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中的3條處世禁忌,千萬不能碰

《紅樓夢》中,大觀園裡美女、才女如雲,晴雯是其中非常出色的女子之一。

鳳姐評價:“若論這些丫頭們,總共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

連深厭她的王夫人也不得不承認她“色色比人強”。

眼光挑剔的賈母更是認為:

“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我的意思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将來隻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

然而可悲的是,她身上的優點,全被她“掐尖要強”“一句話不投機,便立起眼睛罵人”的張揚個性所埋沒。

晴雯可愛之處都展示給了寶玉,不可愛之處全暴露給了别人,是以才會被有心人抓住把柄誣告,最終令她“報屈夭風流”。

晴雯含冤而死,很大的原因是她自恃過高,屢屢觸犯處世禁忌而不自知造成的。

曾國藩曾言:“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現實生活中,我們如何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遇到不公平待遇時用怎樣的心态面對,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保持怎樣的處世态度,是值得認真思考的一件事。

《紅樓夢》中的3條處世禁忌,千萬不能碰
《紅樓夢》中的3條處世禁忌,千萬不能碰

心直口快,其實是低情商的表現

“口乃心之門”,一個人的語言背後,展現的是他的修養、風度和格局。

林語堂說:“晴雯壞處,在其野嘴爛舌,好處在其爛漫天真……但人生在世,一味任性天真,無所顧忌,也是不行的。”

晴雯與襲人拌嘴,當場曝光襲人跟寶玉的“雲雨之事”:

“便是你們鬼鬼崇崇幹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那裡就稱起‘我們’來了。

明公正道,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似的,那裡就稱上‘我們’了……”

襲人本是一時口誤,卻被當衆掲穿了隐私,登時羞的無地自容。

秋紋得了王夫人的賞賜,認為很榮耀,高興地跟衆人分享,晴雯嘲笑道:

“呸!好沒見識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給了人,挑剩下的才給你,你還沖有臉呢!”

滿心喜悅的秋紋,一下子變得興味索然。

晴雯隻逞一時口舌之快,不顧他人感受。表面看,她占了上風,實際上,對她記恨的種子已在他人心中萌芽。

《紅樓夢》中的3條處世禁忌,千萬不能碰

不揭人短,不在别人高興的時候潑冷水,是對人最起碼的尊重。

鬼谷子說:“覺人之僞,不形于色”。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知人不評人,看破不說破。不讓人感到難堪,其實也是給自己留有餘地。

曾國藩一生謹記“群聚守口,獨居守心”,他還給自己立下了“戒多言”的規定。

立這個規定緣于一件小事,當時曾國藩剛考上進士入翰林院不久,正處在春風得意,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态;

在父親生日宴上對前來祝壽的父親好友祝小珊誇誇其談,言語間标榜自己,貶損他人,引起祝小珊反感,拂袖而去。

事後,曾國藩後悔萬分,在日記裡反思:

自己太自以為是,以緻口吐惡言,使人受辱,

做為一個儒家學子,連《禮記》裡的“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返于身”這個道理都參不透,将來還能成什麼大事?

曾國藩後來每天都會在日記裡檢查、檢討自己的言行,還把“戒多言”做為家訓的一個重要内容,反複向親人灌輸和強調。

不對人說無禮、中傷的話,别人就不會用忿恨的話回擊你。

不恰當的語言會失去别人對你的信任和尊重,也可能會招至災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些沒說出口的話才是成長。

《紅樓夢》中的3條處世禁忌,千萬不能碰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為人處事如果氣盛逞強,處處争先,隻會四面樹敵,寸步難行。

襲人說話做事面面俱到,又受王夫人關照,月例跟姨娘的份額比肩。

晴雯嫉妒又不屑,便總是諷刺襲人靠不正當途徑上位,影射襲人是王夫人的“西洋花點子哈巴兒”。

她時時強調襲人跟她是一樣的人,無視襲人的管理權。

有丫鬟婆子懈怠不聽話,她便動辄揚言要将人攆出去,俨然怡紅院的主人。

墜兒偷了平兒的蝦須镯,平兒本意是等襲人回來後悄悄找個借口打發了墜兒了事。

晴雯知道後把墜兒拿簪子狠命地戳了一頓後直接攆了出去。

她這樣做既辜負了平兒的好意,又屬于權力越界。

襲人雖然事後隻淡淡說了句“也太急了些”,其實心裡未必不介意。

晴雯把自己擺在一個高的位置,處處顯示自己有主事權利,但賈府裡上上下下都預設行事低調、不争不搶的襲人才是怡紅院裡的管事之人。

《紅樓夢》中的3條處世禁忌,千萬不能碰

《菜根譚》裡說:“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有的人遇事就要争個高低,其實從他顯露出“争”的意圖起,就已經輸了。

與人争不如與己争。省視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張揚、不顯擺,踏踏實實一步步向前,做最好的自己,才是真正的“争”。

真正有能力者,内心會強大到“我和誰都不争,和誰争我都不屑”。

《紅樓夢》中的3條處世禁忌,千萬不能碰

率性而為,也許後果會很嚴重

說話做事切忌率性而為,一定要考慮可能造成的不良後果。

賈政要考寶玉的學問,吓得寶玉晚上臨陣磨槍,不眠不休地緊張溫習功課。

晴雯為替寶玉脫責,出主意讓寶玉裝病,說是被牆上人影吓着了。

結果鬧得合宅上下亂作一團,大半夜裡燈籠火把地巡查大觀園。

這件事的後果是直接引出了抄檢大觀園這個禍端,毀了自己。

紅學家王希廉對晴雯此舉的評論是:

“晴雯教寶玉裝病,故意亂鬧,是以惹出金鳳、香囊等事;

以緻司棋及迎春乳母等人或逐或死,均受其害,而晴雯亦即被逐殒命,害人即以自害,報施甚速。”

聰明的平兒、襲人遇事都講求“大事化小”,而晴雯卻喜歡把事情鬧大。

孰不知,當一件事情被放大無數倍,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自然會成為焦點,無處遁形。

晴雯想到什麼便做什麼,從不顧及他人,以緻自己在賈府早已危機四伏,身處漩渦而茫然不知。

率性而為,貌似很痛快,但是如果不考慮後果,那麼勢必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紅樓夢》中的3條處世禁忌,千萬不能碰

俞敏洪說:

“做事情要三思而行,要有前瞻的眼光和判斷,要考慮到後果是否能夠承擔。

一個錯誤的決定也許一分鐘就能做出并賦予實施,但常常要用無窮長的時間去糾正……”

随心所欲,隻按自己的意願行事,不考慮是否會對别人造成困擾,沖突和沖突也就應運而生。

《紅樓夢》中的3條處世禁忌,千萬不能碰

不以自我為中心,才是處世之道

芸芸衆生,你有你的世界,他有他的世界。

在你的世界中,你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任何事物随你所喜、所怒、所哀、所樂。然而,在他人的世界裡,難道不是同樣如此?

我們隻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塵世中的一粒砂,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

人既然不可避免地與人交往,自然應該講求處世之道,跨出自己的情感世界,去充分考慮他人的感受。

所謂的處世之道,就是做好自己。多聽少說,則沒有指責和抱怨,三思而行,就不會後悔。

“言寡尤,行寡悔”,做事敏銳,說話小心,才能成為人生赢家。

來源:“有書”

作者:青草

編輯:馬京京、阿傑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