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沫特萊女士眼中的周恩來

作者:求知問史

艾格尼絲•史沫特萊(agnes smedley,1892年—1950年),是美國現代著名的進步女作家和女記者,是中國人民的友好人士。1928年底,她以德國《法蘭克福報》特派記者身份到中國,在此後13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她一直在中國。

史沫特萊女士眼中的周恩來

1950年5月6日因病在英國牛津逝世後,根據她的生前遺囑,她的骨灰被運回中國,安葬于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她一生,除進行了大量有關中國革命和抗戰的新聞的報道外,寫下了多部關于中國的作品,如《中國人民的命運》、《中國紅軍在前進》、《中國在反攻》、《中國的戰歌》等。

史沫特萊在西安事變後,于1937年1月初,來到延安,直到9月中旬八路軍奔赴前線抗日後,她才離開延安,到抗日前線進行采訪報道。

在延安,她在受到朱德、毛澤東的先後接見後,又見到了周恩來。在她的《中國的戰歌》中,她寫道:

我在延安有幸相逢的另一個難以忘懷的當代風雲人物是周恩來。

史沫特萊女士眼中的周恩來

他的個子中等以上,張非常漂亮、絕頂聰明的面孔,特别是雙目炯炯有神。

他出身于書香門第,在天津南開大學念過書,到日本法國留過學,在蘇聯逗留過很短時期。

他同黨内的同志、外國友人以及國民黨進階官員談話的時候,總是端正直立,盯着對方的眼睛發表自己的觀點,開誠布公,毫無保留。

他的學識淵博,閱曆深廣,見解精辟,襟懷坦白,不存門戶之見。

後來若幹年中間,他代表他的黨和紅軍常駐國民黨中央政府,赢得了約瑟夫•史迪威将軍、弗蘭克•多恩上校、英國駐華大使阿基巴德•克拉克•凱爾爵等許多外國朋友的欽佩和敬仰。

據說蔣委員長夫婦對周恩來非常敬佩,從一些國民黨官員散布的謠言看,國民黨當權派希望他脫黨改宗為國效勞,這種陰謀從未獲逞。因為他毫不計較個人的安福尊榮、權力地位。

他的公私生活表裡一緻,既維新也開明,他過着現代化文明的公私生活。

他同受過優等教育、最有頭腦、最能幹的中國革命婦女運動領袖之一的鄧穎超結成終身伴侶,他倆的革命愛情天長地久,永世不渝。

史沫特萊女士眼中的周恩來

——這就是史沫特萊女士眼中的周恩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