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T項目管理的六種錯誤思維

錯誤一:錯誤的需求調研階段,導緻很多項目永遠無法結束!

在軟體行業,在界面設計沒有正式展現給客戶之前,所有的工作都處于需求調研階段。其實建築行業已經給我們做好了先例:客戶買房子之前是先要看看樣闆 房和模型的,什麼都看不到這房子你敢買麼?除非你不是自己住!

而在我們所學的軟體工程概念模型中,這是三個階段:需求調研、需求分析、概要設計。

在客戶把他們想要管理的業務子產品以及與之相關的業務資料,流程,表單傳遞你的時候,你千萬不要把這個階段定性為需要調研結束,寫出《需要規格說明 書》就可以了。大量的實踐證明,在概要設計階段所衍生出來的需求工作量是之前的5~10倍,甚至更多,因為這要看設計人員的業務溝通能力和模組化水準。

有實施經驗比較豐富的項目管理人員總結說,在中國實施軟體項目,必須以咨詢方式展開:要推出自己的方案,而不能完全按照客戶來提需求作項目。這是一 種很好的解決思路,但無法解決所有實施項目的難題。這種解決方案的前提,要麼項目實施者有成熟的業務模型,要麼有成熟的産品(包含了成熟的業務模型),否 則是不可能做到的。但如果沒有3~5年在同一行業,同一領域的實施經驗和理論總結,沒有哪家it企業能達到這樣的前提要求。

其實得出這樣結論的深層原因,是因為國内多數企業管理思想不成熟,更談不上完善的業務模型,是以客戶的思維一定程度是發散的,還未形成系統。甚至還 有些客戶的上司,腦子中有很多新鮮的點子,他都有可能想在企業資訊化的實施過程中加進來,這對把控項目範圍和項目實施效果來說,都可能是災難的開始。

是以,要做好實施項目,實施者必須有很好的業務模組化能力,快速的給客戶展示合理的軟體原型軟體demo。

請記住:軟體實施項目,一定要給使用者看到樣闆房軟體demo,才算需求調研結束!

錯誤二:it技術人員不需要掌握項目管理

有這種看法的人不在少數。根據觀察,之是以形成這種看法,一是對項目的真正概念不清晰,二是對管理的概念神話了,把管理了解成了高深莫測,非一般人 能做的事情。首先有必要普及一下項目的概念。

對項目有很多人下過定義,項目管理聖經pmbok第三版(2004版)的定義是:為創造某個獨特的産品或服務,或完成某獨特的任務所做的臨時性努 力。圍繞這句話pmbok做了詳細的解釋和舉例說明,很嚴謹,想了解的請學習pmbok。因為都是翻譯過來的定義,翻譯得過于術語化很容易把人繞進去,在 國内不排除已經拿到pmp認證證書的專業人士還搞不清楚項目究竟是什麼。筆者在這裡隻想用漢語最通俗的語言來說明什麼是項目和項目管理。

項目,就是在限定的時間要人完成的事。記住三個關鍵字即可把握:人、時、事。

項目管理就是參與者用什麼(知識、技能、工具、方法)來圓滿地幹好這件事。

明白了這些,你就會明白從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到國家管理,處處都是項目,處處都需要項目管理,也就能明白每個人都需要項目管理,也就能了解學會了項 目管理将會多麼受益無窮,娴熟運用項目管理思維将無往不勝!

但需要提醒大家一點,現在的pmbok是把傳統制造行業、建築行業、it行業等多個行業領域的項目管理知識糅合到了一起,大而全,但針對性不夠好, 是以很多人覺得pmbok理論化太強,學完了覺得很多東西沒用。現在國際知名的另外一套項目管理認證,ipmp是按照工作崗位能力進行了分級,也沒有針對 行業進行分解。是以,無論拿到pmp或者ipmp,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困惑。據了解,pmi已經準備做這樣的改進,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

錯誤三:忘記項目目标

你看到這個題目什麼感覺?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錯誤怎麼會發生?幾乎沒有人會認為自己犯這個錯誤!忘記項目目标有兩種情形:一是從開始接手項目就沒弄 清楚項目的目标是什麼;二是雖然清楚項目的目标是什麼,但卻幹着跟完成項目目标無關、甚至有害的事。

時刻銘記項目目标是項目管理很重要的一個思維,項目所有的活動都圍繞這個展開。可是随着項目的逐漸開展,尤其是複雜項目:人多、事多、周期長,很多 項目經理會逐漸因為個人喜好而忘記了項目的大目标,比較典型的有:技術出身的項目經理會沉迷于技術細節,大量時間花在學習新技術或者一頭悶在解決技術難題 上;脾氣火爆的項目經理會因為很多不值當的事情大發脾氣,把團隊搞得烏煙瘴氣;小心眼、愛面子的項目經理會因為某個組員無意的頂撞而懷恨在心,從此總給其 穿小鞋,搞得團隊拉幫結派,毫不團結;還有更糟糕的,比如愛玩遊戲的,愛喝小酒的等等。所有這些,無論原因是自身不成熟,還是管理經驗、管理能力不足,結 果都一樣,那就是項目出問題,甚至失敗。

項目經理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跟蹤與控制,時刻把握項目方向,保證項目計劃得以順利執行,偏差控制在可控風險範圍内。但項目總是有太多意外因素,尤 其是周期長的項目,人們常用夜長夢多來形容風險會随時間的延長而增加,是以項目經理一定時刻都要保持頭腦清醒,對項目無益的事情不做,對項目有風險的事情 更不能做。

任何項目在開展過程中都會不斷面對機會和誘惑,項目經理一定要能明确項目大目标,才能清晰地識别哪些是使項目成功的機會,哪些是會給項目帶來風險的 誘惑,才會少走彎路,早日成功。項目管理者聯盟,項目管理問題。

人是需要不斷被提醒的,這由人性決定。智慧的人能夠不斷的檢討進而自我提醒,愚笨的人會被挫折、外界的警示不斷提醒,這就形成了成功與失敗的差異。

錯誤四:計劃不能變

怎樣才能保證項目成功?計劃,計劃,再計劃,這是項目管理的最佳實踐!是以,做項目管理的一般都知道如何編制項目計劃,并且很多人能熟練的使用 project工具,知道80小時或者40小時法則、wbs和關鍵路徑的概念。每個項目經理都會記住計劃一旦形成,就嚴格按照計劃去執行,而不受某個人、 某件事的影響這個原則,也明白這樣做不僅能夠減少大量資源的浪費,産品的品質也能得到保障。是以,很多項目經理排斥,甚至拒絕改變計劃。堅持原則,這貌似 沒什麼錯,但真的這樣麼?

要弄清楚一件事是否有必要做,首先就得弄清楚兩個問題:一、這件事為什麼要做?二、做了有什麼好處?

那我們首先問一下編制計劃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知道計劃是項目管理的最佳實踐,計劃是保證項目成功的一種手段和方法,做這件事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 了保證項目成功,但前提是,這份計劃是周密的、可行的。嚴格執行一份周密可行的項目計劃才能保證項目成功。很多項目經理記住了上面的嚴格執行原則,但忘記 了這個大前提。

第二個問題,計劃有什麼好處?項目管理的計劃方法,把項目活動、持續時間、所需資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且有嚴格的先後次序、裡程碑和關鍵路徑,可 以清晰地提醒項目所有成員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保證每個項目任務都得以執行;通過對計劃的執行跟蹤,項目經理可以清晰地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和偏差情況, 評估并及時有效的控制項目風險,進而保證項目的成功。

明白了這兩點,我們再來看it項目。對多數it項目,尤其是軟體實施項目,啟動時都存在範圍不夠明晰,需求不确定的情況。隻有到軟體demo産生, 才可能需求清晰,範圍确定,這些情況就決定了it項目計劃需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修正。如何壓縮範圍确定的時間,早日制定出周密可行的計劃,是軟 件項目的一個重要課題。

制定一份周密可行的計劃是項目經理優秀能力的展現,尤其是wbs的制定,對複雜項目有很大難度。在談2008奧運項目的管理體會時,項目專家曹蕾就 提到奧運會項目最難的一點就是wbs的制定(參見pmu網站對2008奧運項目的訪談)。要保證項目的成功,就要保證項目的每個活動都能得以順利執行。所 以,在項目情況發生變化,在原有的計劃基礎上有需求變更時,就要把新的任務補充到計劃中,修正計劃,確定wbs的完整,確定計劃周密可行,之後的工作才是 嚴格執行。

順便提一句,有些項目經理會走另外一個極端:因為需求不确定,是以不制定項目計劃。這同樣是對計劃的錯誤了解。即使計劃不夠周密,但它可以提醒我們 項目的大目标是什麼,保證項目團隊所采取的行動不偏離大方向。任何一項大的項目,都可以拆分成很多小項目,wbs的漸進明細,也是項目必須完成的任務之 一,所有任務的持續時間都是要估算的,即使不夠準确,至少可以作為經驗累積,為今後的準确估算做了準備。是以,項目的任何階段都一定要有計劃。

錯誤五:項目一定要盈利

項目一定要盈利,這句話被無數it項目經理奉為真理,也就注定了要創造很多悲劇!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很多it項目經理甚至都在悉心研究厚黑學,學習 用什麼辦法把小弟搞得熱情高漲,比民工累,進而用最低的成本創造最大的利潤。

項目管理作為戰術層次的管理手段,一定要服務于戰略層次的大方向。商場如戰場,有勝利就會有失敗。為了戰略勝利,很多戰役要誘敵深入,必須打敗仗。 敗仗不要緊,關鍵要弄清楚敗到什麼層次,損失到何種地步,明确本次戰役的真實目标,再去打這場戰役,就會做到駕輕就熟,進而不至于到最後形成不僅損兵折 将,還未能誘敵深入的局面。

開拓市場、占領市場、站穩市場、挖掘市場,這是每個公司發展必不可少的步驟。很多項目,對公司來說都是為了占領市場,甚至虎口奪食。這樣的項目,公 司從戰略層面首先要求的絕對不是盈利,而是如何能把市場占領,繼而站穩,項目經理必須明白這個戰略意圖。

平衡是項目管理最為重要的一個思想,從過去的做好品質、時間、成本項目三要素的平衡,到現在滿足相關幹系人的需求,所有的最佳實踐和理論研究成果, 都絕不會提倡走極端,殺機取卵!利潤隻是項目的一個目标,并且一定要明白有短期利潤和長期利潤之分,過分單一追求利潤的項目注定要失敗,過分追求利潤的公 司也不會長久。

該花的錢不能省,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要花,項目經理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預算範圍内,就是成本控制的成功。萬萬不可為了把一個注定要賠錢的項目做得盈 利而想盡辦法、絞盡腦汁壓縮成本,進而讓組員加班加點,玩命幹活,到最後,項目幹完了,人也走光了,還極有可能因為趕工導緻項目品質不合格,客戶不滿意, 那就真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項目組要能保持激情高效,不能懶散拖沓,項目經理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絕不能走極端。平衡是一門藝術,也是展示項目經理能力水準的一個重要标尺!

錯誤六:記住了科學,忘記了有效

學以緻用,就怕亂用。無論是産品、技術還是管理方法,都存在為了更先進、更科學而罔顧現實,盲目亂用的現象,結果先進和科學的技術、工具不僅未提高 生産效率,卻成了累贅,這樣的情況到處都是,在it項目中也為數不少。

國内大量失敗的erp項目就是這類錯誤的典型。有人把erp項目歸結為一把手工程,意思是隻有上司重視并推動才能成功。上司支援是項目成功很重要的 一個條件,但絕不是有上司支援就一定能夠成功。有些項目就是上司決策失誤盲目上的,從開始就注定項目要失敗。一個資訊化項目的實施,對很多企業來說就是一 場大的改革,對所有員工從思維、技能到工作習慣等多方面都需要進行調整。如果企業的員工素質不能跟上,縱然有各種各樣的教育訓練,但不顧員工基礎和學習曲線, 使用者不能真正掌握全新的系統,結果就隻能增加使用者負擔,而産生不了期望的效果。

很多it項目經理在學習了一些新的技術後,總想立刻在項目中實踐,而不去仔細分析這些技術在這個項目中是否需要,是否适合。it技術日新月異,不斷 有新的理論被提出來,被翻譯引進到國内。有些項目經理在一知半解,對這些技術還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就敢向人吹噓他所掌握技術的科學性、先進性,進而強制 要求在項目中實踐。這可能是甲方的項目經理,也可能是乙方的項目經理。因為技術選擇錯誤導緻項目失敗的例子在國内過去有,現在也還有!絕對不可準備不足, 大範圍引入全新的技術,待到項目時間過去一半了,才發現選擇的技術不适用,那時候一切都晚了。掌握任何新東西都有學習曲線,項目的時間限制是項目經理必須 時刻牢記的要素,把握不好就會給項目帶來極大風險。

涉及到具體的it項目管理,pmbok的知識體系可謂博大,還有一些其他新的項目管理工具,不能說不先進,但是哪些知識、工具、方法适合本項目,需 要項目經理根據實情,認真分析後進行篩選使用。

科學、先進、好用等等修飾頭銜這些都不是要選擇的首要理由,需要、适用和有效才是首要考慮的事情。很多it項目經理因為年輕,初生牛犢不怕虎,膽量 大,勇氣足,敢于在實踐中引入新的工具、方法。敢于嘗試不是壞事,但試驗的風險一定要控制好。對于項目經理來說,所有的決策都要圍繞項目目标進行。項目經 理的首要任務是保證項目成功,如果同時能引入新的技術、工具,增加組員的知識技能,提升項目組工作效率,提高産品的品質和可靠性,絕對是錦上添花,但絕對 不能為了錦上添花而導緻項目失控甚至失敗,撿了芝麻,丢了西瓜!

http://java.csdn.net/a/20100127/258541.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