,53歲了......”
參加完會議之後,李德生傳回安徽繼續工作。三個月過後的一天,李德生突然接到周總理的電話,說中央已經決定将他調到北京工作。李德生感到太過突然,希望周總理能夠繼續讓自己在安徽工作,周總理在電話中說:
“這是中央決定的,請你安排好工作就到北京來。來之前給北京來個電話,他們會安排飛機去接你。”
圖丨李德生向華國鋒彙報工作
李德生草草安排了一下工作就趕到了北京,周總理在懷仁堂接見了他,詢問他想在軍委工作還是國務院工作,李德生想了一下,對周總理說:
“我在部隊時間長了,願意幹地方的事。”
可能周總理沒有想到會得到李德生這樣的回答,沉默片刻之後繼續對李德生說,中央已經決定讓他除了參加政治局的活動外,還要參加一些國務院和軍委的活動,同時兼任安徽省之前的職務。随後周總理向李德生詳細介紹了這些工作的情況,并細緻地詢問李德生什麼時候能搬到北京,李德生提出需要回安徽幾天,将整個工作部署一下,周總理立刻同意:
“準你一個月的假回去安排一下,辦完了趕快回來。”
圖丨李德生在基層部隊視察
李德生安排好安徽的工作馬上趕回北京,沒過多久周總理通知他說毛主席要接見他。李德生跟随周總理來到中南海,當時毛主席正在看書,看到李德生之後,毛主席起身同李德生握手,笑着說:
“李德生,我也叫李德生(德勝)啊。”
在延安時期,毛主席曾經化名“李德勝”,用湖南話說起來,“德勝”和“德生”發音是相同的,周圍人聽到毛主席的話都笑了起來。毛主席示意大家都落座,當看到李德生有些緊張的時候,毛主席順手拿起周總理放在桌上的老花眼鏡戴了一下,問李德生:
“你是不是也要戴眼鏡了呀?”
圖丨李德生與許世友等人合影
毛主席的随後一問,讓李德生緊張的心情頓時放松了下來,回答毛主席說看書的時候要戴一下。毛主席接着對李德生說:
“我通過其他同志了解了你,他們都說你不錯。”
緊接着毛主席又詢問了一下安徽的情況,李德生一一做了詳細的回答。毛主席又問到李德生平時讀什麼書,李德生回答說自己文化水準不高,平時喜歡讀一些軍事理論方面的書。毛主席勸說李德生說:
“光讀軍事書籍不行,還是應該讀寫其他方面的書,你看過《紅樓夢》吧?”
李德生回答說自己斷斷續續看過一些,毛主席叮囑李德生說要将《紅樓夢》當做曆史來讀,同時還要讀《天演論》和《通鑒紀事本末》,看一遍不行,要看五遍。之後周總理說到對李德生的工作安排,李德生感到身上職務太多,擔子太重,希望能夠将安徽和南京軍區的工作免掉。毛主席大手一揮說:
“不要免,一個都不要免,南京的不要免,安徽的也不要免。”
周總理鼓勵李德生說就按照毛主席的訓示大膽工作,毛主席對李德生的工作做出具體訓示:
“你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給你安排三個‘三分之一’,三分之一時間在北京工作,三分之一時間讀書學習,三分之一之間到下邊搞調查研究。”
圖丨李德生視察工作
從此之後,李德生就按照毛主席這三個“三分之一”的訓示,開始了一段特殊的政治生活。1970年年末,李德生向政治局請假傳回安徽工作,12月19日下午,李德生正在組織對安徽省第三屆黨代會的具體事宜進行商讨,從業人員匆匆走進會議室,在李德生耳邊說了一番話,李德生聽後點了點頭,加快了會議的進度。
會議結束之後,李德生找來宋佩璋,說中央辦公廳來電話,毛主席有事情需要他立刻回北京一趟。第二天一大早,李德生就乘坐專機回到了北京,在飛機上,李德生一直想不到毛主席找自己是什麼事,按照規定,請假在外的政治局委員可以不參加日常會議,這次毛主席如此召集召見自己,一定是有什麼要緊事。飛機降落在北京空軍機場之後,李德生一刻不停地趕往中南海。
圖丨李德生(中)與軍政委
李德生來到中南海之後,毛主席剛剛遊泳結束,心情比較放松,見到李德生之後,随口問起安徽的情況,李德生想毛主席這麼着急召見自己,肯定不是想了解安徽的情況,但還是一五一十地向毛主席做了彙報。毛主席聽完李德生的彙報之後,滿意地點了點頭:
“我和恩來已經決定了,要讓你來擔任北京軍區的司令員,别人做,我不放心。”
當時李德生感到非常詫異,自己當時已經身兼數職,如今毛主席又讓自己擔任北京軍區的司令員,身上的壓力實在有些大,便請求毛主席能夠免去自己總政治部的工作,毛主席拒絕了他的要求:
“政治部還有副主任嘛,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北京軍區,把屁股坐在北京軍區。”
1973年中共十大召開之際,政治局開會讨論提名主席、副主席人選,毛主席問大家主席誰來當,大家異口同聲說當然還是主席來當。毛主席說可以組織一個顧問委員會,自己來當顧問,結果大家都不贊成毛主席的提議,毛主席說:
“你們都不贊成,我隻好還做主席,鞠躬盡瘁。”
圖丨毛主席與周總理
緊接着毛主席又問大家誰來當副主席,周總理将政治局開會的情況做了彙報,提出了幾個人選,毛主席聽完之後沉思片刻,說:
“現在的候選人中有老的,有青的,就是沒有中的,我們應當老、中、青三結合啊!”
在場的很多人有了想法,提出處于中年階段的幾個候選人,毛主席又開口說,建議這個“中”就從軍隊裡面選。周總理接過話說同意毛主席的意見,自己建議讓李德生同志作為候選人之一。毛主席聽完之後點了點頭說“可以”。然而李德生絲毫沒有心理準備,聽到自己被列為副主席候選人之一,趕忙起身說:
“我不合适,資曆和能力都不夠,我覺得李先念同志可以作為副主席人選。”
當時李先念就坐在李德生的旁邊,拉了拉李德生說,主席都表态了,你就不要再說了。在8月30日召開的十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當選為中央副主席。
圖丨毛主席與鄧小平親切交談
同年12月,毛主席在書房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在會上,毛主席提出全國各大軍區司令員互相對調,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坐久了,就會出現消極因素。毛主席指着複出不久的鄧小平說:
“我想給政治局添個秘書長,你不要這個名義,那就當個參謀長吧。”
12月20日,毛主席在書房召開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會議,朱德坐在毛主席左側,鄧小平坐在毛主席右側,周總理等人依次坐在毛主席的後方。當毛主席同田維新握手的時候,交代他以後總政治部就交給他負責了,毫無準備的田維新馬上反應過來,對毛主席說李德生同志走了就剩自己一個副主任,請毛主席委派主任。毛主席十分肯定地說:
“不,就是你負責了!”
圖丨八大軍區司令員
田維新繼續請求毛主席派個主任,但毛主席沒有作答。會議開始之後,毛主席對李德生幽默地說:
“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太好,你在北京軍區搞的不那麼久,你是陪綁的。李家出了一個‘李鐵梅’,你就是李鐵梅,做些好事吧,将來上帝也請你喝燒酒。”
就這樣,李德生離開了北京,調往沈陽軍區擔任司令員,成為我黨曆史上第一個在外地任職的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