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馬薩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的動物行為學家埃本·李斯特(Eben Lister)博士和他的團隊在通路斯裡蘭卡的熱帶雨林時發現了一隻黑色的鳥,它有一個優雅的叉形尾巴,名為"卷尾"。

卷尾
通常用于與其他鳥類混合。這時,尾巴飛下一棵樹,冷冷地盯着埃本的隊伍。突然,它發出一長串尖銳、明亮的叫聲,這是用來宣告"發現入侵者"的典型尾巴,是鳥類的一種"蓄意攻擊"行為,不僅提醒其他鳥類即将到來的危險,還向入侵者宣布:"我找到了你!接下來,尾巴做了一件讓艾本感到驚訝的事情:除了用他自己的語言發出警告之外,它還發出其他鳥類的聲音,橙色喙的間歇性,不連續的啁啾聲,灰頭噪音的尖銳,響亮的啁啾聲,以及斯裡蘭卡老式電話鈴的顫抖聲。最後,它模仿了蛇雕的叫聲,蛇雕是熱帶雨林中最常見的捕食者。然後它飛走了,讓埃本和其他人目瞪口呆。
很難想象在卷起的尾巴的嘴裡發出各種各樣的鳥兒聲音!就像一個人可以說第二或第三外語一樣。尾巴模仿這些特定的叫聲,就好像鳥兒在它們周圍一樣。更令人驚奇的是,這條尾巴并不是随機模仿鳥兒的叫聲,它有很強的目的——除了蛇雕,
蛇雕
它模仿了與它一起生活的鳥類的啁啾聲!
有一隻鳥模仿各種鳥兒的啁啾聲,讓你以為周圍有一大群不同種類的鳥。鳥的模仿能力令人歎為觀止。
團隊中的"寄生蟲"?
尾巴屬于雀形尾巴部分,體長230~300毫米,其最大特點是身體最外側一對尾羽最長,末端略微向上卷曲,故得名"卷尾"。尾巴有20多種類型,分布廣泛,從南到東北澳洲,北到亞洲的溫帶和熱帶地區。不幸的是,對卷尾魚類别的研究非常有限,甚至觀鳥者也對它們缺乏熱情。在澳洲,如果你稱一個人為"drongo",他會被認為是對他的侮辱,可能是因為尾鳥不是很好看 - 一般來說是灰色或黑色。盡管它們的叫聲各不相同,甚至有全音階的啁啾聲,但這種響亮的,甚至有些尖銳的聲音都無法與其他鳥類的"溫柔和聽歌"相提并論。
卷尾通常在空曠的空間或叢林中築巢。然而,他們總是選擇栖息在樹冠或電線上,每天定期巡邏,始終保持警惕。這些鳥類天生就非常具有攻擊性,經常聚集在"壞入侵者"身上,他們仍然是一群勇敢的戰士,即使面對比它們大得多的捕食者。
尾巴以空中飛蟲為食,任何可能導緻它們飛翔的情況都會吸引它們的眼球,例如猴子的咆哮聲和叢林中自發的野火。受到鳥群集體覓食的幹擾的昆蟲同樣難以從它們的眼睛中逃脫。
斯裡蘭卡南部的辛哈拉加雨林,
它是地球上最後一個完整的熱帶雨林,擁有世界上獨特的動植物,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自然遺産。Eben等人長期以來一直在對這裡的尾巴進行研究。很多時候,當他們追蹤鳥類時,他們發現了一條卷曲的尾巴。這群鳥通常由十幾種不同的鳥類組成,其中包括大約40隻鳥,其中通常有兩到四隻卷尾巴。他們發現,當其他鳥類努力尋找隐藏在植物中的食物時,尾巴什麼也沒做,隻是靜靜地等待被打擾并飛向空中的昆蟲。作為團隊的一員,尾巴是有益的:一卷可以吃掉其同伴驚慌失措的近40%的昆蟲,并且覓食速度比僅覓食的可憐的尾巴快三倍以上。
看起來就像團隊中的"寄生蟲",不用費心去尋找昆蟲,隻需靜靜地等待食物來到門口,這可以稱為"偷别人的勞動成果"。然而,Eben等人嘗試了尾巴上的各種推文,發現整個團隊中的其他鳥類都被聲音所吸引。看來,這個群體的其他成員從尾巴上得到的好處必須足以抵消他們在這個"食物發送者"中投入的工作。那麼尾巴在團隊中的作用是什麼呢?
稱職的"守衛"
對于整個團隊來說,沒有比"守衛"更大的功能了。在一群鳥中,"守衛"的角色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安全人員是入侵者最有可能首先發現的目标。Eben等人的長期觀察發現,尾巴總是對入侵者保持高度警惕。當其他鳥類忙于在灌木叢中覓食時,尾巴會四處巡邏,如果發現"可疑人員",就會以推文的形式"發出警報"。雖然斯裡蘭卡叢林中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鳥類也有一些警報職責,但它們似乎都沒有可靠地卷起來。科學家發現,其他"守衛"犯的錯誤比尾巴多。它們經常發出假警報,并将較大但不具威脅性的鹦鹉或犀鳥誤認為是捕食者。尾巴可以準确地識别捕食者,并在最短的時間内提醒同伴注意危險。從整個鳥類叢集的功能角度來看,尾巴與其他鳥類之間形成了"互利"的系統。
尾巴不僅用自己的叫聲提醒你,而且在發生危險時也會模仿其他鳥類的聲音。在美國,有一種鳥叫亮絲鴕鳥,
亮絲
它也像一個卷尾,負責提醒伴侶。當其他鳥類聽到明亮的絲滑絲綢的模拟叫聲時,它們就會跟随。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模仿無疑是一種武器,當附近的其他鳥類聽到警報時,它們會向各個方向聚集,以阻止入侵者,直到它們最終被趕走。Aiben認為,尾巴通過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來發出警報,并且這種行為應該具有相同的意圖。
一位才華橫溢的語言學家。
卷軸的尾巴用精湛的模仿技術做出一系列鳥兒的啁啾聲,讓你以為周圍有一大群不同種類的鳥兒。但當你仔細觀察時,你會發現你頭頂上隻有一兩個卷。為什麼尾巴要模仿不同鳥兒發出一系列叫聲的聲音,而不是簡單地發出警報?
卷尾不喜歡長途飛行,它們通常隻在以巢為中心的直徑約1.5公裡的範圍内移動。
随着時間的推移,科學家觀察到,當一些鳥類飛出尾巴活動區域時,它們會大聲尖叫,模仿各種鳥類的聲音,經常導緻飛鳥轉身飛回身邊。為了驗證尾巴這樣做是為了吸引同伴,研究人員在卷尾非警報期間記錄了兩組推文,一組模仿其他鳥類的哭聲,另一組跟随卷軸自己的叫聲。他們發現,當兩組叫聲在羊群中分别播放時,第一組吸引的鳥類數量是第二組的兩倍多。這表明,正是通過模仿,尾巴吸引了其他鳥類的注意力,使它們重新團聚或引導它們改變覓食方向。冰壺的行為充滿了"利己主義",以便更容易獲得更多的食物。
尾巴的另一個特點是,它根據不同的場合改變模仿的内容。衆所周知,世界上有很多鳥兒都擅長模仿其他聲音,從汽車喇叭的聲音到鋸木的聲音,模仿的内容是千變萬化的,但是它們并不知道這些聲音的真正含義,這些模仿是随機的,通常無論多少場合都會哼唱。而許多熟練的男性模仿者盡最大努力模仿聲音,但隻是為了獲得更多女性的青睐。相比之下,模仿表演的結束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含義。
當入侵者接近時,尾巴模仿其他鳥類的"警報聲"特征。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甚至可以模仿一些天敵的叫聲,比如灰白相間的巨松鼠!一些鳥類在面對蛇,貓頭鷹等捕食者或高空捕食者(如獵鷹)時會發出不同的警告。令人驚訝的是,尾巴可以區分這些聲音,并選擇在特定場合發出特定的警報。這一切都意味着他們知道這些電話意味着什麼。
在某些情況下,尾巴模仿其他鳥類的"歌聲",鳥類在互相交流時發出的聲音。通常,卷尾會在離開巢穴後加入一群鳥,也許從那時起,它一直在注意學習其他鳥類的叫聲,并記住其他鳥類在不同場合的不同啁啾聲。如果尾巴想要完美地履行職責,它必須很好地接受這個聲樂課。
就目前的研究而言,隻有鹦鹉和海豚才能準确地模仿當今其他動物的聲音,除了卷曲的尾巴。對這兩個物種已經進行了許多實驗室研究,但目前尚不清楚它們将如何在野外應用這種模仿技能。通過長時間的野外觀察,埃本發現尾巴不僅能區分其他鳥類在預警或其他情況下發出的不同叫聲,還能在不同情況下發出适當的模仿聲音。有了這麼高的認知能力,尾巴可以被稱為"天才語言學家"!
"口技大師"
奧秘
一些鹦鹉和八爪鹦鹉之是以能夠模仿人類語言,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的聲管結構與人類聲帶非常相似。
2016年,大英圖書館釋出了一個名為"模仿鳥類"的視訊,據說該視訊是從大英圖書館聲音檔案館(世界上最自然的聲音圖書館)的一些錄音帶中彙編而成的,其中包含鳥類可以模仿的聲音。如果你曾經聽過這張唱片,也許當你再次聽到鈴聲時,你會習慣性地向窗外看,看看是否有一隻聰明的鳥在你身上惡作劇。
世界上很多鳥類都是一流的"口語技巧大師",無論是昆蟲、其他鳥類,還是一些哺乳動物,甚至是汽車、鬧鐘、鬧鐘,它們都是可以模仿的。巴巴新幾內亞對園丁鳥的模仿被記錄在"模仿鳥類"的視訊中。
園丁鳥
這隻可愛的鳥兒不僅可以模仿錘子和電鋸的聲音,還可以使球在油漆罐中滾動的聲音,八兄弟,一對一等甚至可以學會哼唱一首完整的歌!為什麼有些鳥發出簡單的音節,而另一些鳥兒的聲音柔和,甚至有驚人的模仿?研究表明,這些大師的秘訣在于他們獨特的發聲結構——啁啾管和啁啾肌肉。
鳥的鳴笛管位于氣管和支氣管下端的交界處,支氣管部分由許多軟骨環支撐,氣管的内壁和外壁變得更薄,形成稱為膜的膜狀結構。
當氣管的氣流振動膜時,它可以發出聲音,但這遠非讓鳥發出各種叫聲。解剖學顯示,在兩個氣管連接配接的内壁中,還有一個脊狀軟骨,其上端突出成半月形膜,将喇叭管分為左右管。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聲管中的半月形膜收縮或放松,振動并發出不同的啁啾聲。不擅長唱歌的鳥
喇叭管(非鳴禽)的結構通常很簡單,隻發出幾個單調的音節。我們比較了解的"歌手"(鳴禽)比較發達,他們就像是專業大師制作的頂級蘆葦演奏者,不僅能用管子的兩邊依次唱歌,甚至還能用管子的一邊唱出一個上升的音符,用管子的另一邊唱出一個逐漸減少的音符, 進而完成一個困難的二重奏。
有研究指出,一些鹦鹉
鹦鹉
而八爪怪之是以能模仿人類的語言,發出一種壓制聲音的倒下聲,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管子結構和人類的聲帶結構非常相似。人類的聲帶從喉嚨到舌尾約20厘米,穿過喉腔,而可模仿的鳥類的聲帶從喉嚨到舌尾的距離約為15厘米,并且具有近似直角的鈍角,這是确定音調的關鍵, 你越接近正确的角度,聲音就越逼真。
八哥
除了擁有比普通鳥類更複雜和完美的管道結構外,它們還有另一種特殊的結構,即啁啾肌肉,它被公認為鹦鹉和八角形等技巧大師。啁啾肌是附着在啁啾管上的特殊肌肉,根據附着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内肌和外肌。像同源肌一樣,啁啾肌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可以收縮或舒張,進一步控制聲管的管徑,聲學速率和張力。非鳴禽比較簡單,大多數隻有1~2對啁啾肌,而且大多沒有内啁啾肌;技巧大師就是要利用自己這些獨特的優勢,再加上日後辛苦苦練,完美通過這些肌肉控制聲管和膜顫抖形成不同的音階,模仿出豐富多樣的聲音。
此外,人們還認為鹦鹉和蟒蛇可以模仿人類的聲音,它們的舌頭也不是沒有關系的。這些鳥類的舌頭形狀與人類非常相似,前端圓潤,光滑,厚實柔軟,移動性靈活,更容易發出簡單但準确和清晰的音節,接近人類的聲音。在民間,人們認為,在八兄弟被教導說話之前,必須給他們一個舌頭。
舌
有鳥類愛好者認為,與鹦鹉和姐夫相比,八兄弟的舌頭外層有一個堅硬的外殼,如果不從這層堅硬的外殼中取出,就很難教他們說人類的語言。所謂"舌頭",是指人工揉捏八哥的舌頭,使舌頭的末端脫落一層舌殼。這份工作看似簡單,其實在方法和把握的道路上是極其困難的,也給八兄弟帶來了極大的痛苦。然而,至少就目前而言,沒有相關的科學研究證明"舌頭"是八角形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更重要的是,不建議僅僅為了滿足我們人類的一點快樂而對動物朋友造成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