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對中藥的認識和信賴在加強,以中藥為原料的中成藥優點衆多,廣受藥店消費者歡迎。中成藥在選購和使用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中成藥在命名上已表明其治療方向,一般對于病情單一的,僅用一種中成藥即可,但對于複雜病情,數病相兼,會選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中成藥配合使用,以便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但由于中成藥組方複雜,并非所有中成藥都能聯合使用,中藥固有的“十八反”、“十九畏”是否也适用于中成藥?中成藥的聯合使用需要注意哪些禁忌?
功效相似的中成藥
功效相同或十分相近的中成藥,不建議同時使用,選擇性服用一種即可。如果一起用,有可能會發生重複用藥,也就是治療過度。
從中成藥的角度看,很多中成藥的組方,雖然不是完全一樣,但十分相近,聯合使用時容易出現偏性過強的情況。
例如:
① 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複方丹參滴丸(丹參、三七、冰片)
② 雙黃連顆粒(金銀花、黃芩、連翹)+藍芩口服液(闆藍根、黃芩、栀子、黃柏、胖大海)
③ 通天口服液(川芎、赤芍、天麻、羌活、白芷、細辛、菊花、薄荷、防風、茶葉、甘草)+川芎茶調散(川芎、白芷、羌活、細辛、荊芥、防風、薄荷、甘草)
④ 牛黃解毒片(人工牛黃、雄黃、石膏、大黃、黃芩、桔梗、冰片、甘草)+牛黃上清丸(人工牛黃、薄荷、菊花、荊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黃連、黃柏、黃芩、大黃、連翹、赤芍、當歸、地黃、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毒性成分“蓄積”的中成藥
有毒成分的中成藥不在少數,如果隻根據病情選用藥物而不了解處方組成,易導緻有毒成分的蓄積,産生不良反應,嚴重者還可以引起中毒。
① 大活絡丹(附子)+天麻丸(附子)
兩藥均含有附子,如合用則加大了烏頭堿的攝入量,增大了不良反應的幾率,而出現運動麻痹、心律紊亂、阿斯綜合征等不良反應。
② 朱砂安神丸(朱砂)+天王補心丹(朱砂)
如将兩藥合用會增加有毒藥味的服用量。因其均含有朱砂,其毒性成分為汞,過量或長期服用後輕者可出現惡心嘔吐、頭昏倦怠的不良反應,重者可導緻腎功能衰竭。
③ 牛黃解毒片(雄黃)+六神丸或喉症丸(雄黃)
這兩種藥裡都含有雄黃,如合用,其有毒成分砷的用量在無意中加大了2~3倍。
藥物間有互相作用的中成藥
有些中成藥的組成成分在同用時,可能互相發生作用,帶來不良反應。
含朱砂的中成藥如磁朱丸、柏子養心丸、安宮牛黃丸、蘇合香丸等與含較多還原性溴離子或碘離子的中成藥如治癫靈片、雙紅抗喘片、消瘿順氣丸等長期服用,
在腸内會形成有刺激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導緻藥源性腸炎。
含“十八反”、“十九畏”藥味中成藥的配伍禁忌 《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中有不宜同用藥的規定,從不宜同用藥的品種來看沒有突破“十八反”和“十九畏”所含的品種。“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藥物,應屬配伍禁忌,原則上是禁止應用。
含“十八反”藥味中成藥的配伍禁忌
① 大活絡丹、尪痹沖劑、天麻丸 vs 川貝枇杷露、蛇膽川貝液、通宣理肺丸
大活絡丹、尪痹沖劑、天麻丸中含有附子,川貝枇杷露、蛇膽川貝液、通宣理肺丸還有川貝、半夏,根據配伍禁忌原則,若将上述兩類藥聯合使用當屬相反禁忌。
② 心通口服液、祛痰止咳顆粒 vs 橘紅痰咳顆粒、通宣理肺丸、鎮咳甯膠囊
由于甘草在中成藥中較為常用,當與含相反成分的其他中成藥聯用時更易被忽視,如臨床常用中成藥心通口服液中含有海藻,祛痰止咳顆粒含有甘遂,若與橘紅痰咳顆粒、通宣理肺丸、鎮咳甯膠囊等含甘草的中成藥聯用也屬“十八反”禁忌。
含“十九畏”藥味中成藥的配伍禁忌
利膽排石片、膽樂膠囊、膽甯片 vs 六應丸、蘇合香丸、妙濟丸、純陽正氣丸、紫雪散
利膽中成藥利膽排石片、膽樂膠囊、膽甯片等都含有郁金,若與六應丸、蘇合香丸、妙濟丸、純陽正氣丸、紫雪散等含丁香(母丁香)的中成藥同時使用,屬于“十九畏”藥物的禁忌。
此外,某些藥物具有損害胎元以緻堕胎的副作用,是以應該作為妊娠禁忌的藥物。根據藥物對于胎元損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為禁用與慎用兩類。
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較強,或藥性猛烈的藥物,如巴豆、牽牛、大戟、斑蝥、商陸、麝香、三棱、莪術、水蛭、虻蟲等;
慎用的包括通經去瘀、行氣破滞,以及辛熱等藥物,如桃仁、紅花、大黃、枳實、附子、幹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藥物,絕對不能使用;慎用的藥物,則可根據孕婦患病的情況,斟情使用。但沒有特殊必要時,應盡量避免。
來源:聯合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