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晚年封侯的高适如何人生開挂?

作者:唐詩宋詞有風雲

唐代詩人中,真正顯達者并不多,高适算是比較突出的一個。《舊唐書》說:"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适而已。"他曾擔作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在61歲的時候,進封為渤海縣侯,是唐代曆史上僅有的因軍功而至封侯的詩人,可謂榮耀加身,着實令無數苦讀苦吟苦苦苦求索的詩人豔羨不已。那麼,高适是從何時開始走向顯達的呢?告訴你,是在他寫出那首著名的《别董大》之後。

《别董大》,高适一共寫了兩首,但這首傳誦最廣,為什麼呢?我想當然是因為這句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天寶六載(公元747年)春,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門客董庭蘭也被迫離開長安。身為琴師的董庭蘭能将古琴彈得出神入化,但當時流行胡樂,能欣賞古樂的并不多,是以董庭蘭一直都曲高和寡,尤其是這次又灰頭土臉離開長安,心情的郁悶更是可想而知。就在這年冬天,董庭蘭來到了河南宋州,在這裡他見到了老朋友高适。高适好像對這位老兄的長籲短歎視而不見,在一起幹了幾杯酒後,提筆就給排行老大的董庭蘭寫了兩首詩,尤其一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就像是突然摔碎了一支酒碗,讓董庭蘭酒醒了一半:是啊,有這麼一句勵志的話揣進行囊,再繼續前行可得挺直腰闆兒啦!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晚年封侯的高适如何人生開挂?

其實,高适的這首詩又何嘗不是寫給自己的呢?這個時候,高适已經47歲,但仕途基本就沒什麼亮色,仍然是漂泊的狀态,直到董庭蘭見到他,他的狀态還是饑一頓飽一頓,過着貧寒的生活,然而盡管如此,高适卻沒唉聲歎氣,他一邊繼續埋頭苦讀,一邊交遊,等待着機會。

天寶八載(749),高适寂寥的生活終于迎來了一次難得的轉機,就在這年八月,朝中重臣張九齡的弟弟時任雎陽(即更名後的宋州)刺史的張九臯,聽聞高适其才,"深奇之",遂舉薦其參加朝廷有道科考試,結果一舉中第。多年寒窗苦讀的高适一朝金榜題名,心中的喜悅當然是難以名狀的,"褐衣不得見,黃绶翻在身",在行将知天命之年得以黃绶在身,高适的人生眼看就要進入上行的通道,他被任命為封丘尉,這樣一個縣尉之職,當然不是高适心中的理想,但他還是去赴任了,畢竟這是自己入仕的第一步,畢竟不必再經受衣食不給的磨砺。然而,任封丘尉的第二年,在受命向薊北送新征的士兵返程途中,高适還是下定了辭職的決心,而之是以鐵定了要挂印而走,則是因為在封丘尉任上的他并不快樂,當這種不快樂被生性不羁的高适以詩歌的形式呈現出來,我們看到的,是和當年陶潛辭官一樣的無奈心境。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晚年封侯的高适如何人生開挂?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澤中,甯堪作吏風塵下",也許有人會說,高适太不珍惜這一得來不易的官職了,畢竟年近半百,能求得了個可解溫飽的職位也該知足了。然而,這就是中國文人,真正的文人,是不會将就的,他們甯可狂歌于草澤之間,也不願作吏于風塵之下,不願為鬥米而折腰!挂印辭職的高适毅然絕然地投給了封丘一個背影,而他的腳步卻向着長安邁去,在長安,他的文友們在熱情地期待着他的到來,崔颢、杜甫、儲光羲、綦毋潛、岑參張開雙臂,都在以最純粹的文人之心迎侯着這位詩壇老大哥,而辭官趕來的高适顯然也在與文友們的遊曆暢飲過程中,找到了生命中一段難得的閑放時光。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晚年封侯的高适如何人生開挂?

高适的命運出現逆襲,是在天寶十一載(752年)。就在這一年,時任隴右節度使的大唐名将哥舒翰看中了他,邀請他加入自己的幕府。能夠參軍報國,讓高适特别興奮,早在當年赴薊門浪遊時,高适就在找尋着從軍的機會,沒想到這個夢想會在自己五十二歲的垂老之年珊珊遲來,"男兒功名遂,亦在老大時",對于老友在這個年齡還能從軍西北,杜甫給予的是熱情的鼓勵,而離開長安向西進發的高适在對即将見到的哥舒翰充滿感激的同時,更是充滿了建功立業的豪情,"淺才登一命,孤劍通萬裡。豈不思故鄉?從來感覺己"(《登隴》),按住腰間的佩劍,銀須暗生的高适并沒有感覺自己的衰老,相反,他覺得,自己的路,剛剛開始。

高适是在隴右節度使駐地鄯州西平郡見到哥舒翰的,見到這位戰功卓著的唐廷名将,高适頓生仰慕,而哥舒翰對高适也是"見而異之",遂"表為左骁兵曹,充翰府掌書記",如果說年輕時首次出塞奔赴薊門,對于高适而言,是一種沒有目标的浪迹,第二次出塞再赴薊門,是為了完成一件令人心煩的差使,那麼當高适在生命的暮年第三次出塞,來到西北邊陲,他已是豪情萬丈,躊躇滿懷,翰府掌書記雖然不是什麼像樣的官職,但比起困于公門忙于瑣事的封丘尉,這個位置,不僅可以讓高适感受到朔漠的雄奇風光,更可以真正谛聽到邊關風馳電掣的馬蹄聲。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晚年封侯的高适如何人生開挂?

正是在這樣一種豪情的驅動下,高适的邊塞詩創作開始呈現井噴之勢。在馬嘶弓鳴聲裡,"鐵騎橫行鐵嶺頭,西看邏逤取封侯。青海隻今将飲馬,黃河不用更防秋"(《九曲詞》),這是高适在飽蘸筆墨,對躍馬橫刀的哥舒翰極盡贊美;"萬裡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塞下曲》),這是高适在歌頌邊功的同時,抒發自己"畫圖麒麟閣"的願望;"黃雲白草無前後,朝建旌旄夕刁鬥。 塞下應多俠少年,關西不見春楊柳。從軍借問所從誰?擊劍酣歌當此時。遠别無輕繞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詩"(《送渾将軍出塞》),這是高适在以氣勢磅礡的筆鋒為渾将軍送行,清人趙熙批此詩道:"渾将軍得此一詩,史篇一傳" ……在邊關的風雪與寒霜中仗劍而歌,華發已生的高适在狀寫戰争、為不知名的将士立傳的同時,也在讓自己的年齡逆向而生,他是筆走龍蛇的詩人,更是躍馬沙場的軍人,兩種身份疊加在一起,高适陡然發現,這才是自己應有的樣子。

而高适對生命真正的逆襲,還是因為随後的"安史之亂"。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下诏哥舒翰讨伐叛軍,哥舒翰本意踞守潼關,可奸相楊國忠卻逼迫其出關迎敵,結果兵敗被俘,變節投敵。潼關失守後,唐玄宗被迫出走四川,身在亂軍中的高适沒有被叛軍的功名利祿所引誘,他冒死抄小路星夜兼程,追上了唐玄宗。此時,大臣們對哥舒翰是一邊倒的謾罵之聲,高适卻站出來勇敢地替哥舒翰說了公道話,不僅如此,面對這位被迫逃亡的皇帝,他不卑不亢,而且有理有據地分析了潼關失守的原因,唐玄宗非常認同他的說法,提拔他為侍禦史,不久又任命其谏議大夫,任命的制文是這樣說的:"侍禦史高适,立節真峻,植躬高朗,感激懷經濟之略,紛綸贍文雅之才。長策遠圖,可雲大體;谠言義色,實謂忠臣。"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晚年封侯的高适如何人生開挂?

受命于危難之秋的高适沒有因為仕途的平步青雲而沾沾自喜,相反,卻如履薄冰,在谏議大夫的位置上克盡職守,"負氣敢言,權幸憚之"。尤其是當房琯向玄宗建議,将天下分封給太子李亨、永王李璘、盛王李琦、豐王李珙諸子,高适更是預見到可能導緻的危機,"盛言不可",但玄宗并沒有采納。很快,高适的這種擔心就變成了現實,至德元載(756)十二月,永王李璘自江陵東下,直取金陵,肅宗對當時高适提出的不可分制的切谏記憶猶新,馬上"召而謀之,适因陳江東利害,永王必敗",肅宗大喜,遂任命其為淮南節度使,與來瑱、韋陟一起率軍讨伐永王。這是高适絕然不會想到的,就在幾年前,自己還隻是供職哥舒翰幕府不在朝廷編制的區區幕僚,而曆經安史之亂的硝煙和改朝易主的風雲變幻,高适,曾經三次走向邊塞的高适,曾經用蕩氣回腸的詩歌樹立自己邊塞詩旗手地位的高适,彼時已然以從三品朝廷命官的身份披挂上陣,在五十餘歲的人生暮年,吹響了出征的号角,開啟了一段壯麗的軍旅生涯!

高适的東征很順利,在未渡淮水之前,他便實施了一系列策反之計,而當他率領的部隊度過淮水,衆叛親離的永王已經兵敗自殺。這次平叛之後,高适又受命參與讨安史叛軍,解救睢陽之圍,以一個将軍的形象書寫一個詩人的傳奇;當他在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遷任劍南節度使,再次以六十歲的高齡抵禦吐蕃的入侵,人們看到,這位當年在薊門、在隴西用詩歌彰顯自己名字的文人,已經變成了一位老當益壯擊敵于千裡的軍事統帥,盡管此番與吐蕃的交戰"師出無功,而松、維等州尋為蕃兵所陷,而他自己也為嚴武所代,但唐廷對這位臣子的任用并未削弱,回到長安後,他被"用為刑部侍郎,轉散騎常侍,加銀青光祿大夫,進封渤海縣侯,食邑七百戶",回到長安後第二年正月,高适病逝,朝廷"贈禮部尚書,谥曰忠",可謂極盡哀榮。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晚年封侯的高适如何人生開挂?

高适字達夫,事實上,在這位"達夫"身上,那些失意的文人們在羨慕他晚來的通達顯赫的同時,更應看到一條生命的逆襲軌迹,而這條軌迹的拐點,其實早在高适吟出那句脍炙人口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時,就已經開始了……

本頭條号"唐詩宋詞有風雲”已簽約維權騎士,嚴禁盜用,違者必究;圖檔源自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