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居裡夫人去世後,蔡元培用法文緻唁電悼念,一樁往事浮出水面

作者:史趣

如果在諾貝爾獎獲獎者中找出兩次獲獎的科學家,那就屈指可數了,一共有居裡夫人、萊納斯·卡爾·鮑林、約翰·巴丁、弗雷德裡克·桑格四個人。

如果在這四人中再添加幾個關鍵詞,諸如第一個或者女性,那一定就是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去世後,蔡元培用法文緻唁電悼念,一樁往事浮出水面

居裡夫人一生成就巨大,但她僅僅活了67歲,如果沒有放射性理論的研究和實踐,她可以活得更久。事實上,由于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裡夫人晚年得了再生障礙性惡性貧血,沒過多久便去世了。

居裡夫人去世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世界。對于居裡夫人之死,科學界頗為震驚,在華沙、在柏林、在倫敦,甚至在中國,人們都陷入了深深的哀思之中。

居裡夫人去世後,蔡元培用法文緻唁電悼念,一樁往事浮出水面

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聽到這個噩耗後,直接用法文緻唁電巴黎大學,以示悼念:

驚悉居裡夫人逝世,謹代表中央研究院緻以悼忱!深感她的逝世是法國科學界的巨大損失,敬請代向其家屬緻意。蔡元培。

蔡元培怎麼會知道居裡夫人以及她在科學上的貢獻呢?

這要從1921年前後蔡元培到歐洲考察說起。大家知道,在20世紀初期,我國掀起了新文化運動,先進知識分子打出了“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口号。這“賽先生”就是科學音譯的通俗說法,反映了人們追求科學的态度。

居裡夫人去世後,蔡元培用法文緻唁電悼念,一樁往事浮出水面

在這種背景下,有過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履曆的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并邀請了許多有新思想的學者到校任教。大家在一起進行學術探讨,洞開心靈,碰撞思想。

為了廣納西方科學文化的精華,1920年年底,蔡元培受北洋政府委派率團通路歐洲。在法國,蔡元培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保羅·班樂衛。班樂衛是法國著名數學家,在力學與航空學理論方面多有建樹。他後來還做到了法國的内閣總理,可以說是一位傳奇人物。

居裡夫人去世後,蔡元培用法文緻唁電悼念,一樁往事浮出水面

事實上,早在1914年,蔡元培在法國留學時就已經結識班樂衛;後來在1920年6月至9月,班樂衛率團通路中國時,參觀了北京大學,蔡元培直接授予了班樂衛北大榮譽博士。

見到老朋友,蔡元培很自然地請班樂衛推薦幾位學者到中國通路。班樂衛給出了四個人的名單,排在首位的便是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去世後,蔡元培用法文緻唁電悼念,一樁往事浮出水面

在蔡元培當時的記述中,我們可以得知他拜會居裡夫人的情形。在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兩個人開始了交流。談話比較多,但大緻圍繞着邀請居裡夫人來中國通路進行。居裡夫人原定有訪美的計劃,是以通路中國未能成行。

此不能往,當于将來之暑假中謀之。

這個暑假是不行了,隻能等下次某個暑假了。這是蔡元培先生的原話。基本上表達的就是居裡夫人的意思。

蔡元培先生為什麼要強烈邀請居裡夫人來中國呢?除了班樂衛的推薦之外,筆者認為還有其他幾個原因:

首先,居裡夫人身上展現出真正的科學精神。

居裡夫人去世後,蔡元培用法文緻唁電悼念,一樁往事浮出水面

居裡夫人癡迷于科學,而且忠于科學,她的一生幾乎都是在實驗室裡度過的。在終生不懈的努力下,她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一是開創了放射性理論;二是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三是發現兩種新元素钋和鐳。在蔡元培看來,居裡夫人的理論推翻了幾個世紀以來學者們相信的物質不滅基本理論,這是一場真正的革命。

然自一八九八年居利(裡)夫婦發現鐳錠以後,因其放射的作用,而有原子崩潰說;于是知“不滅”之說,為相對的而非絕對的。

其次,居裡夫人太有名氣了。

愛因斯坦說:“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裡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居裡夫人的盛名從哪裡來的呢?

居裡夫人去世後,蔡元培用法文緻唁電悼念,一樁往事浮出水面

除了她開創性的放射性研究、無可指摘的科學精神之外,還有一些事情讓她處于大家的關注之中。如她自己兩次諾獎的效應,在蔡元培拜會她時,她已經将這兩個獎項收入囊中了;又如她女兒女婿再獲諾獎的傳奇,人們關注她的熱度不曾減少。當然還有她和郎之萬之間的绯聞,甚至1911年巴黎新聞報頭版還報道了此事,鬧得巴黎滿城風雨,使她陷入了輿論漩渦之中。

再次,居裡夫人是一位女性。

居裡夫人去世後,蔡元培用法文緻唁電悼念,一樁往事浮出水面

百年前,不僅在東方,在西方,男女在接受教育方面都存在嚴重的不平等。居裡夫人就是打破不平等的女人。她不僅在大學任教,還終身投身科學研究,并且在實體化學等領域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在世界範圍内,居裡夫人的努力對人們男女平等思想的轉變影響很大。

蔡元培先生大力倡導“男女平權”,而且不無感慨地說“在高等教育上,如法國居利(裡)夫人的有若幹人?”可以想象,如果居裡夫人來中國,勢必會給國人的思想帶來極為正面的沖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