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作者:三目史官

她是我黨最早的黨員之一,紅軍長征時期級别最高的女将領,陳赓、許世友、洪學智、王建安、劉華清等17位赫赫有名的共和國将軍,都曾是她的部屬。

她與張聞天、王稼祥、烏蘭夫、伍修權、博古等人是同學,曾與朱德、任弼時等中共進階将領并列為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是委員中唯一一名女性。

她曾像穆桂英一樣在陣前産子,曾率領500人的婦女獨立團擊潰白軍一個團,擒獲白軍團長。

她就是張琴秋。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1904年11月,張琴秋出生于浙江省桐鄉縣一戶富裕人家。8歲那年,父母送她到女校讀書,這一上就是8年。1923年,張琴秋考入南京美術專科學校。開學沒多久,家裡出了變故,張琴秋不得不中斷學業回到家鄉,開始在原來就讀的女校當教員幫補家用。

張琴秋性格活潑外向,善于思考。她回鄉任教之後,逐漸接觸到了書本外的社會。國家的腐敗、沒落,底層群眾的生存艱辛觸動了她,國家和人民的出路在哪裡?她時時扪心自問,周圍找不到可以傾述的對象,就經常和筆友沈澤民書信往來,吐露心中的迷茫。

在石門振華女校讀國小時,張琴秋與女同學孔德沚[zhǐ]交好。孔的丈夫是我國著名作家沈雁冰(茅盾),張琴秋後來在上海愛國女校讀書期間,常去看望也在上海的孔德沚夫婦,是以結識了沈雁冰的弟弟沈澤民。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少年張琴秋(左一)

兩個年輕人既有交集,又志趣相投,相處日久,彼此逐漸産生好感。

沈澤民當時已是上海共産主義小組的成員,很關心張琴秋,除了書信,還給她寄去過很多進步書籍和報刊。先進的革命理念為張琴秋打開了一扇光明之窗,救國救民的理想與抱負逐漸在她心裡生了根。

同樣生根的,還有她與沈澤民之間的感情。

1924年4月,張琴秋經瞿秋白夫人楊之華介紹,加入了共青團,同年11月轉入中國共産黨,與沈澤民走得更近了。第二年,兩個有情人在上海舉辦了新式婚禮。新婚不久,經組織選派,張琴秋遠赴蘇聯,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張琴秋與沈澤民新婚照

一年後,沈澤民也來到了張琴秋身邊。作為中共早期黨員,他們和後來成為張琴秋第二任丈夫的陳昌浩一起,位列“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之中。

1930年學成回國後,沈澤民被任命為鄂豫皖分局常委兼鄂豫皖省委書記,張琴秋任鄂豫皖蘇區軍校政治部主任,夫妻倆喬裝改扮前往金家寨上任。這對舉案齊眉,夫唱婦随的革命伴侶,成為當時鄂豫皖蘇區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在大家印象裡,沈書記儒雅親切,張主任熱情開朗。白天,書記領着大家進行軍事操練,農耕勞作;晚上,主任總會領着大家在篝火旁唱俄語歌,跳蘇聯舞。張琴秋有文化、會外語、見多識廣,性格開朗,是紅軍裡少有的女中豪傑,成為女戰士們心目中的偶像。

1932年秋,蔣介石集結了20萬大軍“圍剿”蘇區。面對來勢洶洶的國民黨大軍,徐向前、陳昌浩等紅軍主要将領主張儲存有生力量,暫時離開鄂豫皖蘇區,避開敵軍進攻的鋒頭再設法收複蘇區,沈澤民不同意。他和蘇區軍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不願舍棄他們跟随大部隊轉移,堅持留在蘇區繼續開展工作。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張琴秋與茅盾、楊之華(左二)、孔德沚

張琴秋此時已調任73師政治部主任,不得不随部隊轉移,與丈夫分開。可誰能知道,這次分開竟然成為永别。

1933年11月,沈澤民染上瘧疾。在缺醫少藥的艱苦環境裡,他得不到及時治療,還要堅持同敵人進行鬥争,終因疾病與勞累于1933年11月20日病逝,年僅34歲。

1963年4月15日,張琴秋在沈澤民遷葬儀式上,抱着沈澤民的墓碑淚如泉湧。她深情地說,澤民是我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沒有他,我找不到黨,決不會走上革命道路,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張琴秋與丁玲、女兒瑪娅合影

她後來一直在床頭放着沈澤民的兩張照片,表達了對這位不幸離世的親人的無限思念。

1932年深秋,紅四方面軍向川陝革命根據地轉移,小河口會議之後,張琴秋出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面軍曆史悠久,人才輩出,後來的開國上将陳赓、許世友、洪學智、劉華清等人,皆出自這支部隊。張琴秋後來又擔任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婦女獨立團團長兼政委。

1936年7月,張琴秋成為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與朱德、劉伯承、任弼時等人并列。

張琴秋是當時紅軍進階重要将領中唯一一名女性,這與鄧穎超、劉英、賀子珍、蔡暢等人不同。這些老大姐雖然也參加了長征,但大多做着秘書、機要或黨團、婦女相關的工作,在紅軍作戰部隊中并沒有擔任實職,是以張琴秋是紅軍唯一一名進階女将領。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與鄧穎超、康克清等人合影

當時紅四方面軍裡有一個婦女團,是張琴秋自己拉起來的。

紅軍進入大巴山地區後,意氣風發的紅軍女戰士讓山區裡窮得沒褲子穿的大姑娘小媳婦沸騰起來,她們紛紛要求加入紅軍。張琴秋經請示軍委準許,把她們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婦女獨立團,張琴秋親自任團長兼政委。

這支被正規紅軍部隊瞧不上眼的婦女獨立團後來還幹了一件大事,為自己大大長了一把志氣。

在一次運送傷員途中,婦女獨立團在苦草壩與川軍劉漢雄部遭遇。婦女們雖然沒有實戰經驗,但張琴秋沒有慌張,她指揮女戰士們提前埋伏在樹叢中,待敵人進入射程内,出其不意地猛烈開火。

川軍以為遇見了紅軍主力,不敢戀戰,掉頭就跑。張琴秋帶領戰士們乘勝追擊,不僅把全團白軍繳了械,還活捉了他們一個團長。

這次戰鬥讓婦女獨立團威名遠揚,“500農婦繳一團”的戰績成為根據地甚至敵占區的轟動性新聞,張琴秋也成為遠近聞名的神勇女将。

張琴秋打仗勇猛,作風同樣硬朗,她曾和楊家将裡的穆桂英一樣,在戰鬥中生過孩子——那是發生在1936年的事。

1936年7月,在同志們的撮合下,張琴秋與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結了婚,10月,張琴秋任職西路軍組織部長。1937年2月末,西路軍在轉移途中遭到馬步芳部騎、步兵的伏擊。張琴秋帶領戰士們突圍。她不顧自己身懷有孕,指揮各部頂着嚴寒,尋找突破口。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陳昌浩(右)與次子陳祖濤

深夜,氣溫驟降,天上飄着鵝毛大雪,近在咫尺的槍聲此起彼伏,張琴秋突然覺得一陣劇痛,眼前一黑差點暈倒。随行軍醫黃志亭過來檢視,發現張琴秋受到驚吓後臨盆在即。在茫茫的戈壁灘上啥都沒有,身後還有窮追不舍的敵人,張琴秋努力想要打起精神,卻軟綿綿地站不起來。

衛生部長蘇井觀聞訊趕來,立即讓大家将僅有的幾件破舊軍大衣收集起來,再安排幾個年輕戰士背對背圍住張琴秋。不一會兒,伴随着爆豆一樣的槍炮聲,新生嬰兒的嘹亮哭聲劃破了夜晚漆黑的天空。

張琴秋和陳昌浩的兒子出生了,爸爸不在身邊,筋疲力竭的張琴秋接過孩子,吃力地親親他的小臉,淚如雨下。她知道,這種環境下,這是注定無法存活下來的一個小生命,孩子與部隊,她隻能選擇後者。

孩子沒有名字,沒有吃上一口奶,甚至還沒有睜開眼睛看媽媽一眼,就被張琴秋親手放在了雪地裡。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飒爽英姿的張琴秋

張琴秋被戰士們扶上戰馬,她抹了一把眼淚,頭也不回地帶着隊伍走了。身後,嬰兒的啼哭傳出老遠老遠......

這是張琴秋與陳昌浩的唯一一個孩子,此後她再也沒有生育。

1938年,因為突圍失敗,張琴秋為馬步芳所俘,和其他幾個紅軍将領一道被押送到南京的“首都檢討院”。蔣介石對這個傳聞中的紅軍女将早有耳聞,意圖将她收為己用。面對反動派的威逼利誘,張琴秋表現出了一個忠誠的共産黨員應有的氣節,經受住了敵人的折磨,沒有絲毫動搖。

1937年,國共和談,在周恩來、葉劍英等人的交涉下,張琴秋脫離國民黨的魔爪回到延安。在延安,她又和陳昌浩重逢了。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1937年8月,張琴秋(左一)從南京獲釋

然而好景不長,1939年夏天,陳昌浩飛往莫斯科醫治胃病。蘇德戰争爆發後,原本已經康複的陳昌浩被迫滞留,無法回國。無奈之下,經組織準許,張琴秋與陳昌浩結束了不滿3年的婚姻。

值得一提的是,陳昌浩離開延安後,他的原配劉秀貞帶着他們的長子來投奔陳昌浩。此時陳、張二人已離婚,但看到劉秀貞母子舉目無親,境況窘迫,張琴秋仍然主動幫助母子倆在延安安頓下來。

革命的道路坎坷崎岖,革命者并不孤單。1943年春,在延安的窯洞裡,張琴秋和原紅四方面軍的老戰友蘇井觀結婚了。為他們主婚的,是他們的老上級徐向前,很多昔日紅四方面軍的老戰士們都來參加他們的婚禮。39歲的張琴秋和38歲的蘇井觀經曆了戰火紛飛的年代,從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在革命的聖地,上演了一幕結局感人的傳奇故事。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張琴秋與丈夫蘇井觀

在延安期間,張琴秋創辦了中國女子大學(簡稱女大)。這是我國近現代史上第一所針對女性設立的高等學府,主要教學内容是文化課和馬列主義,張琴秋任教育長。

說到女性自強自立,投身革命,張琴秋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她對女大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熱情,親自身兼教學、管理等多個職務。在當時的延安,每家每戶的女孩子,都以進女大,找張琴秋讀書作為奮鬥的理想和目标。張琴秋的努力,為新中國成立後的婦女工作樹立了标杆和典範。

建國初期,因為工作需要,張琴秋轉業離開部隊,任國家紡織工業部副部長。她也是以失去了授封軍銜的機會,很多軍隊的老資格官兵們都議論紛紛,認為以張琴秋的能力和資曆,至少應該獲得中将軍銜。對此,淡泊名利的張琴秋并不在意。在她心中,隻要有機會為國家、為人民工作和付出,無論在什麼樣的崗位上都是一樣。

紅軍“穆桂英”:和朱老總平起平坐的女委員,統領過17位開國将軍

1968年4月22日,張琴秋在北京離世。

1979年,由徐向前元帥親自主持,李先念、胡耀邦、薄一波等上司同志親自參加了張琴秋的追悼會。在悼詞中,張琴秋被稱為“無産階級傑出的女戰士、優秀的共産黨員......參加革命四十多年來,一貫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無産階級革命事業......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這應該可以算作是對她一生的最好的總結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