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懷智中将,《高山下的花環》裡雷軍長的原型之一,其子也是少将

作者:戰忽局編外工作室
韓懷智中将,《高山下的花環》裡雷軍長的原型之一,其子也是少将

韓懷智将軍及筆迹

在我軍曆史上,戰功赫赫的戰将如雲,但是他們絕大多數都是開國将帥。但1988年9月恢複軍銜制時,被授予上将、中将或少将的1400多名進階将領中,還是有相當比例的人曾經曆戰火考驗。其中,曾任副總長的韓懷智中将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韓懷智,1922年4月16日出生于河北平山縣古月鎮曹家莊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1937年8月,15歲時即參加抗日活動,在平山縣抗日動員委員會工作,負責宣傳抗日救亡工作。也許是覺得光靠口頭難以打敗窮兇極惡的日寇。于是在2個月後參加了八路軍,從此開始了長達50多年的軍旅生涯。193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産黨。他從八路軍第115師344旅688團測繪員幹起,在抗戰時期,先後在第115師和第129師兩個主力師工作,曆任測繪員、班長、偵察參謀、警衛連長。1941年5月奔赴新疆拟參加特種兵骨幹的教育訓練,後因新疆軍閥盛世才變卦回到延安。随後在延安軍事學院參謀科學習,結業後任陝甘甯晉綏聯防軍司令部偵察科參謀、聯防軍警備第1旅偵察科參謀。參加了反“九路圍攻”作戰、開辟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鬥争、冀南區春季反“掃蕩”、香城固戰鬥、太行區夏季反“掃蕩”作戰和著名的“百團大戰”。1945年5月,随王震率領的八路軍南下支隊南下,任副科長,經曆了九死一生的千裡奔襲轉戰。

韓懷智中将,《高山下的花環》裡雷軍長的原型之一,其子也是少将

解放初的韓将軍,英武逼人。

解放戰争時期,長期在冀熱遼軍區工作,曆任團參謀長、支隊參謀長。1947年8月随部轉隸東北民主聯軍,任東北民主聯軍第8縱隊24師70團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8縱隊24師72團副團長,四野第45軍135師405團副團長。參加了饽羅樹、梨樹溝、杜家屯、三十家子、金嶺寺等戰鬥和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解放戰争時期,他一直是副團級職務。但也正因為如此,他也直面血與火的考驗,鍛煉出了超強的指揮才能和臨機處置決斷能力。

新中國成立後,他升任405團團長。1952年11月參加著名的抗美援朝,任志願軍第12兵團54軍130師副師長、135師第一副師長兼參謀長、師長。1957年7月回國。在此期間,他參加了抗美援朝最後階段的主要戰役——金城戰役。是役,130師共殲敵1307名,擊毀敵坦克3輛,繳獲迫擊炮4門,步槍193支,出色地完成了作戰任務,戰後受到西集團的通報表揚,也受到了20兵團楊勇司令員(開國上将,後任志願軍司令員)、王平政委(開國上将,後任志願軍政委)的通令嘉獎。

韓懷智中将,《高山下的花環》裡雷軍長的原型之一,其子也是少将

在北韓戰場上的韓将軍及探親家屬

回國後,他在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學習了3年,系統地接受了現代軍事科學和指揮藝術的培養。在就學期間,他被任命為第54軍參謀長。1964年又轉任第54軍副軍長。1969年6月升任陸軍第54軍軍長,在這個崗位上工作長達11年的時間。在此期間,54軍号稱解放後參戰最多的野戰軍,抗美援朝、西藏平叛、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無役不與。

憑借出色的戰功,韓懷智将軍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不久的1980年5月,被提拔為總參謀長助理兼總參謀部軍訓部部長(後免兼職),成為副大軍區職将領。1985年5月至1992年10月任副總參謀長。期間,他主要協助總參謀長負責全軍軍事訓練、院校教育和兵種軍事工作。算是發揮出了他打仗經驗豐富、善于組織訓練的特點。1992年10月,70歲的韓懷智結束了軍旅生涯,光榮地退出現役,1998年7月離職休養。

韓懷智中将,《高山下的花環》裡雷軍長的原型之一,其子也是少将

1979年3月,老上司副總長楊勇、總後政委王平來54軍了解作戰情況,右五為軍長韓懷智、右六王平,右七楊勇。

他1956年8月被授予上校軍銜,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1962年晉升為大校軍銜。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軍銜,成為當時榮獲中将銜的146人之一。當時,有人說,以其資曆和戰功可授上将,并積極為其奔走呼籲。但韓将軍對此予以制止。他說道,當年和他一起參加革命的家鄉子弟共有800多人。經過殘酷的戰争考驗,活到解放後的僅有10餘人。對此,作為一名戰争幸運兒,作為一名共産黨員,還有什麼不能舍棄,還要什麼官什麼銜?1998年7月,他又榮獲獨立功勳榮譽章。

韓懷智中将,《高山下的花環》裡雷軍長的原型之一,其子也是少将

韓東軍少将

韓東軍少将是韓懷智将軍之子,1952年1月出生。1968年2月,16歲的韓東軍繼承父志參軍入伍,當了一名普通的步兵。他從通信員幹起,曆經師政治部保衛科幹事、團政治處保衛股股長、軍事法院審判員。後來,第43軍被裁撤,他随部編入父親的老部隊——第54軍。在這裡,他曆任第54軍政治部保衛處副處長、處長,第54軍防化第1團政委。後又出任某基地政治部主任,總參謀部防化學兵部軍事代表處副處長,總參謀部兵種部西安軍事代表辦事處副主任、西安軍事代表局局長。1999年6月任防化指揮工程學院副院長。2003年7月晉升為少将軍銜,成為我軍又一對父子将軍。

韓懷智中将,《高山下的花環》裡雷軍長的原型之一,其子也是少将

張力烈士

尤其讓人稱道的是,在1979年2月中越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時,将門虎子的韓東軍積極要求上戰場,最終請求被獲準。其父親也極為支援兒子的這一決定,此時的韓懷智同樣也在邊境自衛反擊的戰場,任第54軍軍長,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上陣父子兵”的佳話。毋庸諱言,當時,在别的一些參戰部隊中,确實存在着一些人臨戰經過各種方式調離野戰部隊的事情,影響非常惡劣。這在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就有鮮明的藝術反映。可是,54軍的幹部們則恰恰相反,軍長韓懷智和幾個師長反而送子上前線,讓他們去報效國家。不幸的是,54軍130師師長張志信将獨子——時任478團偵察班長的張力,在西側叢林267高地戰鬥中英勇犧牲。從這個意義上說,韓懷智确實和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裡的雷軍長有異曲同工之感,應該是雷軍長的原型之一。或許,其作者李存葆就是受到54軍上司們的突出表現而有所觸動吧?

韓懷智中将,《高山下的花環》裡雷軍長的原型之一,其子也是少将

軍長韓懷智在指揮作戰。

當時,韓懷智的兒子韓東軍本來在162師政治部工作,這是個相對比較安全的崗位。即便上戰場,也不用離真刀真槍的戰場太近。但在戰前,他自動請求下到一線部隊,得到了韓懷智的全力支援。随後,他下到了炮兵團,在團政治處擔任保衛股長。軍長之子從師機關下到沖鋒陷陣的一線作戰部隊,對全軍官兵也是一個極大的鼓動。韓懷智生怕别人關照自己的兒子,在一次作戰會議之後,他還特意将炮兵團團長鐘聲琴叫到身邊,嚴厲地對他說:“部隊就要南下作戰了,我把韓東軍交給你。到了戰場上,他即是你手下一個兵,不再是軍長兒子!你要把他和别的官兵相同對待、運用,不能有半點特别!”

韓東軍也沒讓父親失望。開赴前線後,他和其他人一樣,跟着炮團指揮所一步步向前推進,戰鬥在一線。他是保衛股長,首要職責是擔任團指揮所的安全。一次,團指揮所鄰近發現敵一座屯兵洞,裡邊有十幾個敵軍,随時可能發動突然襲擊。随後,他帶領一個班摧毀了這個屯兵洞,全殲了這股敵人。因表現優異,戰後,他擔任股長的保衛股榮立團體三等功。

韓懷智中将,《高山下的花環》裡雷軍長的原型之一,其子也是少将

攻克高平後,韓東軍留影紀念

韓懷智既是一名戰功赫赫的戰将,也是一名學者型将領,曾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全軍學位上司小組組長、《當代中國》叢書軍事工作卷和民兵卷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會長。為我軍軍事理論的研究和創新做出了積極貢獻。和其父一樣,韓東軍同樣也是一名學者型将領。曾出任中國軍事科學學會會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維修工程學會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化學生物武器和防核化學生物武器技術”學科條目撰寫人。

因病醫治無效,韓懷智将軍于2003年4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逝世時,曹剛川、劉華清、宋任窮、李德生、肖克、張愛萍、楊成武、呂正操、楊白冰、遲浩田、張萬年、張震、洪學智、趙南起等多位開國上将和新時期上将,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對韓懷智同志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對其家屬表示慰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