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2年,毛主席以私人名義邀請溥儀吃飯,并叮囑:你要成立一個家

1962年春節的一天,偉大開國的領袖毛主席邀請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前來吃飯,他就是末代皇帝溥儀。

值得一提的是,這頓飯是毛主席以私人名義宴請的,可見毛主席對溥儀是很重視的。

為了不讓溥儀感到尴尬,毛主席還邀請了溥儀的四位同鄉作陪:章士钊、仇鳌、王孝範和程潛。

席間閑聊,毛主席聽說溥儀在撫順作為戰犯時就已經與他的“貴人”離婚,便開始關心溥儀的終身大事。

毛主席說:“你還沒有結婚吧?這個可以再婚的嘛!……可以找一個合适的,重新成立一個家。”

1962年,毛主席以私人名義邀請溥儀吃飯,并叮囑:你要成立一個家

溥儀有些不好意思,毛主席又接着勸道:“你不用有負擔,現在是新中國,我代表組織勸你多考慮一下個人問題,這是後半輩子的大事兒,成立家庭生活才能幸福。”

溥儀聽完很感動,趕緊點頭回應:“主席言之有理。”

在這次宴會不久後,溥儀結婚了。

溥儀作為政協文史專員,從事着新中國文史資料方面的整理工作。

他白天工作,晚上也一個人,在别人看來,曾經的宣統皇帝落到形單影隻的地步很是遺憾。

1962年,毛主席以私人名義邀請溥儀吃飯,并叮囑:你要成立一個家

身邊的親友開始給他安排相親,但那些女性都是“滿清貴族後裔”,見到他都很主動熱情,還帶着幾分見到皇帝的惶恐小心。

這種“尊重”和“小心”讓經曆過幾次變革和近十年改造的溥儀十分不喜,甚至有些反感。

雖然曾經貴為皇帝,但改造成為“平民”的溥儀,隻想找一個合适的枕邊人,而不是找想要陪“皇帝”侍寝的人。

就在溥儀苦惱于找不到心上人的時候,有人給他介紹了一名護士。見過同僚拿來的照片後,溥儀心生好感。

這位女護士,就是溥儀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

李淑賢祖籍浙江杭州,但她卻生長在北方。照片中的她既有新時代女性的幹練大氣,又有江南女子的婉約細緻。溥儀一眼便相中了照片中的這個女人。

當時的溥儀已經56歲了,而這名叫李淑賢的護士那年才37歲。

有人說他們的媒人是周總理,也有人說是溥儀的同僚,但不管是誰,這個紅娘是成功了。

1962年,毛主席以私人名義邀請溥儀吃飯,并叮囑:你要成立一個家

見過照片後,溥儀就對李淑賢展開了追求。

已經年過半百的他,第一次為了愛情玩起了浪漫。他主動去俱樂部找李淑賢搭讪,主動了解李淑賢的興趣愛好和工作内容給,關心李淑賢的飲食起居。

溥儀作為清末的最後一位皇帝,從三歲登基開始,就像一個被輸入了指令的程式,一直像傀儡一樣被人擺布。即便娶過四個女人,可都不是正常環境下作為獨立人格的戀愛和婚姻關系。

是以這一次主動追求李淑賢,溥儀也格外認真。

和溥儀坎坷的人生經曆相似,李淑賢的成長經曆也很悲慘,她早年父母離異,十幾歲時父母就又相繼過世,留下她跟着繼母過活,日子很是清苦。

而且,繼母對她也并不好,甚至在她反感的情況下,包辦了她的第一段婚姻,隻不過這段婚姻最終以男方去世而終結了。

第一任丈夫去世後,李淑賢又有過一次婚姻,但這段婚姻也沒有走到最後,最終因為感情不和而分道揚镳。

離婚後的李淑賢,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不服輸的性格,自學考上了護士。

兩次婚姻給她帶來不小的打擊,但她性格樂觀,開始為自己活着。

她愛好廣泛,交際圈也廣,朋友很多,性格開朗,人也獨立自信。可是過去的經曆讓她的感情世界始終有所缺憾。

而溥儀給她的關心和浪漫,恰好讓李淑賢感受到了被愛、被珍視的感覺。于是李淑賢答應溥儀同他交往。

1962年,毛主席以私人名義邀請溥儀吃飯,并叮囑:你要成立一個家

雖然有些二十幾歲的年齡差,但戀愛了一段時間後,李淑賢表示自己對年齡差并不是很在意,隻要溥儀對她好就行。

郎情妾意,不久後二人便向組織提了申請,得到準許後他們開始籌備婚禮。

一切準備就緒後,兩個人一番商量,決定把新婚之喜和勞動人民慶祝節日連在一起,最後日期定在了4月30日。

溥儀對李淑賢說:“我一直都不知道愛情究竟是何物,直到遇見你,才知道愛情竟是這人世間最甜蜜的東西。”

如此深情的表白深深地感動了李淑賢。

提起這段婚姻時,溥儀動情地說:“1962年的那個勞動節,是我最開心的日子。我和李淑賢組建了一個屬于我們溫暖的家庭,這是我生平第一次有個真正的家。”

李淑賢也對這段婚姻很滿意,她對朋友說:“他原來是皇帝,我隻是個普通的護士,但我們真誠相愛,不論是在溥儀工作的全國政協,還是在我工作的醫院,身邊的人都知道溥儀對我非常好。”

1962年,毛主席以私人名義邀請溥儀吃飯,并叮囑:你要成立一個家

溥儀隻要有空閑時間,就會陪伴去李淑賢逛街,陪她去做她感興趣的事情,下班也會去公交站台接她,就算她下班很晚,他也會一直等下去。

在一次采訪中,李淑賢曾滿臉幸福地說:“我們兩個,我覺得是溥儀離不開我。”

有一次,8月的北京天氣驟變,突然下起了暴雨,天黑得厲害,李淑賢還在醫院加班。

當時,溥儀跑去公共汽車站等李淑賢,但遲遲不見她來,心急如焚。又等了很久,他冒着大雨跑去醫院去找妻子卻沒有見到人,随後溥儀又冒雨跑回了家。

但其實,那天因為下雨,李淑賢坐了另一條線路的公交回家。到家時溥儀還沒回來。等溥儀回來後,李淑賢發現他的衣服早已經濕透。

那一刻,李淑賢很感動,也欣慰地想,

苦了半生,這次終于嫁對了。

1962年,毛主席以私人名義邀請溥儀吃飯,并叮囑:你要成立一個家

像這樣的透着幸福和甜蜜的小事情,在他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周圍的人也會羨慕兩人的恩愛生活。

自從結婚後,溥儀一直都極其愛護妻子,隻可惜這段婚姻隻維持了短短五年的時間。

1967年,溥儀因為尿毒症而病逝,他傳奇的一生也落下了帷幕,留下李淑賢孤獨地過活。

不過,雖然溥儀和李淑賢夫妻關系不錯,但其實他們的婚姻也有過不和諧的時候。

早在二人結婚不久後,李淑賢就曾有過離婚的念頭。

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難道是溥儀過了新鮮勁兒,對李淑賢不好了嗎?還是曾經作為皇帝那些狂傲自大、頤指氣使的毛病又故态複萌了呢?

1962年,毛主席以私人名義邀請溥儀吃飯,并叮囑:你要成立一個家

都不是。

實際上,婚後的溥儀對李淑賢非常體貼照顧,處處噓寒問暖溫柔以對,和李淑賢形影不離,給了她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1962年,毛主席以私人名義邀請溥儀吃飯,并叮囑:你要成立一個家

而且,溥儀的生活作風也很樸素,絲毫沒有“皇室貴族”的誇張奢華,吃穿用度都很随意。組織上給的薪水和生活津貼也足夠兩個人生活得很好。

除此外,因為溥儀的特殊身份,婚後的李淑賢,在社會各界也獲得了極大的尊重,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絲毫沒有受到為難和不公的待遇。

不缺愛、不奢靡、不缺錢也不缺地位,李淑賢為何有了離婚的念頭呢?

1962年,毛主席以私人名義邀請溥儀吃飯,并叮囑:你要成立一個家

這個“秘密”李淑賢一直隐瞞着,直至溥儀離世後,她才在不經意間與友人透露了原由。

原來,溥儀少年時代身體受過傷害,甚至影響了夫妻“生活”。

本來對這段婚姻抱着極大期待的李淑賢,忽然發現這個秘密,失望的心情可想而知,最痛苦時她向溥儀提了離婚。

可溥儀很愛她,不希望失去她。于是曾經的皇帝、新中國的政協工作者跪在李淑賢面前,抱着她的腿求她不要離開他。

1962年,毛主席以私人名義邀請溥儀吃飯,并叮囑:你要成立一個家

對于溥儀這一生的遭遇,李淑賢很心疼他。她明白他的無奈,他的心酸,他的無力,他的傷痕。當他抱住她求她的那一刻,她心軟了。

而為了保護溥儀身為男人的自尊,這個秘密她隐藏了許多年,獨自承受了一切,而自從溥儀去世後,李漱賢也漸漸從公衆視野中隐退,過着低調、簡單的生活,且終身沒有再嫁。

1997年,李漱賢因病去世,終年72歲。

有人說愛是轟轟烈烈,也有人說愛是似水流年。

在溥儀和李淑賢的婚姻裡,有相濡以沫,也有互相尊重。

雖然李淑賢後來吐露心聲,說自己後悔嫁給溥儀了,但這麼多年過去,她對他一直心軟,也一直精心地照顧他。

婚姻和愛情究竟為何,誰又能說得清呢?

對于李淑賢來說,陪伴或許是最長情的告白,是她能給溥儀的最深的愛意了。

作者:小貝

責編:沐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